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占彪

作品数:100 被引量:164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文学
  • 26篇文化科学
  • 14篇政治法律
  • 12篇历史地理
  • 7篇经济管理
  • 5篇艺术
  • 4篇哲学宗教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主题

  • 20篇文化
  • 17篇知识分子
  • 7篇低俗
  • 7篇文学
  • 5篇低俗化
  • 5篇学术
  • 5篇艺术
  • 4篇政治
  • 4篇知识分子观
  • 4篇社会
  • 4篇文化发展
  • 3篇学堂
  • 3篇娱乐
  • 3篇娱乐文化
  • 3篇师学
  • 3篇纠葛
  • 3篇江南水师学堂
  • 3篇角色
  • 2篇大众
  • 2篇大众文化

机构

  • 52篇上海社会科学...
  • 30篇复旦大学
  • 14篇上海大学
  • 2篇《社会科学报...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国立台湾师范...

作者

  • 95篇陈占彪
  • 2篇陈占宏
  • 1篇刘长秋
  • 1篇唐金海
  • 1篇林安梧
  • 1篇梁思思
  • 1篇段晓辉
  • 1篇陈占宏
  • 1篇熊梅

传媒

  • 3篇马克思主义与...
  • 3篇郭沫若学刊
  • 3篇社会科学论坛
  • 3篇上海鲁迅研究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中文自学指导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2篇同舟共进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云梦学刊
  • 2篇临沂师范学院...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吉首大学学报...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社会科学文摘
  • 2篇上海文化
  • 2篇中文论坛
  • 1篇人民论坛
  • 1篇新视野

年份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9篇2010
  • 10篇2009
  • 18篇2008
  • 8篇2007
  • 13篇2006
  • 1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意义的抗争——国民精神改造中鲁迅文化心态之管窥
2006年
终生着力于国民精神改造的鲁迅的心理状态其实是经历了一种由“有”(包括肯定形态的希望和否定形态的绝望)到“无”的过程,这是因为他十分清楚于国民性“劣”象背后的“根”性,以及自身颇深的佛学素养所致。然而对鲁迅来说,他虽然看破了世事运作的真相,但在看破后并没有陷入一种悲观或虚无之中,而是在这“无”中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我只得走”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那么,正是在情感上的“哀”与“怒”和在思想上的“不齐”与“为”这两股合力的推动下,二十世纪中国最痛苦、最孤寂、最无聊的灵魂,无所谓希望,无所谓绝望,就这样,无意义地抗争着。
陈占彪
关键词:文化心态
铁与木的艺术
2004年
梳理一下鲁迅三十年代在上海的文艺活动,不难发现,木刻运动是他所做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由于木刻在当下时代的渐次式微以及他的一些指导意见散见于与青年木刻家的私人通信中等原因,使得他的这些工作为时人所忽视,以至于被湮没,本文初步整理鲁迅在这方面的具体工作,并探寻其从事木刻运动四个原因,即:一、杂文以外的写作力不从心;二、杂文写作的难以为继;三、"以娱人情"的审美功用;四、"因为有用"的战斗作用.对于木刻运动本身,鲁迅就木刻运动中理论辩护、题材取向、技法选择、审美特征诸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形成了一些精致的新鲜理论.他认为连环图画不会因其"俗"而不成为艺术,而且能为大众所懂,同时,这"懂"也决定了鲁迅倡导的木刻艺术主要是写实的,同时,他反对西方现代派的手法,这也成为鲁迅木刻批评的一个重要尺度.在题材与技术方面,对于前者,他反对将木刻工具化,主张以"真的神往的心"去选择并将之熔铸为艺术;对于后者,他以"拿来主义"眼光从中国版画历史和域外文艺现状中"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终于铸成伟绝一时的新木刻运动.
陈占彪
关键词:木刻十年辛苦不寻常如实
从“点石斋”看晚清上海被引量:9
2003年
基于晚清画报点石斋与上海普通市民的审美取向与价值规范的两相契合,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从图像所反映出的时间意识("屋子里的钟")和空间拓展("窗口的人")两方面分析在当时都市上海初露端倪的现代性迹象和上海市民"仅为了看看而看"所形成的"向外看"的眼光。
陈占彪陈占宏
关键词:《点石斋画报》晚清时期
乡野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对抗——丰子恺漫画论析被引量:5
2006年
“图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特征和文化特征。分析20世纪前半叶丰子恺的漫画可以看出,承载着丰厚的乡野文化传统的丰子恺对其时都市上海日常生活,从人(“冷漠与温馨”)与物(“人工与天然”)两个层面展开批判,这其实反映了都市与乡野在文化层面上的对立。为了缓解这种紧张关系,丰子恺从护生画集(慈),儿童相(真)和旧诗新画(静)这三类漫画中努力营造出一方精神净土藉以栖身。
陈占彪
关键词:丰子恺漫画乡野都市
白痴化·庸俗化·通俗化——论知识精英对当代娱乐文化的批判被引量:4
2009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娱乐文化的蓬勃发展与知识精英的艰难处境加深了这两者的矛盾,知识精英对当代娱乐文化心怀不屑和不满,怨怼和恼怒。这种批判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内容上看,娱乐文化的白痴化、反智化倾向与知识分子的知识探求本质是冲突的;二、从格调上看,娱乐文化的无意义追求、甚至对正面意义的嘲弄和负面意义的沉溺与知识精英的价值担当使命相颉颃;三、从形式上看,娱乐文化的通俗化形式带来娱乐文化的燎原之势使知识精英感到莫名的焦虑和恐惧,而与之相对的是,知识精英的学术文章往往显得生硬而干瘪。
陈占彪
关键词:娱乐文化知识精英庸俗化通俗化
保钓,两岸应积极合作——与台湾学者林孝信先生谈话实录
2013年
十二月的台北阴雨绵绵,和林孝信先生约在台北市立美术馆见面。他匆匆从台南赶来,穿着一件朴素的夹克、清瘦、精神,肩上背着一个沉重的双肩包,手上拎着一个同样沉重的手提包。 林先生从沉重的包里陆续抽出《钓鱼台珍贵资料展——认识乡土?共同维护》,《庆祝〈科学月刊〉四十周年活动总结茶会——继续航向未来》、《理想还在召唤——保钓四十周年大会手册》等材料赠送给笔者。
陈占彪
关键词:保钓两岸
寸土片石,绝不放弃——1972年的全球保钓运动评述
2014年
自2012年4月以来,日本极右势力代表人物石原慎太郎掀起"购岛"风波后,日本政府推波助澜,加入了"命名""竞买"以至2013年12月26日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悍然参拜靖国神社;议员"钓鱼"、政客"慰灵"……时至今日,随着日本政府一步步的试探和挑衅,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交锋也逐渐升级,钓鱼岛已经成为中日两国最敏感、最棘手的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之根本正是四十年前的1972年5月15日那天埋下的"祸根"。也正是由此,四十年前的1972年,我官方民间、大陆台湾、海内海外、学生民众为抗议美日私相授受我钓鱼岛挺身而出,呐喊抗议,汇成了一股强大的全球保钓浪潮。今天日本在我钓鱼岛问题上咄咄逼人、动作频频的时候,本文对钓鱼岛事件的前因后果及保钓运动的缘起、发展做一梳理、评述,回顾这段历史或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陈占彪
论“五四”文字革命的“欧化”理论
2006年
“文学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文字问题的解决”,“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的前提和起步是“语言文字革命”,那么,考察“五四”精英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思考评价、理论探索和改革思路就显得颇为必要。与西方语言文字相比,“五四”精英们发现中国文字在表达上具有相当的缺陷,那就是词意的笼统和语法的粗疏(在这一点上胡适持相反的意见),这些都应该有改革的必要,而引进西文可以丰富和精确我们的词汇和语法,于是,他们主张通过“翻译”来促使中文的“欧化”,即使今天来看他们当年的主张也是不无价值的。
陈占彪
关键词:词语文法
略论鲁迅的反现代主义艺术观
2008年
从鲁迅的艺术实践来看,他是运用现代主义手法的好手,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这一面研究颇多,亦无争议。但从鲁迅的艺术(包括美术、戏剧、诗等)主张来看,他却是坚定的反现代主义者,这一面却鲜有梳理。这一"实践"与"主张"分裂的根源在于他将艺术当作参与社会、改造社会的工具主义看法所致,因为在战斗的时代里,艺术虽然未必反映真实,但至少与写实是孪生的。只有使人"懂"才能发挥其作用,只有写实才能使人"懂",这就决定了他的反现代主义艺术主张。
陈占彪
关键词:现代主义艺术观
20世纪中国文化的时空背景及形态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自晚清以来,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中国与世界的接触和交流都使得中国文化发展处于一个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交织的时间场与本土化和全球化共筑的空间场中。在这一文化生态背景下,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具体形态可以分割为“前80年”与“后20年”两个时段来进行描述。在“前80年”,革命话语充斥和支配着整个社会的思维模式,主流意识形态完成了对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双重改造,三者形成了一个“文化等腰三角形”,最顶端正是“革命”背景下的主流文化,两底端分别是被主流文化改造过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后20年”,经济建设话语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其文化格局也形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最顶端正是“建设”背景下的大众文化,两底端则分别是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这三个要素的分化组合几乎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迁史。
陈占彪
关键词:文化发展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