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飙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肌肉
  • 3篇肌肉骨骼
  • 3篇疾患
  • 3篇骨骼
  • 2篇肌肉骨骼疾患
  • 2篇肌肉骨骼系统
  • 2篇骨骼系统
  • 1篇心电
  • 1篇心电描记
  • 1篇心电描记术
  • 1篇休息
  • 1篇造船
  • 1篇造船厂
  • 1篇职业卫生
  • 1篇生理过程
  • 1篇危险因素调查
  • 1篇问卷
  • 1篇面肌
  • 1篇描记
  • 1篇描记术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吴磊
  • 4篇王正伦
  • 4篇王生
  • 4篇杨磊
  • 4篇何丽华
  • 4篇陈飙
  • 3篇宋挺博
  • 2篇赵学彬
  • 2篇徐雷
  • 1篇孙敬智

传媒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肌肉骨骼疾患危险因素的现场评价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职业接触快速检查表(Quick Exposure Check,QEC)在肌肉骨骼疾患危险因素现场研究中的可使用性。方法在某造船厂和汽车制造厂,应用QEC观察不同工种工人的操作,评价其劳动负荷。根据调查结果评价QEC的可信度,并分析劳动负荷QEC分值与工人肌肉骨骼疾患患病率间的关系。结果观察者之间可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737~1.000,不同观察者之间可信度Spearman系数为0.605~1.000。不同工种危险因素接触水平(QEC总分)在造船厂是管工〉装配工〉电焊工;在汽车厂为电焊工〉冲压工〉机加工〉铸造工〉装配工。身体某部位QEC分值与其年患病率相关分析表明,肩、手腕、背(静态活动)接触水平与其患病率有密切关系(,值分别为0.670、0.740、0.958,P〈0.05)。结论QEC在造船和汽车制造厂可用于接触肌肉骨骼疾患危险因素的现场评价,方法具有可信度,且接触水平与患病率密切相关。
宋挺博陈飙孙敬智赵学彬王正伦吴磊何丽华王生杨磊
关键词:肌肉骨骼系统职业卫生
某钢铁厂男工肌肉骨骼疾患及其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了解某钢铁厂工人肌肉骨骼疾患(OMSD)患病率,探讨其职业和个体危险因素。方法2010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钢铁厂1620名男性工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经修改的北欧国家Nordic的OMSD标准调查表及荷兰国家职业卫生研究所的调查表询问。调查表由工人填写,统计不同年龄、工龄、文化程度的男工身体各部位OMSD年患病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该钢铁厂1620名工人中男工OMSD以腰部、颈部和肩部疾患为主,年患病率分别为51.0%(825)、48.5%(785)和37.7%(610),背部、膝盖、手腕、踝足、肘部、髋臀部疾患的年患病率分别为28.0%(454)、23.6%(383)、21.O%(341)、17.9%(290)、14.1%(229)、12.7%(205)。身体各部位OMSD年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其中以腰部颈部损伤为主,≤24、25~29、30~34、35~39、40~44、45~49、≥50岁组腰部OMSD的年患病率分别为26.4%(43/163)、37.8%(71/188)、52.8%(162/307)、55.6%(160/288)、53.8%(99/184)、55.9%(80/143)、61.6%(204/331)(x2=72.5,P〈0.05);颈部OMSD的年患病率分别为22.7%(37/163)、40.4%(76/188)、50.2%(154/307)、48.6%(140/288)、56.0%(103/184)、53.1%(76/143)、57.7%(191/331)(X。=65.3,P〈0.05)。OMSD年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有增长的趋势,工龄≤4、5—9、10~14、15~19、20~24、25—29、≥30年组腰部OMSD的年患病率分别为30.2%(85/281)、46.2%(66/143)、56.4%(162/287)、56.8%(137/241)、50.6%(78/154)、59.2%(90/152)、60.7%(173/285)(x。=71.3,P〈0.05);颈部OMSD的年患病率分别为28.8%(81/281)、49.0%(70/143)、52.6%(151/287)、50.2%(1
徐雷王正伦陈飙吴磊易桂林李济超何丽华王生杨磊
关键词:工效学
表面肌电和心电评价手工搬举作业工间休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手工搬举作业的工间休息时间。方法30名大学生志愿者从事模拟的蹲举、背举和半蹲举手工搬举作业,分别测定他们在工间休息时左、右侧胸10(LT10、RT10)和腰3(LL3、RL3)竖脊肌的肌电及其心电,分析最大随意收缩肌电百分比(percentage of maximum voluntary electrical activation, MVE% )、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及心率(heartrate,HR),评价负荷恢复状况。结果15min工间休息内,男性被测试者4个部位竖脊肌肌电MVE%均在5min内恢复至静息水平,且91.8%在2min内恢复;而女性被测试者除Rk和LL3 MVE%在半蹲举活动后未恢复外,其余肌肉MVE%均在3min内恢复,且67.8%在2min内恢复。男性被测试者除RL,竖脊肌肌电MF在蹲举和背举后未恢复外,其余MF均在10min内恢复,且74.9%在2min内恢复。女性被测试者竖脊肌肌电MF均在8min内恢复,且83.4%在2min内恢复。在3种搬举活动结束后20min休息时段内,男、女被测试者各部位竖脊肌MVE%和MF均恢复到静息水平;男、女被测试者心率分别在14、5rain恢复到静息水平。结论在负荷为25%MVC,持续时间为4.5min的3种搬举活动中,就局部肌肉负荷的恢复而言,15min休息仅保证绝大多数竖脊肌恢复;就全身负荷恢复而言,15min休息可保证心率完全恢复到静息水平。
王正伦吴磊宋挺博陈飙何丽华王生杨磊
关键词:工作负荷量肌电描记术心电描记术休息
某造船厂工人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调查某造船厂工人肌肉骨骼疾患的现况,探讨工种、年龄和工龄与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OMSD)的关系。方法选取某造船厂1570人为调查对象,以其中的技术人员作为参比,采用经修改的北欧国家标准调查表进行肌肉骨骼疾患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造船厂工人肌肉骨骼疾患以腰部、颈部和肩部疾患为主,年患病率分别为58.0%、54.6%和44.3%。不同工种工人腰痛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起重工(69.6%)、行车工(65.2%)、管工(63.6%)、装配工(62.7%)和电焊工(61.0%),而钳工最低(40.3%);参比组颈、肩痛患病率较高。女性颈和肩痛年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各部位OMSD患病率呈现递增趋势。工龄≤5年工人各部位OMSD年患病率最低,颈、肩、腰OMSD年患病率随工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结论造船厂工人OMSD患病率较高,工种、工龄、年龄和性别是其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工效学手段进行干预。
徐雷王正伦宋挺博赵学彬吴磊陈飙彭凉何丽华王生杨磊
关键词:肌肉骨骼系统问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