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国亮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表面织构
  • 2篇乙烯
  • 2篇润滑
  • 2篇润滑特性
  • 2篇人工关节
  • 2篇聚乙烯
  • 2篇关节
  • 2篇分子量
  • 2篇高分子
  • 2篇高分子量
  • 2篇高分子量聚乙...
  • 2篇PDMS
  • 2篇UHMWPE
  • 2篇超高分子量
  • 2篇超高分子量聚...
  • 1篇度条件
  • 1篇橡胶
  • 1篇摩擦副
  • 1篇混合润滑
  • 1篇硅橡胶

机构

  • 5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5篇马国亮
  • 4篇王晓雷
  • 4篇姜亮
  • 1篇黄巍

传媒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2009全国...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DMS表面织构润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5
2010年
利用光刻-复模技术在PDMS表面制作凹坑阵列型表面织构,并采用球-盘式摩擦试验机对具有不同尺寸凹坑阵列的试样进行摩擦试验,研究了软质材料表面织构在混合至流体动压润滑区域的润滑特性.结果表明:对于PDMS材料,凹坑直径是影响摩擦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无织构试样相比,在低速条件下(0.005m/s)的混合润滑区域较小直径(d=50μm)的织构能够减小摩擦,而较大直径(d=200μm)的织构表现出增大摩擦的效果.在试验范围内凹坑的面积率越大,表面织构的作用越显著.
姜亮马国亮王晓雷
关键词:PDMS表面织构混合润滑
利用表面织构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摩擦性能的研究
本文利用表面织构技术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摩擦性能。并使用MMW-1A型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在水润滑条件下,不同载荷和转速条件下,不同几何参数的表面织构在提高UHMWPE摩擦性能方面的作用。通过实验,对表面织...
张博王晓雷马国亮姜亮
关键词:人工关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表面织构
文献传递
利用表面织构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摩擦性能的研究
本文利用表面织构技术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摩擦性能。并使用MMW-1A型摩擦磨损实验机研究在水润滑条件下,不同载荷和转速务件下,不同几何参数的表面织构在提高UHMWPE摩擦性能方面的作用。通过实验,对表面织...
张博王晓雷马国亮姜亮
关键词:人工关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表面织构
文献传递
不同粗糙度条件下硅橡胶表面织构润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为了研究表面织构在不同粗糙度条件下的润滑特性,使用球-盘式摩擦实验机,以具有不同粗糙度和表面织构的硅橡胶(PDMS)试样盘为下试样、GCr15轴承钢球为上试样进行摩擦实验,润滑液采用体积分数为60%的甘油-水溶液.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滑行速度下,表面织构会增大光滑PDMS试样的摩擦因数,但却降低粗糙PDMS试样的摩擦因数.当摩擦副处于混合润滑状态时,试样表面粗糙度有一个最优值范围,在该范围内织构化的试样具有最优的摩擦性能,如在滑行速度为1mm/s、织构面积率为10.4%的情况下,粗糙度为230nm的试样比粗糙度为20、280和360nm的试样具有更低的摩擦因数.
马国亮姜亮黄巍王晓雷
关键词:硅橡胶粗糙度表面织构润滑特性
表面织构在PDMS/钢球摩擦副中润滑效应的研究
表面织构(Surface texture)技术,以其优异的降低摩擦、减小磨损和提高承载能力等特性,已经被证明是改善表面摩擦学特性的一个有效手段,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学者们对其作用机理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研究对象主要集...
马国亮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