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莹莹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形态发生蛋白
  • 4篇增殖
  • 4篇乳腺
  • 4篇乳腺肿
  • 4篇乳腺肿瘤
  • 4篇体外
  • 4篇细胞
  • 4篇腺肿瘤
  • 4篇骨形态
  • 4篇骨形态发生蛋...
  • 3篇体外模拟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细胞
  • 2篇重组腺病毒
  • 2篇细胞增殖
  • 2篇腺癌
  • 2篇腺癌细胞
  • 2篇腺病
  • 2篇腺病毒

机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王维
  • 6篇张彦
  • 6篇陈莹莹
  • 5篇万绍恒
  • 5篇刘月红
  • 4篇王婷
  • 3篇孙笑笑
  • 3篇张志慧
  • 2篇王科
  • 2篇王晋蜀
  • 1篇姜亚运
  • 1篇费嫦
  • 1篇王林

传媒

  • 2篇肿瘤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siRNA干扰人BMP9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促进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筛选特异性干扰人BMP9基因的siRNA序列并制备重组腺病毒AdsiBMP9,探讨RNAi人BMP9基因后对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制备3对干扰人BMP9的双链DNA序列,亚克隆至Pses-Hus质粒中获得Pses-Hus-siBMP9质粒,脂质体转染乳腺上皮细胞HBL-100筛选有效干扰质粒,构建重组腺病毒并感染SK-BR-3细胞,RT-PCR,Western blot检测BMP9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成功构建并筛选出针对人BMP9基因的有效干扰质粒并包装成腺病毒,病毒滴度为1×1010IU/mL,感染SK-BR-3细胞显示BMP9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第5天AdsiBMP9组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高于AdsiNC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特异性沉默人BMP9基因的siRNA腺病毒载体,可有效抑制SK-BR-3细胞中BMP9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该细胞增殖。
刘月红王科孙笑笑万绍恒王维陈莹莹张彦
关键词:SIRNA重组腺病毒载体肿瘤增殖
人siALK2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用前期设计并合成好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AdsiALK2,经Pac I酶切后转染至HEK293细胞进行包装,制备重组腺病毒,扩增后进行病毒滴度测定,以重组腺病毒siALK2(AdsiALK2)感染MDA-MB-231细胞,以含RFP的腺病毒作为感染对照,并设空白对照组。通过RT-PCR验证MDA-MB-231细胞中ALK2表达显著下降;MTT法、平板集落形成试验、细胞划痕试验及Transwell侵袭试验证实MDA-MB-231/siALK2组相比MDA-MB-231/RFP组细胞的增殖活力、集落形成率及划痕愈合率均显著降低(P<0.05),穿膜细胞数也明显减少(P<0.05),而MDA-MB-231/RFP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表明,下调ALK2表达后可以在体外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费嫦王林孙笑笑刘月红万绍恒王维陈莹莹王婷张彦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乳腺肿瘤细胞增殖细胞运动肿瘤浸润
骨形态发生蛋白9体外调节乳腺癌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在共培养条件下对HS-5成骨分化及MDA-MB-231转移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ranswell小室间接共培养MDA-MB-231细胞与HS-5细胞,加入BMP9条件培养基,使用化学发光法、细胞化学染色法及茜素红S染色法分别检测HS-5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ALP表达及细胞钙盐沉积的变化;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观察HS-5细胞骨钙素(OCN)、MDA-MB-231细胞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及白细胞介素6(IL-6)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HS-5的ALP活性升高,并呈时间依赖性,第9天达最高,随后降低;ALP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一步证实这一点;HS-5细胞钙盐沉积增多、OC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MDA-MB-231转移相关的PTH-rP及IL-6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 BMP9能够调节乳腺癌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相互作用。
万绍恒刘月红孙笑笑王科王维陈莹莹张彦
关键词:乳腺肿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体外模拟的骨微环境中下调BMP9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探讨在体外模拟的乳腺癌骨转移微环境中,采用RNAi技术下调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基因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用Transwell小室将空白组SK-BR-3细胞、感染腺病毒AdRFP的对照组SK-BR-3/RFP细胞、感染腺病毒AdsiBMP9的实验组SK-BR-3/siBMP9细胞分别与人骨髓基质HS-5细胞间接共培养后,MTT增殖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分别检测下调BMP9对SK-BR-3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共培养体系中,SK-BR-3/siBMP9组的BMP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下调BMP9可有效促进SK-BR-3/siBMP9细胞增殖(P<0.05),SK-BR-3/siBMP9细胞的划痕愈合率、穿膜细胞数也明显升高(P<0.05);SK-BR-3/siBMP9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AKT显著上调(P<0.05)。综上,在骨转移微环境中,干扰BMP9表达可促进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及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CTGF表达有关,且这个过程可能涉及PI3K/AKT通路的激活。
陈莹莹王维刘月红万绍恒张志慧王婷王晋蜀张彦
关键词:乳腺肿瘤共培养
BMP9对体外模拟骨微环境中乳腺癌细胞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采用体外共培养技术模拟骨微环境,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9,BMP9)对人高骨转移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BMP9导入MDA-MB-231细胞中,与骨髓基质细胞HS-5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中培养3d。然后,采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和FCM法检测MDA-MB-231细胞迁移和凋亡的变化;RT-PCR法检测共培养的2种细胞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等转移相关因子的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种细胞中SDF-1/CXCR4-PI3K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在模拟骨微环境的共培养体系中过表达BMP9后,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迁移受到明显抑制(P<0.05),而肿瘤细胞凋亡增加(P<0.001)。过表达BMP9后,骨髓基质HS-5细胞中转移相关因子SDF-1、IL-6和MCP-1表达显著下调(P<0.05),但MDA-MB-231细胞中SDF-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IL-6和MCP-1的表达也明显下调。另外,MDA-MB-231细胞中本身CXCR4阳性,BMP9过表达对MDA-MB-231细胞中CXCR4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以下调其配体SDF-1在HS-5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且MDA-MB-231细胞中磷酸化的Akt(phosphorylated Akt,p-Akt)水平也被下调(P<0.05)。结论:模拟骨微环境的共培养体系中,BMP9过表达可以调节乳腺癌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迁移,并促进其凋亡,且该抑制作用可能与SDF-1/CXCR4-PI3K信号通路有关。
王维陈莹莹刘月红万绍恒张志慧王婷张彦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骨髓细胞
体外模拟乳腺脂肪微环境中过表达BMP9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采用体外共培养技术模拟乳腺脂肪微环境,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9,BMP9)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重组腺病毒Ad-BMP9(以Ad-GFP作为对照)导入MDA-MB-231细胞中,构建MDA-MB-231/Ad-BMP9重组细胞,再与前体脂肪细胞3T3-L1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中间接共培养3 d。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体系中重组腺病毒Ad-BMP9在MDA-MB-231细胞中的感染效率,并通过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BMP9在共培养体系的MDA-MB-231细胞中成功过表达。然后,分别采用MTT法、FCM法、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共培养的2种细胞中增殖和转移相关因子瘦素(leptin)的表达水平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MDA-MB-231细胞中leptin受体OB-R及lept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重组腺病毒Ad-BMP9在共培养体系的MDA-MB-231细胞中感染效率为70%左右,且BMP9在共培养体系的MDA-MB-231细胞中成功过表达(P<0.05)。在模拟乳腺脂肪微环境的共培养体系中过表达BMP9后,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受到明显抑制(P<0.05),并且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P<0.001)。过表达BMP9后,前体脂肪细胞3T3-L1中leptin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MDA-MB-231细胞中磷酸化的STAT3(phosphorylated STAT3,p-STAT3)和磷酸化的ERK1/2(phosphorylated ERK1/2,p-ERK1/2)水平均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 :模拟乳腺脂肪微环境的共培养体系中,BMP9过表达可以调节乳腺癌细胞与前体脂肪细胞的相互作用,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且该抑制作用可能与leptin经典信号通路有关。
张志慧王维陈莹莹王婷王晋蜀姜亚运张彦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脂细胞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