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霄迟

作品数:20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3篇口腔
  • 4篇儿童
  • 3篇球菌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菌斑
  • 3篇口腔卫生
  • 3篇健康
  • 3篇合酶
  • 2篇定量聚合酶链...
  • 2篇学龄
  • 2篇学龄前
  • 2篇学龄前儿童
  • 2篇牙菌斑
  • 2篇荧光
  • 2篇荧光定量
  • 2篇荧光定量聚合...
  • 2篇诊疗
  • 2篇实时荧光
  • 2篇实时荧光定量

机构

  • 14篇北京大学口腔...
  • 10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兵器工业北京...

作者

  • 20篇陈霄迟
  • 3篇王伟健
  • 3篇丁建芬
  • 3篇胡凯
  • 2篇翁金龙
  • 2篇王文辉
  • 2篇刘怡然
  • 2篇周琼
  • 2篇郑树国
  • 2篇沈家平
  • 2篇张博学
  • 1篇刘敏
  • 1篇周红艳
  • 1篇陈薇
  • 1篇刘雪楠
  • 1篇初明
  • 1篇王晓灵
  • 1篇陈峰
  • 1篇伍小臻
  • 1篇徐天婷

传媒

  • 3篇现代口腔医学...
  • 3篇中国感染控制...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口腔生物医学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医学教育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腔诊疗中喷溅物污染来源的可视化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荧光素示踪法探索口腔诊疗中喷溅物的颗粒物特性和污染来源。方法设置水路组和唾液模拟组,分别将荧光素钠溶液加入自供清洁水瓶中和经过导管导入口中,通过沉降结果的对比明确喷溅物的特性以及病原体的来源。结果水路组检测到的荧光素点数量较唾液模拟组更多(P<0.01),且水路组的荧光素点粒径均大于100μm。使用强负压吸引器干预后,荧光素点的数量显著减少(P<0.01)。使用弱负压吸引器干预后,粒径小于100μm的荧光素点占比下降。在模拟不同区段牙齿治疗时牙齿越靠近口腔前部,其喷溅物范围越发散,且数量越多。结论在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时,口腔喷溅治疗造成疾病传播的潜在风险可能是可控的。
郑思源袁超孙翔宇陈云涛陈霄迟郑树国
关键词:气溶胶
口腔根管治疗橡皮布表面污染调查及消毒措施
目的:本研究是应用细菌培养方法分析根管治疗过程中橡皮布细菌污染情况及两种表面消毒剂对橡皮布表面附着细菌清除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根管治疗质量。方法:选取80 例口腔根管治疗患者,随机分四组,每组20 例,均选择初诊患者一次...
陈云涛陈霄迟柳键王卓张毅芳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检测阴道菌群实验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2014年
目的建立并优化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检测阴道菌群的技术路线。方法2011年5~6月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6名成年女性,其中6名女性取阴道穹隆分泌物,10名女性分别取阴道中段和阴道穹窿部分泌物,提取阴道菌群总DNA,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细菌16SrRNA基因的V2V3可变区,DNA扩增产物分别在30%~60%和40%~70%浓度梯度变性凝胶下进行DGGE。结果DGGE图像分析显示阴道中段和阴道穹窿分泌物阴道菌群构成相同,平均条带数为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性凝胶浓度梯度为30%~60%时,阴道菌群的DGGE图像中各条带较分散,易于条带识别和分析,但有部分条带电泳出凝胶范围;变性凝胶浓度梯度为40%~70%时,阴道菌群的DGGE条带密集但均较清晰。结论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与DGGE相结合具有高效、快速、精确的特点,可用于阴道菌群检测。
高维娇陈霄迟高雨农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阴道菌群
家长在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中的作用被引量:18
2008年
刘红心王文辉沈恩龙陈霄迟
关键词:儿童口腔保健学龄前儿童家长健康流行病学口腔卫生状况健康教育计划
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对口腔卫生知信行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评价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对牙周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改善的影响。方法将北京市两个城区中8个社区或单位的300名15~64岁的志愿参加者分为实验组(参与组)和对照组(常规教育组)。参加者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时,接受牙周健康状况的检查和问卷调查。基线检查后,对所有参加者进行龈上洁治术。随后对实验组在专题小组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形式的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在6个月当中,提供在家使用的保健牙刷、牙间隙刷、牙膏和菌斑染色片。同时,提供专为口腔健康教育设计的阅读材料。对照组发给同样内容的健康教育阅读材料。最后比较两组间在牙周健康状况、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12个月后实验组牙石指数的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有显著性差异。在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方面,实验组也在刷牙方法、选择保健牙刷、更换牙刷频率和使用牙间隙刷上比对照组提高了8.7%~31.3%。结论参与型口腔健康教育方法能明显改善牙周健康状况,能提高参与者的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
刘雪楠陈霄迟和镜张博学
关键词:参与型口腔卫生知识口腔卫生行为牙周健康状况
口腔卫生宣教和强化刷牙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口腔卫生宣教和强化刷牙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的影响。方法以全口牙平均菌斑指数(PLI)为指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强化卫生宣教和强化刷牙前后儿童口腔菌斑指数的变化。结果半年后的检查结果对照组平均菌斑指数为3.14±0.53,实验组为2.71±0.56,两者差异显著(P=0.012);实验组在强化卫生宣教和强化刷牙前后全口平均菌斑指数分别为3.23±0.51和2.71±0.5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2)。结论口腔卫生宣教和强化刷牙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口腔卫生。
翁金龙凌广慧徐天婷刘敏孙凤陈霄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刷牙菌斑口腔卫生
变形链球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2~4岁儿童唾液变形链球菌水平和患龋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84名平均年龄3.8岁的儿童进行口腔检查;采用变形链球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受试儿童唾液中的变形链球菌水平,分析变形链球菌水平和患龋情况的关系;比较25名儿童接受干预治疗前后单克隆抗体技术检测的唾液变形链球菌水平的变化。结果:84名受试儿童变形链球菌检出率为100%,平均密度为1.0×106/ml。25名儿童治疗后变形链球菌水平为2×105/ml,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变形链球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技术可有效观察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水平和龋齿的变化关系,以及追踪高水平变形链球菌儿童的龋齿发展情况。
伍小臻陈霄迟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单克隆抗体
预防口腔医学双语教学的评价与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索预防口腔医学理论课程双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评价教学效果和分析存在问题。方法1998级、1999级和2000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口腔医学课程教学分别采用1节课双语、1/3课程双语和全部课程双语授课,用问卷结果和考试成绩(1999级和2000级用相同试卷)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1998级、1999级和2000级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85.3±7.8分、81.9±7.8分和82.2±9.7分。双语教学对专业学习是否有帮助的肯定回答,1998级、1999级和2000级学生分别为80.7%、92.3%和93.5%。赞成英语教学的1998级、1999级和2000级学生分别为23.1%、26.0%和19.6%。结论评价分析说明学生普遍可以接受双语教学,考试结果表明双语教学效果良好。问卷结果提示,教学双方的外语水平是影响开展专业理论课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
王伟健张博学卞金有王文辉陈霄迟朱凌
关键词:双语教学预防口腔医学
3岁儿童患龋过程中龋易感因素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观察3岁儿童从无龋到患龋过程中龋易感因素的变化,以期为低龄儿童龋齿风险评估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择144名34 ~38个月龄无龋儿童观察1年.在观察基线、6个月及12个月时分别采集口腔龈上集合菌斑和相关问卷调查;根据各观察期末不同患龋状况,将研究对象分成无龋组(12个月保持无龋)、6个月患龋组(6个月时有龋或充填体)和12个月患龋组(6个月时无龋、12个月时有龋或充填体).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不同组间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和远缘链球菌(Streptococcus sobrinus,Ss)数量的差异.结果 130名儿童完成了12个月的复查,失访率为9.7%(14/144).在12个月观察期末,无龋组为58人,6个月患龋组为44人,12个月患龋组为28人.在基线、6个月和12个月时3组儿童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自身前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无龋组进甜食和睡前进甜食或甜饮料的频率均显著低于6个月患龋组和12个月患龋组(P <0.001).基线时6个月患龋组Sm和Ss的数量[Sm拷贝数:(6.33±2.21)×103,Ss拷贝数:(1.99±0.45)×103]均显著高于无龋组[Sm拷贝数:(5.81 ±2.43)×103,Ss拷贝数:(1.34±0.53)×103] (P <0.05);6个月复查时,12个月患龋组Sm和Ss的数量[Sm拷贝数:(6.81 ±2.32)×103,Ss拷贝数:(1.97±1.43)×103]均显著高于无龋组[Sm拷贝数:(6.09±2.31)×103,Ss拷贝数:(1.34±0.55)×103] (P <0.05).结论 3岁儿童在临床检出龋齿前6个月时Sm和Ss数量已显著升高;高频率摄取甜食及睡前进甜食或甜饮料是儿童未来患龋的重要易感因素.
郝文婧徐赫陈霄迟周琼张萍秦满
关键词:牙菌斑儿童口腔医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口腔诊疗操作中高频接触表面的量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明确口腔诊疗操作中高频接触表面,为清洁消毒工作提供依据与指导。方法 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口腔医院7个门诊科室环境表面的接触时间与频次进行调查,计算平均接触频次、95%置信区间及累积接触频率。结果 口腔诊疗操作中环境表面平均接触26.75次/操作,平均接触频次最高为牙体牙髓病专业(46.25次/操作),最低为口腔黏膜病专业(10.19次/操作)。高频接触表面为无影灯手柄、综合治疗台操作面板及手柄(医生侧)、电脑键盘及鼠标、三用枪手柄及线前端、高速牙科手机及线前端,接触频次分别为3.99、3.85、2.65、1.86、1.40次/操作。所有口腔专业的高频接触表面均包含综合治疗台操作面板及手柄(医生侧),75%的专业包含电脑键盘及鼠标,50%的专业接触频次最高为无影灯手柄;环境表面平均接触频次最高为牙冠预备操作(113.50次/操作),最低为正畸咨询(8.50次/操作)。结论 不同口腔专业及不同口腔诊疗操作的高频接触表面不同,医疗机构应根据口腔科室高频接触表面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清洁消毒及管理措施,切实提升环境清洁消毒质量。
徐丹慧丁建芬杨周蕊胡凯陈霄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