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勇
-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XGboost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出院后90d内复发再入院风险的预测效果分析被引量:27
- 2018年
- 目的评价XGboost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出院后90d内复发再入院风险的预测效果,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再入院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070例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XGboost模型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患者出院后90d内复发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分析比较两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计算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以评价XGboost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出院后90d内复发再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520例,发病率为8.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OR=1.016,P=0.000,95%CI:1.008-1.025)、高血压(OR=4.598,P=-0.000,95%CI:3.717-5.687)、肺部感染(OR=1.452,P=-0.025,95%CI:1.048—2.01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OR=1.013,P=-0.006,95%CI:1.004~1.022)、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OR=I.161,P=-0.000,95%CI:1.090~1.237)、碱性磷酸酶(OR=1.003,P=-0.023,95%CI:1.000~1.005)是复发再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XGboost模型显示排名前六位的复发再人院的影响因素分别为高血压(重要度评分32分)、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重要度评分20分)、直接胆红素(重要度评分19分)、住院天数(重要度评分18分)、肺部感染(重要度评分15分)、碱性磷酸酶(重要度评分14分)。ROC曲线分析显示,XGboost模型预测复发再人院的ROC下面积[0.792(95%CI:0.717~0.762)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0.739(95%CI:0.764~0.818)]提升了约5个百分点,且模型灵敏度(89.30%)、约登指数(0.444)均明显高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77.3%、0.405)。结论XGboost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出院后90d内复发再人院
- 许源马健勇葛艳秋黎敏任元凯易应萍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 社区人群直立位心动过速患病率的调查
- 陶雪花马健勇洪葵王永斌苏海
- 孕酮调控心肌细胞钙循环及抵抗双酚A致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
- 第一部分孕激素膜受体mPRs在孕酮调控心肌细胞钙循环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女性健康和死亡的主要疾病,是导致中国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性激素在女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中起着...
- 马健勇
- 关键词:双酚A孕酮钙循环信号通路
- 文献传递
- 社区中老年人群踝间血压差异的检出率和影响因素
-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左右踝部血压和踝间血压差异(Interankle 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IAND)的检出率,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849例受试者仰卧休息10min后,用电子血压计同步测量...
- 章志红马健勇陶雪花苏海王永斌
- 关键词:血压年龄血脂
-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被引量:6
- 2017年
-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以心肌重量增加,尤其是非对称性的、弥漫性或节段性左心室异常肥厚为典型改变的原发性心肌病,最终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障碍以及心电紊乱.HCM发病率约为0.2%,是青少年及运动员猝死、心力衰竭及心房颤动(房颤)的重要原因之一[1].而房颤是HCM患者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研究发现每年有2% ~ 3.8%的HCM患者新诊断为房颤,这增加了此类患者心力衰竭、卒中/栓塞及死亡的风险,存在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时尤甚[2].
- 徐紫旋朱文根马健勇胡金柱洪葵
-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心房颤动持续性心律失常原发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肌重量
- 社区中老年人群踝间血压差异的检出率和影响因素
-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左右踝部血压和踝间血压差异(IAND)的检出率,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849例受试者仰卧休息10min后,用电子血压计同步测量双踝血压.计算左右踝部血压的绝对差值(△BP).当△BP≥10 mmHg诊...
- 章志红马健勇陶雪花苏海王永斌
- 南昌市社区中老年人群踝间血压差异的检出率和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左右踝血压和踝间血压差异(IAND)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0至12月,纳入南昌市社区体检人群1920名。仰卧休息10min后,用两台电子血压计同步测量左右踝血压,计算左右踝血压的绝对差值(Δ血压)。Δ血压≥10mm Hg诊断为一级IAND;≥20mm Hg为二级IAND。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史、服降压药史和糖尿病史;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体质量指数(BMI)、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LDL-C)。结果右踝收缩压[(157.4±22.6)比(155.2±22.2)mm Hg]和舒张压[(73.1±8.9)比(71.6±9.0)mm Hg]高于左踝(均P<0.05)。与女性比较,男性Δ收缩压[(6.02±6.85)比(5.29±5.24)]较高,而Δ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二级踝间收缩压差异(sIAND)检出率分别11.6%和1.9%,踝间舒张压差异(dIAND)为3.1%和0.3%。线性相关分析显示,Δ收缩压与年龄、BMI、腰围、臀围、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和Δ舒张压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腰围、糖尿病史和收缩压是Δ收缩压和Δ收缩压/收缩压的影响因素。结论肥胖、糖尿病史和收缩压是导致sIAND的主要因素。
- 马健勇陶雪花章志红邹兵王永斌苏海程晓曙
- 关键词:检出率血糖
- 社区基本健康中老年人直立位收缩压变化类型与心率变化的关联
- 目的:体位改变可以导致三种类型的血压改变:血压基本稳定(ONT),体位性低血压(OH)和体位性高血压(OHT),但是体位血压变化与心率变化之间的关联不清.方法:观察一个社区进行体检的1141例成年居民(男283例,女85...
- 马健勇陶雪花苏海王永斌黄会友刘翔魏军
- 如何从庞大的早期复极人群中筛查出猝死高危患者被引量:3
- 2012年
- 早期复极(earlyrepolarization,ER)作为一种心电复极异常现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被视为一种良性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表现,事实上,ER伪善的表面可能潜藏杀机。近年来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证实,ER与特发性心室颤动(idiopathicventricularfibrillation,IVF)和猝死密切相关,下壁及侧壁导联ER的出现提示了一定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alignantventficulararrhythmia,MVA)风险。一些临床研究也证实ER与心原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相关,并且是预后不良的潜在预兆。因此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阐述ER与恶性心脏事件及猝死相关疾病的关联,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危险分层及干预策略。
- 洪葵马健勇
- 关键词:心原性猝死早期复极高危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特发性心室颤动恶性心脏事件
- 社区中老年人群臂间血压差异的检出率调查
- 陶雪花马健勇邹月英王永斌苏海
- 关键词:血压年龄血脂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