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建萍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液
  • 7篇血液透析
  • 5篇尿毒
  • 5篇尿毒症
  • 5篇并发
  • 5篇并发症
  • 3篇血液净化
  • 3篇静脉
  • 2篇代谢产物
  • 2篇电图
  • 2篇动静脉内
  • 2篇动静脉内瘘
  • 2篇动态心电图
  • 2篇动态心电图监...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变化
  • 2篇心电图
  • 2篇心电图监测
  • 2篇血管
  • 2篇血透

机构

  • 14篇绍兴第二医院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陶建萍
  • 5篇钟国珍
  • 5篇徐政全
  • 3篇漏建美
  • 2篇何小苗
  • 2篇樊伶俐
  • 2篇王竹芬
  • 1篇周夏琴
  • 1篇茅尧生
  • 1篇胡作祥

传媒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透析与人工器...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新医学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心功能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加用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透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滤过 (HDF)方法治疗终末期尿毒症 (SERD)及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HDF时采用置换液后稀释法 ,每次置换液量为8000ml,血流量为200ml~250ml/min,治疗病人共4例。结果 经HDF治疗后自觉食欲增加 ,体力增强 ,睡眠状况好转 ,透析耐受性增高 ,皮肤搔痒症状减轻 ,心包积液减少直至消失 ,β2一微球蛋白的清除增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充分透析基础上间断加用HDF能起到良好的治疗目的 ,对预防一些透析并发症发生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有帮助的。
陶建萍钟国珍
关键词:维持性血透血液透析滤过尿毒症透析并发症
建立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血液透析通路的体会被引量:1
1999年
应用颈内静昧双腔留置导管,对58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698次血液透析。结果58例颈内静昧插管均为一次或功.导管留置时间10-96天.平均为31.8±5.46天.透析血流量180-250ml/min.平均218±34.5ml/min,导管标本培养均为阴性,除2例因导管弯曲凝血,血流量下降,更换新导管后继续留置,表明颈内静昧双腔留置导管置管成功率高,血流量充分,感染率低,且不影响患者活动,也便于观察和护理,因而颈内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是目前急慢性血液透析中最常用、安全和有教的临时血液透析通道。
陶建萍钟国珍
关键词:留置导管血液透析颈内静脉血流量置管
肢体动静脉穿刺法在行血液净化时的实用价值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肢体动静脉穿刺法血管通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 6 3例患者采用肢体动静脉穿刺术进行血液净化 ,共 15 6 7例次 ,对其进行观察。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率 95 .75 %~ 98.17% ,血流量可达180~ 2 70mL/min。抽样测肌酐、尿素氮 ,透析 5h下降 6 0 %~ 70 % ,与其他血管通路无明显差异。结论 此法操作简易 ,一次穿刺成功率高 ,且效果好 ,并发症少 ,费用低。
漏建美钟国珍陶建萍
关键词:血液净化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治疗海洛因成瘾3例报告
2000年
陶建萍钟国珍周夏琴
关键词:血液透析海洛因成瘾戒断症状
动态心电图监测血透前后尿毒症代谢产物对心电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应用动态心电图结合十二导联心电图对 86例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 (血透 )前后进行心电监测 ,同时测定血液生化和肾功能。方法 :根据血透前有无心电图改变分为异常组 (6 8例 )和无变化组 (18例 )。结果 :发现异常组血透前有 16 2例次心电图异常 ,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重复极异常而血透后仅 16例次心电图改变。结论 :尿毒症毒性代谢产物的蓄积与心电图变化大致呈平行关系 ,表明对尿毒症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结合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 ,可提高心律失常检出率及全面反映室复极改变 ,可作为尿毒症患者心脏损害情况的定期检查手段 ,有利于早期发现心肌受累 。
陶建萍钟国珍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血透尿毒症代谢产物心电变化
麝香保心丸治疗终末期肾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终末期肾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并发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2颗(每颗22.5 mg),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含服硝酸甘油的剂量(片/月)、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心绞痛发作前后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肾功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缩短、硝酸甘油使用量减少,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血尿素氮、血清肌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终末期肾病心绞痛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硝酸酯类、钙拮抗药、β受体阻断药等药物有协同作用。
徐政全陶建萍何小苗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心绞痛中西医结合疗法麝香保心丸
血液透析心脏死亡15例临床分析
1997年
血液透析心脏死亡15例临床分析王竹芬陶建萍(浙江绍兴第二医院312000)关键词血液透析并发症,心脏心血管系统病变是长期血液透析(HD)人群的主要死因[1],据欧洲及北美的一些透析中心统计,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30%[2]。本院10年来,血液透析患...
王竹芬陶建萍
关键词:血液透析并发症心脏死亡
影响血液透析长期存活的心血管并发症
1999年
血液透析(HD)应用于临床已50多年,随着透析技术的日益进展,国内5年存活率报道已达52%[1]。HD长期存活与透析前年龄小、早期透析、营养好及透析前后心血管并发症少有关。本文研究从1992年5月以前开始HD慢性肾衰患者共49例,随访到1997年5月...
王竹芬陶建萍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存活期
马铃薯联合喜辽妥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马铃薯、喜辽妥软膏两者合用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血液净化中心使用新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1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为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常规处理组,喜辽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辽妥软膏外敷,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马铃薯加喜辽妥软膏联合外敷。观察3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在12个月内发生栓塞、狭窄、局部血管硬化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喜辽妥组及联合组患者内瘘闭塞、内瘘狭窄、血管硬化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内瘘狭窄、内瘘血管硬化的发生率低于喜辽妥组患者(P<0.05)。结论:马铃薯与喜辽妥软膏合用能有效预防内瘘闭塞、内瘘狭窄及内瘘血管硬化的发生。
徐政全陶建萍漏建美樊伶俐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硬化马铃薯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指标及透析质量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指标并分析透析质量,为临床选择净化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按透析方式将98例尿毒症患者分为血透组32例,血透滤过组32例,血液灌流组34例。观察不同血透方式对尿毒症临床指标、并发症及透析质量的影响。结果血透滤过组与血液灌流组透析后β2微球蛋白、瘦素水平明显下降,体重指数、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上升更明显,在食欲、营养状况、贫血改善、神经系统症状、耐受性及总评分上均高于血透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血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透滤过与血液灌流能够清除β2微球蛋白、瘦素等中大分子毒素,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减少透析并发症,透析质量优于常规血透。
何小苗徐政全陶建萍漏建美樊伶俐
关键词:尿毒症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