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电化学
  • 6篇氨氮
  • 5篇电化学氧化
  • 5篇电解浮选
  • 5篇污泥
  • 5篇化学氧化
  • 5篇活性污泥
  • 5篇固液分离
  • 5篇反应器
  • 5篇浮选
  • 4篇水处理
  • 4篇污水
  • 4篇污水处理
  • 3篇气浮
  • 3篇废水
  • 3篇复合反应器
  • 2篇电解气浮
  • 2篇三相生物流化...
  • 2篇生物流化床
  • 2篇缺氧区

机构

  • 16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6篇陈金銮
  • 14篇施汉昌
  • 5篇万晶
  • 2篇朱才明
  • 2篇汪诚文
  • 2篇单立志
  • 2篇陈吕军
  • 2篇温沁雪
  • 2篇范茏
  • 2篇张永明
  • 2篇李瑞瑞
  • 2篇张荔荔
  • 2篇殷益明
  • 2篇王志强
  • 2篇阎宁
  • 2篇杭岳忠
  • 2篇徐丽丽
  • 1篇宋英豪
  • 1篇刁慧芳
  • 1篇贾立敏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2006新工...
  • 1篇第四届环境模...
  • 1篇第五届环境模...
  • 1篇全国中小城镇...

年份

  • 4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H值对氨氮电化学氧化产物与氧化途径的影响被引量:40
2008年
研究了含氨氮废水在循环流动式电解槽中的电化学氧化,讨论了pH值对氨氮电化学氧化效果、产物及其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有利于电解过程中羟基自由基和游离氯的生成,氨氮的电化学氧化速率较大.在有氯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氨氮电化学氧化过程中有氯胺生成,氯胺的组成与体系的pH值有关.当pH>9时,一氯胺占优势;当pH=7时,一氯胺和二氯胺同时存在,并且近似相等;当pH<5时,主要是二氯胺;pH值>5时,可以避免三氯化氮的生成.在电流密度为20mA/cm2时,电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5×10-15mol/L,氨氮电化学氧化的2种途径中间接氧化起主要作用.
陈金銮施汉昌徐丽丽
关键词:电化学氧化氨氮氯胺羟基自由基PH
化学强化的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
化学强化的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属于环境保护中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固液分离效果不理想,氨氮出水不能达标排放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强化的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包括具有三相分离器的内循环三...
施汉昌陈金銮
文献传递
氨氮的电化学氧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2008年
电极反应是氨氮电化学反应的控速步骤;电流密度、氯离子浓度、电极材料是影响氨氮电化学氧化去除的主要因素;初始水温和极板间距的影响不大;弱碱性条件有利于氨氮的去除;Mg^2+、Ca^2+、Sn^2+、Fe^2+、Al^3+等金属离子,HCO3^-、CO3^2-和NO3^-等阴离子对氨氮去除的影响比较小;SO4^2-和PO4^3-对氨氮去除影响较大,NO2^-和氨氮的氧化存在竞争,NO2^-优先于氨氮氧化;
陈金銮施汉昌
关键词:化学氧化技术氨氮去除电化学反应
电解浮选反应器设计研究
在装有Ti/RuO2-IrO2-TiO2阳极、Ti阴极的电解浮选槽中进行了活性污泥固液分离的研究.考察了反应器结构参数对电解浮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分离区设置极板,极板离出水口10mm,极板距反应器底部50mm时能获...
陈金銮万晶施汉昌
关键词:污泥处理设备活性污泥固液分离反应器结构
文献传递
高效好氧生物流化反应器研制与应用
施汉昌贾立敏殷益明张永明陈吕军汪诚文张玉魁宋英豪范茏温沁雪陆平陈金銮杨超李瑞瑞赵淑霞杭岳忠朱才明王志强张荔荔单立志阎宁刁慧芳
主要科学技术内容:  本项目解决了高效好氧生物流化反应器发展中的反应器结构、流化机理、固液分离方法和生物载体等高难度的技术问题,突破了污水处理技术大型设备化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从混凝土构筑物到大型生物反应器设备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关键词:好氧生物流化反应器
电解浮选用于活性污泥固液分离的正交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本研究旨在探索用电解浮选进行活性污泥固液分离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小试试验确定电解浮选进行活性污泥固液分离的适宜工艺条件,在装有Ti/RuO2-IrO2-TiO2阳极、Ti阴极的电解浮选槽中进行了活性污泥固液分离的研究,针对影响电解气浮工艺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水力停留时间、接触室电流密度、分离区电流密度和接触室极板间距)及3个合适的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区电流密度是最主要影响因素。当进水SS浓度为1687 mg/L时,在停留时间为25 m in,接触室电流密度为5 mA/cm2,分离区电流密度为4 mA/cm2,极板间距为3 mm的条件下进行电解浮选验证性试验,悬浮固体颗粒物去除率较高,去除率为98.9%,能耗0.54 kW h/m3。
万晶陈金銮施汉昌
关键词:电解浮选固液分离正交实验
Ti/RuO_2-TiO_2-IrO_2-SnO_2电极电解氧化含氨氮废水被引量:42
2007年
研究了含氨氮(NH4+-N)废水在循环流动式电解槽中的电化学氧化,其中阳极为Ti/RuO2-TiO2-IrO2-SnO2网状电极,阴极为网状钛电极.考察了出水放置时间、进水流量和电流密度对氨氮去除的影响,并对能耗、阳极效率和瞬时电流效率(ICE)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氯离子浓度为400 mg/L,初始氨氮浓度为40 mg/L时,进水流量对氨氮去除的影响不大,电流密度的影响比较大.在进水流量为600 mL/min,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时间为90 min时,氨氮去除率为99.37%,去除1 kg氨氮的能耗和阳极效率为500 kW.h和2.68 h.m2.A,瞬时电流效率(ICE)为0.28.表明电解氧化含氨氮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徐丽丽施汉昌陈金銮
关键词:电化学氧化氨氮电流密度电流效率
Ti基涂层电极氨氮电化学氧化特征的研究
本文采用单扫伏安曲线和循环伏安曲线对含氨氮体系在Ti基涂层电极上的析氮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电极的电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
陈金銮施汉昌
关键词:氨氮废水污水处理
文献传递
氨氮电化学氧化的工艺条件及机理研究
陈金銮
关键词:电化学氧化氨氮污水处理
电解浮选用于活性污泥固液分离及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在装有Ti/RuO2-IrO2-TiO2阳极、Ti阴极的电解浮选槽中进行了活性污泥固液分离的研究。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了电解产生的微气泡对悬浮物浮选的动力学。研究表明,电解浮选是高效的固液分离单元,悬浮物的去除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
陈金銮万晶施汉昌
关键词:电解浮选固液分离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