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欣祖 作品数:35 被引量:121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正常人视觉——前庭相互作用的特征 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用眼电图的方法,观察了正常人视觉对眼球运动作用和对前庭眼动反射的影响,以及视觉一前庭相互作用的特点,采用全视野、不同均速(40 o/s:60 o/s)视动刺激,观察视觉系统眼球运动特性:接着在全视野背景中注视前方,头部以正弦摆动旋转(0.2Hz,60 o/s 峰速)的方法,同时刺激视觉和前庭,了解二者相互作用的特性;再在暗视无视背景中作正弦摆动旋转(0.2Hz,60 o/s 峰速)的前庭刺激,得出单纯前庭系统运动的特性;最后,在暗视中注视前方与头部作同步正弦摆动旋转的小灯,研究视觉抑制前庭未梢刺激的特性,用这样组合、系列的方法,观察了72例144只正常眼的视觉一前庭相互作用,系统的提出了不同均速(40 o/s,60 o/s)刺激的视动性眼震,正弦摆动旋转刺激(0.2Hz.60o/s峰速)的前庭眼动反射,视觉一前庭眼动反射和前庭眼动反射注视抑制的特性以及其增益(眼球运动慢相速度/刺激速度)、快相速度和不对称比的正常值范围,并探讨了视觉一前庭相互作用的原理。 顾欣祖 吴乐正 吴德正关键词:视觉 前庭 眼球运动 眼电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和术后的瞳孔变化 目的:测量近视患者 LASIK 术前及术后的瞳孔大小,了解瞳孔大小的变化及分析可能的原因。同时了解术前及术后瞳孔大小的变化与术后视觉质量的关系。对象和方法:接受 LASIK 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共120人(240眼)... 程志兴 袁敏而 高阳 孙国英 刘瑛 顾欣祖文献传递 我国正常中青年暗适应下的瞳孔大小 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 了解我国正常中青年群体中瞳孔在暗适应条件下的大小。方法 用红外线瞳孔测试仪 (pupilometer)测量93例正常人 (186眼 )在暗环境下的瞳孔大小。检测对象年龄31.0岁± 7.9岁 (16~ 4 6岁 ) ,所有测试者在暗适应 2min后由同一检查者进行检查。其中 4 0名受检者在不同时间由同一检查者重复检查一次。分析所得数据并对检查进行可重复性评价。结果 对于所有受试者 ,暗适应下右眼瞳孔平均直径为 7.0 4mm± 0 .93mm(4.85~ 8 89mm ) ;左眼瞳孔平均直径为 7.11mm± 0 .86mm(4.99~ 9.13mm) ,两眼瞳孔平均直径之差为 0 .2 7mm± 0 .2 1mm (0 .0 36mm~ 0 88mm)。而对于 4 0名不同时间接受 2次检查者 ,第 1次检查时 ,右眼平均瞳孔直径为 6 .93mm± 1.0 5mm(4.85~ 8 81mm) ,第 2次检查时 ,平均直径为 6 .93mm± 0 .93mm (4 87~ 8 89mm) ;第 1次检查时的左眼瞳孔平均直径为 7 0 2mm± 0 .99mm(4 87~ 9.0 5mm) ,第 2次检查时的平均直径为 7.0 5mm± 0 .94mm(4.99~ 9.13mm) ,对于任何一只眼 ,前后 2次的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红外线瞳孔测试仪可用于定量检查暗环境下的瞳孔大小 ,其可重复性好 ,特别对于屈光手术前瞳孔的检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刘瑛 颜世龙 叶秀兰 顾欣祖关键词:瞳孔 暗适应 多发性硬化的神经眼科表现及治疗 被引量:2 2008年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病变,以青年起病,慢性复发、缓解为特点;病变多累及神经系统无症状区,少数累及症状明显的区域如视神经和脑干。其中,视觉传人通路受累的视神经炎和眼球运动系统受累的各种眼球运动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值得眼科医生关注。 高阳 顾欣祖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 眼球运动障碍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 被引量:3 2008年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好发于育龄期肥胖妇女,以头痛和视盘水肿为主要表现,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脑静脉窦阻塞或狭窄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内分泌功能失调可能也起到一定作用。 孙国英 刘瑛 高阳 程志兴 袁敏易 顾欣祖关键词:颅内高压 视乳头水肿 肥胖症 54例正常人眼球运动的特点 被引量:4 2005年 顾欣祖 林祺 练苹 麦光焕 秦允 叶秀兰关键词:眼球运动 查体 神经肌肉疾病 中心凹 眼科 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附8例报告) 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对我院3年2158例初诊斜视者中遇到的8例间歇性外斜视合并调节性内斜视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本型斜视病人的临床特征为:(1)发病年龄较早.(2)先发现内斜视.(3)患者常有中或高度远视(6/8).(4)AC/A 比率正常或偏低.(5)其斜视度变化大,外科30~15°(?)正位(?)内科15~30°.(6)内斜视可戴镜矫正.3例患者做了视觉电生理的眼球运动检查,但没获规律性的结果.最后讨论了本病的发病情况(0.4%,8/2158)和治疗问题. 麦光焕 杨少梅 顾欣祖关键词:斜视 外斜视 内斜视 LASIK术前和术后暗视下瞳孔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测量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前及术后在不同光适应状态下的瞳孔大小,了解其瞳孔大小的变化。方法应用计算机红外瞳孔测试仪的亮刺激和暗刺激模式分别测量120例(240眼)近视患者LASIK术前及术后的瞳孔大小,记录瞳孔面积,每个刺激模式测量3次,取平均值。按术前近视程度不同将240眼分为高度、中度、低度组,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各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瞳孔直径大小及面积进行比较。结果亮刺激模式下测量的术前和术后瞳孔面积的平均值分别为(36.64±5.54)mm2(21.58~54.47mm2)和(34.47±5.49)mm2(22.38~46.78mm2),术前和术后瞳孔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6,P〈0.01)。术后1个月时各组瞳孔面积均数都较术前小,但低度近视组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高度近视组2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术前屈光不正程度越高,术前和术后瞳孔面积的差值就越大。同样的趋势见于瞳孔直径的变化。结论屈光状态可能在调节瞳孔大小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我们的结果提示LASIK术前根据暗视下瞳孔大小设计手术切削区是安全、可靠的。 李坚文 程志兴 刘瑛 顾欣祖关键词:瞳孔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Smad4对小鼠泪腺发育的影响 2012年 背景Smad4是转化生长因子p(TGF—p)超家族分子信号通路的一个关键调节因子,在许多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其在泪腺发育中的作用鲜有报道。目的利用Smad4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Smad4在泪腺失活后对其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使用Pax6启动子控制下的Le—Cre转基因小鼠和Smad4条件基因敲除小鼠建立晶状体外胚层特异性Smad4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C57BL/6小鼠系),失活Smad4在泪腺、晶状体、角膜和眼睑外胚层的表达,采用常规组织学方法观察其泪腺的形态学改变,同时Cre及Rosa26报道基因双转基因小鼠通过LacZ染色观察泪腺发育过程中与同龄野生型小鼠泪腺发育和形态的差别。每组至少使用6只同龄小鼠或小鼠胚胎进行比较。结果LacZ染色显示,与孕15.0d的野生型相比,同胎龄Smad4基因敲除小鼠胚胎仍可形成泪腺原芽,但其明显短小;孕16.5d的野生型泪腺芽已有分支,而变异型仍未见分支,仅前端变圆钝,至孕18.0d虽有分支并出现腺泡,但其分支、腺泡大小和数目均明显少于野生型;组织解剖学发现Smad4变异小鼠出生后其泪腺发育仍旧缓慢,表现为其腺体大小、分叶及腺泡数目均较同龄野生小鼠者显著减少,并自P7起出现渐进性增加的色素及脂肪堆积,至成熟期,腺体完全被脂肪组织和色素所取代。结论Smad4对于小鼠泪腺的正常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可能影响腺体内色素和脂肪的代谢。 刘瑛 顾欣祖 LU Michael DING Chuan-qing关键词:SMAD4 泪腺 发育 转基因小鼠 垂直扫视运动检查在上斜肌麻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建立不同年龄正常人垂直扫视运动峰速的参数;了解该检查的可重复性;研究上斜肌麻痹患者垂直扫视运动的峰速变化特点。方法采用运动EOG法检查22例正常人(青年组12例和中老年组10例)及18例上斜肌麻痹患者的垂直扫视运动峰速,正常人中10例在1周至1个月内重复本检查。结果正常人4个方位的平均峰速均较对称,各方位向上与向下运动、左右眼各相对应方向、中老年组与青年组相对应方向、重复性试验者前后两次检查相对应方向平均峰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斜肌麻痹眼内下方向下运动平均峰速较向上运动平均峰速降低大约20%,而其余方位无明显差异。结论垂直扫视运动检查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以用作上斜肌麻痹的定量检查。 余焕云 麦光焕 叶秀兰 余新平 陈静嫦 顾欣祖关键词:眼电图 上斜肌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