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睿
- 作品数:12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 基于FCC辐射遮蔽限制的超宽带脉冲设计算法被引量:6
- 2008年
- 研究了基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辐射遮蔽限制的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脉冲设计方法.以具有不同脉冲形状因子的Rayleigh脉冲为基函数,提出对Rayleigh脉冲的各阶导数进行加权迭代组合的超宽带(UWB)脉冲设计方法.对采用迭代组合脉冲和传统高斯二阶微分脉冲的2PPM-TH(跳时脉冲位置调制)通信系统在高斯信道下的单链路误比特率(BER)、多址、多径等方面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验证了所提出的迭代组合脉冲在功率谱密度方面能更好地满足FCC辐射遮蔽的要求,在单链路及多址性能方面优于传统的高斯二阶微分脉冲.
- 陈睿曾小清董德存
- 关键词:超宽带脉冲
- 承插型盘扣式模板支架稳定性能分析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工艺技术进步,建筑领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大体量工程,施工难度逐渐加大。脚手架作为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撑体系也在不断地改良升级,以适应各种施工场景。新型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作为新一代改良型脚手架,其质量、...
- 陈睿
- 关键词:受力机理轴向刚度稳定承载力
- 多孔二氧化硅干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以氢氟酸(HF)为催化剂,采用直接常压干燥法制备比表面积为450~800 m^2·g^(-1)的多孔SiO_2干凝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原料配比和热处理温度对干凝胶的影响,并对制得的SiO_2干凝胶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SiO_2干凝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以及循环性能,是一种良好的液相吸附材料.
- 沈军陈睿倪星元王文琴
- 关键词:干凝胶溶胶-凝胶法液相吸附循环性能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探讨
- 近年来通信理论和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融合,通信理论和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极具发展前景的现代通信技术。本文主要内容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配合运...
- 郭爱煌陈睿钱业青陆杰
- 关键词: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 文献传递
- 列车控制系统中不中断行车的系统在线替换被引量:3
- 2005年
- 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要求不间断的服务,这就需要在系统功能扩展时能保证在线运营.基于日本现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为了在现有系统环境下使原系统逐步在线过渡到新的列车自律控制系统,使用了基于网关的过渡技术,提出两种测试方法,运用保证性评价技术加以分析,从而使系统在功能扩展与新旧系统过渡时能提高可靠性、在线性等保证性指标.
- 曾小清陈睿张轮董德存
- 关键词:列车控制系统
- 数字经济时代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初探——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旅游发展同样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重庆两江新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出"智慧两江"的建设方案。在此背景下,本文从重庆市旅游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出发,对两江新区的旅游发展思路进行梳理,探索新时代旅游转型升级的发展策略。
- 陈睿
- 关键词:两江新区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探讨
- 近年来通信理论和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融合, 通信理论和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极具发展前景的现代通信技术。在不断出现新技术、新概念的基础上,现代通信技术正以数字化、综合化、...
- 郭爱煌陈睿钱业青陆杰
- 文献传递
-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指挥软件系统的设计被引量:40
- 2001年
- 介绍的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是一个集数据通信、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为一体 ,并具有一定智能决策指挥功能的综合性集成软件。文章描述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功能模块和技术要点。
- 陈睿韩春梅朱健李强
-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
- 超宽带技术在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的应用
- 根据中国高速公路收费现状分析了建立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 (ETCS)的必要性,介绍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 ETC 系统,分析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短程无线通信技术,初步提出了将超宽带(UWB)技术应...
- 陈睿曾小清董德存
- 关键词:不停车收费系统高速公路射频技术超宽带智能交通系统
- 文献传递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导学关系构建
- 2024年
- 本科生教育中的导学关系构建,旨在倡导导师不仅为学生提供大学适应性教育,还应以学业导师身份,为学生安排明确的学习任务并及时给予反馈,依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训练其自我发展和批判反思能力。然而,在实践中构建有效的导学关系仍存在认识有偏差、缺乏有效抓手、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文章聚焦双边需求的导学关系构建,提出利用信息化、数智化的手段增强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导学相长的可持续性,以科研问题为导向,以课题项目为载体,以实验室平台为依托,全过程引导学生进阶式开展科研探索和科技创新,同时健全管理机制设计,以保障导学关系的良性发展。
- 刘晶朱婧怡陈睿尹学锋单烨
- 关键词:导师制导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