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亮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新型城镇化中价值理性的复归被引量:2
- 2014年
- 由于工具理性主义的膨胀,我国传统城镇化中忽视了"人"在城镇化中应有的地位,尤其是农民工阶层,并没有切实享受到城镇化的成果。传统城镇化是土地的城镇化,而非"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呼吁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理性复归,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让农民工进城"进得来、留得下、有尊严。"
- 陈永亮陈士勇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 邓小平对城镇化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邓小平对中国城镇化的理论贡献主要集中在他关于城乡协调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以及城镇化布局的战略构想和部署中,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扫清了障碍。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城镇化思想,对于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陈永亮
-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
- 用道德的高度增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一种提高社会治理有效性的思路
- 2015年
- 意识形态的实质是一种价值观,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必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国家意志,其功能应由社会动员能力和凝聚力体现并进一步延伸为社会的治理能力。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或政府的合法性、公信力被认同为现代社会政府治理的基础。一旦民众失去了对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的信仰、失去了对政府的信任,就会产生不服从意识,使政府不能有效行政。道德是意识形态的核心,意识形态作为价值观体现的是道德原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意识形态、执政理念一开始就建立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解决中国社会出现的政府信任问题,最重要的是让政府的行政重新站上道德高地。
- 杨秀香陈永亮
-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