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柏华

作品数:9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耐药
  • 7篇耐药性
  • 4篇药性分析
  • 4篇阴性杆菌
  • 4篇耐药性分析
  • 4篇革兰
  • 3篇耐药性监测
  • 3篇抗生素
  • 3篇杆菌
  • 2篇阴性
  • 2篇下呼吸道
  • 2篇革兰氏阴性杆...
  • 2篇革兰阴性
  • 2篇革兰阴性杆菌
  • 1篇丁胺
  • 1篇丁胺卡那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医院感染
  • 1篇使用量

机构

  • 9篇汕头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陶柏华
  • 7篇林祥伟
  • 4篇李冬梅
  • 4篇朱红军
  • 3篇邓赞章
  • 3篇费选文
  • 2篇黄群邦
  • 2篇柯永坚
  • 1篇朱建良
  • 1篇林振礼
  • 1篇陈奇伟
  • 1篇黄宇泽

传媒

  • 2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细菌耐药性监测及与抗生素使用量的关系
1994年
本文对我院细菌室分离的菌铢250株按菌属采用Kirby—Boaer法作了十种常用药物耐药性监测,并对同期医院相同药物使用量进行统计,结合文献显示本院的细菌耐药性与其它地区有差异,青霉素耐药性最高,丁胺卡那耐药性最低。
林振礼陶柏华陈奇伟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细菌室丁胺卡那
临床分离肠球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监测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了解某院临床分离肠球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AMS 32对分离自各类临床标本的 2 0 6株肠球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 ,并对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用K B法作进一步验证。结果  2 0 6株肠球菌中 ,以粪肠球菌 (80 .1 0 % )和屎肠球菌 (1 1 .6 5 % )为主。菌株来源以痰液 (2 1 .84 % )、前列腺液 (2 0 .87% )、脓液 (2 0 .39% )、尿液 (1 0 .6 8% )为主。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中 ,粪肠球菌为 1 .82 % ,屎肠球菌为 4 .1 7% ,鸟肠球菌为 1 4 .2 9% ,鸡肠球菌为 1 0 0 %。粪肠球菌中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株 (HLGR)占 5 6 .36 % ,高浓度链霉素耐药株 (HLSR)占 5 4 .5 5 % ;屎肠球菌中HLGR为 79.1 7% ,HLSR为 4 5 .83%。结论 肠球菌所致感染以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占首位。各菌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相差较大 ,微生物室必须做好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朱红军费选文林祥伟陶柏华黄宇泽
关键词:肠球菌耐药性菌群微生物敏感试验抗药性
80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来源组成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9
2000年
分析我院 1997~ 1999年临床分离的 80 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来源组成及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用 VITEK- AMS32鉴定细菌 ,药敏试验采用 AMS专配试验卡。结果分离率居前五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乙酸钙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抗生素依次是亚胺培南 (10 % )、头孢他啶 (2 7% )、氨曲南 (30 % ) ;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是氨苄青霉素 (90 % )、四环素 (78% )、头孢唑林 (73% )。结论 :大肠埃希氏菌是临床标本中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和氨曲南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率最低。
李冬梅黄群邦林祥伟陶柏华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抗生素
下呼吸道标本中非发酵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引起肺部感染 (PneumuniaInfection)的非发酵菌 (NonfermentativeBacilli)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特点 ,为临床治疗此类细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EK -AMS3 2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的 183 6株细菌中 3 81株为非发酵菌 ,占 2 0 .75 %。非发酵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 183株 (占 48.0 % )、鲍曼不动杆菌 98株 (占 2 5 .7% )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 3 9株 (占 10 .2 % )为主。非发酵菌都对头孢一代 (头孢唑林 )耐药高达 89%~ 10 0 % ,对头孢三代的耐药率也较高 (达 2 2~ 95 % ) ,对派拉西林 /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最低 ( 5 %~ 3 3 % )。结论 非发酵菌在肺部感染占临床检出菌株的比例较高 ,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极高的耐药性 ,临床医师应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 ,注意正确。
柯永坚朱红军陶柏华
关键词:下呼吸道标本非发酵菌耐药性
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MIC法耐药性监测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了解我院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 分离及鉴定来自各种临床标本中的 G- 杆菌 10 31株 ,采用回归分析法测定其 MIC。结果 分离率占前几位的 G- 杆菌是大肠埃希菌 (2 8.0 % )、肺炎克雷伯菌(16 .9% )、铜绿假单胞菌 (13.1% )、醋酸钙不动杆菌 (11.7% )、阴沟肠杆菌 (9.4% )等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氨苄西林 (氨苄青霉素 )、哌拉西林 (氧哌嗪青霉素 )和替卡西林的耐药率达 41%~10 0 % ,MIC90 (32~ 2 5 6 ) μg/ ml,显示了较高的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 (亚胺硫霉素 )的耐药率达 36 % ,MIC90 16 μg/ ;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低 (12 % ) ;82 %的铜绿假单胞菌显示六重或以上耐药 ;阴沟肠杆菌和费劳地枸橼酸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达 49%、6 7% ,对其他所测抗生素耐药率更高 ,达 6 3%~ 10 0 % ,亚胺培南是对其有效的药物 ;不动杆菌、嗜麦芽食窄单胞菌、黄杆菌对所测抗生素广谱耐药 ,亚胺培南对不动杆菌较有效(耐药率 8% ) ,对黄杆菌的耐药率达 5 0 % ;嗜麦芽食窄单胞菌仅对磺胺的耐药率较低 (2 0 % )。结论 几种最常分离的 G-杆菌均有较高的耐药性 ,进行常规的耐药性监测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李冬梅黄群邦林祥伟邓赞章陶柏华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微生物
脑外伤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分离菌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了解脑外伤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分离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 ,以利于临床有效预防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 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AMS 3 2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自脑外科 178株分离菌中占前两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43例 ( 2 4 2 %)、铜绿假单胞菌 3 4例 ( 19 1%)。与我院同期其他科室下呼吸道感染分离菌比较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耐苯唑西林 ( 10 0 %) ,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 ( 0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低为复方氧哌嗪青霉素 ( 14 7%)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最低为亚胺培南 ( 5 %~ 6 2 %)。结论 脑外伤患者下呼吸道易受致病力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其多重耐药状况非常严重 ,治疗应采用万古霉素和复方氧哌嗪青霉素或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联用。
朱红军费选文林祥伟陶柏华
关键词:脑外伤下呼吸道感染耐药分析合并症
革兰氏阴性杆菌对14种抗生素的MIC范围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2000年
利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AMS 3 2鉴定G-杆菌及进行药敏试验。分离率依高至低依次是大肠埃希菌 (E .coli) (esccol) 3 1 .1 %、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pneumoniae) (klepne) 1 8.6%、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pneaer) 1 4 .5%、醋酸钙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calcoacetieus) (acicba) 1 2 .9%、阴沟肠杆菌 (Enterobactercloacae) (entclo) 1 0 .3 %、普通和奇异变形杆菌 (Proteusvulgaris和Proteusmirabilis) (pro .pp) 9.3 %、费劳地枸橼酸杆菌 (Citrobacterfreundii) (citfre) 3 .4 %。esccol和klepne对头孢一、二代 ,青霉素类耐药率达 4 1 %~ 1 0 0 % ,MIC90 3 2~ 2 56mg/L ,显示了较高耐药性。pneaer对亚胺硫霉素 (IMP)的耐药率达3 6% ,MIC90 1 6mg/L ,对氧哌嗪青霉素耐药率较低( 1 2 % )。82 % pneaer显示六重或以上耐药。entclo、citfre、pro .pp中尚未发现 1株entclo对IMP耐药 ,但后 2种细菌对IMP的耐药率分别是 1 7% ,1 8% ;不动杆菌对所测抗生素广谱耐药 ,IMP较有效 (耐药率 8% )。肠杆菌科细菌已出现对IMP耐药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IMP的耐药率达 3 6%。
李冬梅朱建良林祥伟邓赞章陶柏华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抗生素医院感染
内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革兰阴性杆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了解某院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革兰阴性(G-)杆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以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 收集下呼吸道标本,采用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并做药物敏感(药敏)试验。结果 共分离细菌6 6 8株,其中G-杆菌4 19株(6 2 .72 % ) ,包括铜绿假单胞菌12 1株(2 8.88% )、肺炎克雷伯菌88株(2 1.0 0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 4株(12 .89% )、鲍曼不动杆菌4 6株(10 .98% )、大肠埃希菌32株(7.6 4 % )、阴沟肠杆菌2 8株(6 .6 8% )、其他菌株5 0株(11.93% )。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最低(14 .88% ) ,其次为妥布霉素(19.0 0 % )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0 ) ,其次为头孢替坦(分别为9.0 9%和3.13% ) ;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妥布霉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32 .6 0 %和30 .4 3%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耐药率最低(分别为3.70 %~16 .6 7% ) ;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耐药率最低(分别为0和2 1.4 3% )。结论 G-杆菌为该院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各分离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依据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朱红军费选文林祥伟陶柏华柯永坚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不动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邓赞章李冬梅陶柏华林祥伟
关键词:不动杆菌药敏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