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毒性
  • 2篇小儿
  • 2篇儿童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1篇多发
  • 1篇多发畸形
  • 1篇血红
  • 1篇血红细胞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血性
  • 1篇咽部充血
  • 1篇一次性注射针...
  • 1篇婴儿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轮状病...
  • 1篇婴幼儿轮状病...
  • 1篇针头

机构

  • 7篇蚌埠市第一人...
  • 2篇蚌埠市儿童医...

作者

  • 7篇杨惠泉
  • 7篇黄玉柱
  • 7篇陈红
  • 3篇苏锋
  • 3篇高奎武
  • 2篇袁长亮
  • 2篇高璐璐
  • 1篇冷建武
  • 1篇周征兵
  • 1篇石佑根
  • 1篇李丽丽
  • 1篇李晨华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颅骨陷窝症合并脑发育不全、多发畸形一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儿男,4月龄。因发热、咳嗽2d伴前囟隆起半天入院。母孕期体健,母孕晚期有小腿腓肠肌痉挛发作史;患儿系G1P1,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000g;出生时后枕部有一软组织包块,
杨惠泉黄玉柱苏锋周征兵陈红李丽丽
关键词:脑发育不全多发畸形骨陷窝软组织包块前囟隆起痉挛发作
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婴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2例患儿。起病轻重不一,有颅内出血者5例;及时静脉用维生素K15-10mg,1~2次/d,连续2~5d;必要时抗感染治疗、输新鲜血或浓缩红细胞悬液;颅内出血者吸氧、“甘露醇、呋塞米、地塞米松”降颅压;维持内环境稳定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结果住院2~17d;治愈7例;有颅内出血者好转3例,均有脑性瘫痪,自动出院2例。结论只要临床医生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就能早诊断并用维生素K1治疗,阻止病情发展:无颅内出血者.预后良好。有颅内出血者.预后差。
黄玉柱杨惠泉冷建武陈红苏锋高奎武
关键词: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伴肠外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肠外感染的发生状况。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1月共收治的7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住院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者72例入观察组,阴性者32例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肝脏、心肌、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及表现。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可以导致肠道外感染而引起肝脏、心肌、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表现为观察组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常合并肠道外感染,以呼吸系统最常见,其次为肝脏、心肌及神经系统。损害大多常不严重,症状轻、恢复快,偶有重症病例,应早发现并及时给予保护措施,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陈红袁长亮高璐璐高奎武杨惠泉黄玉柱
关键词:轮状病毒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一种少见的、与X染色体相关的遗传病。ALD的主要原因是极长链脂肪酸在肾上腺和神经系统中沉积。其是一组病因不明的遗传性脂类代谢病,也属于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代谢性疾病,无特异性治疗措施。由于临床罕见,国内对于ALD的认识不足,往往不易识别而造成漏诊或误诊。该文就ALD的诊治进展予以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于ALD的认识。
黄玉柱陈红杨惠泉
关键词: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发病机制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特点及肺外表现分析被引量:26
2012年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肺外表现及治疗。方法对60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该病高发年龄为5岁以上,5~13岁29例(48.3%),发热35例(58.3%),持续性干咳38例(63.3%),婴幼儿表现为喘息7例(1.2%);36例(60.0%)肺部可闻及干啰音,并且7例肺部可闻及哮鸣音,32例肺部可闻及细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以斑片状及大片状病灶为主,可为单侧或双侧40例(66.7%),肺纹理增多、模糊15例(25.0%),心肺膈无明显异常2例;3例做胸部CT检查示两上肺可见片状致密影,边界模糊2例,合并右侧胸膜炎1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42例(70.0%),降低3例,升高15例;血红蛋白低于正常17例(26.7%);肺外表现有21例(35.0%),多脏器损害5例(8.3%);所有病例均静脉使用阿奇霉素缓慢输注1~2个疗程,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片巩固治疗,57例痊愈。另3例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无死亡病例。结论 MPP高发年龄为5岁以上,其肺外表现也较常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苏锋杨惠泉陈红袁长亮黄玉柱
关键词:儿童
病毒性脑炎血清降钙素原变化1例报道
2012年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5 岁零9 个月.以发热、头痛伴呕吐1 d 入院.入院前3 d 咽部不适,平素体健,无创伤史,无结核病史及家族史.入院体检:体温38.5 ℃,脉搏102 次/min,呼吸26 次/min,血压90/60 mmHg.无出血性皮疹及黄疸,精神差、嗜睡,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有脓性分泌物.气管居中,心肺无异常,肝脾无肿大,脑膜刺激征(+),左侧巴氏征(±).外周血红细胞(WBC)42.0×109/L,N 0.91,L 0.05;高敏C反应蛋白37.92 mg/L,降钙素原(PCT)0.60 ng/mL(0.01~0.5 ng/mL);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无异常,前白蛋白152.5 mg/L;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
黄玉柱李晨华杨惠泉陈红高璐璐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病毒性脑炎外周血红细胞入院体检咽部充血出血性皮疹
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行小儿脊椎棘突骨髓穿刺29例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一次性注射针头进行小儿脊椎棘突骨髓穿刺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9例年龄8d至13岁的患儿,用一次性5mL干燥注射器带有的7号注射针头,在腰椎2~4脊椎棘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结果28例脊椎棘突骨髓穿刺操作顺利完成,骨髓标本符合要求;仅1例操作不顺利。均无局部出血及感染发生。依据骨髓标本检查结果诊断:疟疾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缺铁性贫血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感染性骨髓象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缺铁性贫血1例;单纯性感染性骨髓象7例;有核细胞增生低下3例;其他骨髓象6例。结论一次性注射针头行脊椎棘突骨髓穿刺的操作安全、简便易行、损伤小,骨髓标本符合要求,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患儿。
黄玉柱杨惠泉陈红石佑根高奎武
关键词:脊椎穿刺骨髓检查穿刺术一次性注射针头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