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雁冰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时机选择
- 2001年
- 李萍孙秋香徐雁冰赵淑娇
- 关键词:激光疗法视网膜静脉阻塞BRVO
- 多种激光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例
- 2012年
- 患者男,65岁,因“左眼前黑影飘动1周”就诊,既往糖尿病史17年,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年。查体:视力:右:手动/30em,左眼:0.08D。右眼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见广泛增殖膜形成,新生血管形成,网膜前出血,左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圆,直径约3mm,瞳孔缘可见白色增殖膜形成,人工晶体(IOL)在位,后囊膜混浊,下方玻璃体少许积血,
- 陈宁徐雁冰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玻璃体混浊激光新生血管形成眼晶体混浊
- 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的激光治疗时机探讨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观察累及黄斑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人发病1~2个月进行早期激光治疗效果。方法:临床观察30例30眼累及黄斑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人进行早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与30例30眼药物治疗组病人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3个月复查,视力:治疗组,增进者27眼,无变化2眼,下降1眼;对照组,增进者18眼,无变化6眼,下降6眼。视网膜出血吸收情况;治疗组,Ⅱ度以上吸收者27眼(90.1%),Ⅳ度吸收者4眼(13.3%);对照组分别为15眼(50.0%)和1眼(3.3%)。黄斑水肿消退:治疗组26眼,对照组9眼。新生血管出现:对照组2眼,治疗组无新生血管出现。结论:对危及黄斑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人早期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促进视力时恢复和视网膜下出血吸收及黄斑水肿的消退,预防新生血管和玻璃体出血的发生。
- 孙秋香徐雁冰赵淑娇卓旭英李萍于宁陈宁
- 关键词: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激光治疗BRVO
- 睫状体脱离缝合术后继发闭角型青光眼二例
- 2011年
-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是由于眼挫伤所致,出现持续性低眼压、浅前房、角膜内皮皱折及黄斑水肿等体征。而药物治疗几乎无效。而近年来大量报道通过行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取得良好效果。但也有一些并发症发生,如眼压升高。而大部分手术后眼压高为一过性,可通过药物得以控制并逐步恢复正常。近2a来接诊2例因术后房角关闭眼压增高致继发性青光眼。现报告如下:
- 闫桂刚徐雁冰
- 关键词:睫状体脱离
- 巩膜扣带手术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5年
- 大约17.2%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患眼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1]。玻璃体手术是治疗这类患眼的有效手段。但玻璃体手术的关键在于制作人工玻璃体后脱离并彻底清除玻璃体后皮质,而 FEVR 患眼玻璃体后皮质与周边视网膜无血管区粘连尤为紧密,手术中很难彻底清除。尤其是玻璃体基底部的玻璃体后皮质,清除过程中容易导致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3]。有研究表明,对于裂孔明确、不伴有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患眼,采用巩膜扣带手术不仅能达到良好的视网膜复位效果,而且可以避免玻璃体手术并发症[1,4,5]。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我们采用巩膜扣带手术对一组 FEVR 合并 RRD 的患眼进行了治疗,现将其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刘丽梅徐雁冰孙英高磊
- 关键词:巩膜扣带术
- 儿童黄斑部视网膜前膜三例被引量:3
- 2002年
- 徐雁冰孙秋香卓旭英陈宁
- 关键词:儿童黄斑视网膜前膜
- 双眼脉络膜转移癌一例被引量:2
- 2006年
- 马路生徐雁冰高磊
- 关键词:脉络膜疾病眼肿瘤肿瘤转移
- 眼内炎致病菌的检测及玻璃体切除术治疗
- 2005年
- 孙英姜鹏飞徐雁冰
- 关键词: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
-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误诊误治一例
- 2006年
- 马路生高磊徐雁冰
- 关键词: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误诊误治糖皮质激素治疗视物不清矫正视力双眼
- 玻璃体手术治疗掺钕钇钕石榴石激光误伤致黄斑裂孔一例被引量:1
- 2009年
- 患者男,35岁。因“5min前激光射人右眼,右眼立即视物不清”就诊。5min前维修掺钕钇钕石榴石激光(Nd:YAG)机时激光意外发射,激光发射器距离眼球约1m,激光机波长1064nm、能量500mJ、光斑直径2mm、脉冲8ns、频率125Hz。全身检查无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不能矫正,左眼-2.75DS矫正1.0,右眼轻度睫状充血,黄斑部可见1.5个视盘直径(DD)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水肿,其裂孔处出血呈柱状,缓缓流下沉积于下方血管弓视网膜表面,下方玻璃体积血(图1)。
- 徐雁冰董方田孙英陈宁
-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