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军

作品数:22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髁突
  • 7篇牙合
  • 7篇下颌
  • 4篇后牙
  • 3篇牙根
  • 3篇牙根吸收
  • 3篇牙尖
  • 3篇牙尖交错位
  • 3篇正中关系位
  • 3篇锥形束CT
  • 3篇髁突运动
  • 3篇髁突运动轨迹
  • 3篇下颌偏斜
  • 3篇根尖
  • 3篇根吸收
  • 3篇分化
  • 3篇成骨
  • 3篇成骨分化
  • 2篇单侧
  • 2篇牙槽

机构

  • 19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2篇陈军
  • 8篇邓锋
  • 6篇郑雷蕾
  • 5篇董艳玲
  • 3篇任洪芋
  • 3篇王睿
  • 3篇余勇
  • 2篇范小平
  • 2篇李建霞
  • 2篇陶昱
  • 1篇郑有华
  • 1篇周建萍
  • 1篇邱燕
  • 1篇龚媛媛
  • 1篇张志光
  • 1篇胡赟
  • 1篇李艳
  • 1篇郁雪松
  • 1篇姜华
  • 1篇刘雄

传媒

  • 3篇激光杂志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侧后牙反患者髁突位置与牙弓宽度不调关系的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单侧后牙反患者髁突正中关系位(centric relation,CR)与最大牙尖交错位(maximum intercuspation,MI)髁突三维偏移的特点,分析牙弓宽度对髁突偏移的影响,为单侧后牙反患者正畸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侧后牙反患者33例与个别正常者33例,测量单侧后牙反患者牙弓宽度,使用架与髁突位置测量仪(measure condyle displacement,MCD)记录受试者CR位和MI位的髁突位置在三维方向的差异及咬合变化情况,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person相关性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试验组CR-MI不调的阳性率大于对照组(χ2=38.018,P=0.000)。2试验组反侧髁突CR-MI垂直向偏移量大于非反侧(t=2.719,P=0.010),两侧髁突CR-MI矢状向偏移量无统计学差异(t=-0.134,P=0.894)。3单侧后牙反组上牙弓宽度小于对照组(t=-4.008,P=0.000),2组间下牙弓宽度无统计学差异(t=1.653,P=0.103);试验组上下牙弓宽度差异与髁突CR-MI所有方向偏移量均无明显相关性。4试验组与对照组干扰发生率为90.91%与66.67%,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02,P=0.033)。结论:单侧后牙反患者中,上颌牙弓宽度不足对髁突CR-MI偏移有影响,其中对垂直向偏移量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制定治疗计划前应对髁突移位情况进行评估,以期在真实的下颌位置与咬合情况下做出合适的诊断。
王睿邓锋陈军郑雷蕾董艳玲余勇
关键词:正中关系位单侧后牙反[牙合]
下颌运动描记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现代口腔正畸学的治疗目标,不仅要达到牙、(牙合)、面的形态协调,而且要实现口颌系统的功能协调[1].错(牙合)畸形的形态学分类方法不能完全反映口颌系统的功能状态,只有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才能做到.这就必然要涉及下颌的功能、下颌和髁突的位置问题以及颞下颌关节的功能状态.下颌运动有转动和滑动两种类型,在相互垂直的三个平面(失状面、冠状面、水平面)上进行.研究下颌运动可以对咬合、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的状态进行分析,是科学地研究口腔颌面系统的重要手段[2,3].……
陈军邓锋
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患者第一磨牙及其周围牙槽骨对称性的三维研究
2018年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结合三维重建测量技术,比较成年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患者偏斜侧和非偏斜侧第一磨牙代偿及其周围牙槽骨形态的差异。方法·选择正畸治疗前成年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患者56例,基于CBCT影像结合Mimics 10.0和3-Matic软件测量两侧第一磨牙颊舌向、近远中向倾角、冠根比、牙槽骨或松质骨厚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偏斜侧与非偏斜侧的差异。结果·偏斜侧下颌第一磨牙(下6)颊舌向倾角和下6冠根比显著大于非偏斜侧(P=0.021,P=0.004),偏斜侧下6颊侧松质骨厚度和下6总松质骨厚度显著小于非偏斜侧(P=0.043,P=0.048)。两侧下6颊侧松质骨厚度/下6总松质骨厚度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118)。两侧上颌第一磨牙及其周围牙槽骨形态的测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伴下颌偏斜患者第一磨牙存在明显的颊舌向代偿,但其在牙槽骨中的位置是对称的;第一磨牙周围牙槽骨形态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下颌偏斜侧颊侧及总松质骨厚度的减少。
喻金凤胡赟黄明娜陈军明叶郑雷蕾
关键词:第一磨牙
基于IADPSG标准对重庆地区病情较轻糖耐量异常妊娠妇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按照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IADPSG)诊断标准是否增加了病情较轻的妊娠妇女(...
陈军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假阳性率
文献传递
青少年髁突吸收患者垫治疗疗效比较分析研究
目的髁突吸收是一种发生在下颌髁突上的渐进性骨吸收疾病,容易引起小下颌畸形,面部偏斜,前牙开,严重者影响面部美观和咀嚼功能。疾病多发生于青春期患者,往往在正畸就诊前检查中发现。本研究旨在分析评估稳定性垫在不同程度髁突吸收患...
陈军郑雷蕾何昊珏喻金凤
关键词:CBCT
文献传递
人牙髓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人牙囊细胞成骨分化作用的体外研究
2017年
目的:探索人牙髓细胞条件培养液(HDPSCs-CM)对人牙囊细胞(HDFSCs)向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利用胶原酶消化法获得HDFSCs,经纯化鉴定后培养于HDPSCs-CM中;CCK-8检测HDFSCs增殖活性,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S染色定性分析细胞成骨能力的改变。qRT-PCR检测HDFSCs中骨膜蛋白(POSTN)、Ⅰ型胶原(Col-Ⅰ)、碱性磷酸酶(ALP)、骨涎蛋白(BSP)以及骨桥蛋白(OPN)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经HDPSCs-CM诱导后,HDFSCs形态发生成牙骨质或成骨样改变;诱导组HDFSCs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0.05或P<0.01);诱导组ALP染色强于对照组,茜素红S染色矿化结节多于对照组;诱导组POSTN、Col-Ⅰ、ALP、BSP、OPN的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结论:HDPSCs-CM能促进HDFSCs成骨分化。
陶昱喻金凤陈军余勇
关键词:成骨分化
下颌偏斜患者髁突正中关系位与最大牙尖交错位三维位置不调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下颌偏斜患者髁突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CR)位与最大牙尖交错(maximum intercuspation,MI)位不调的三维特征,探讨其对牙颌面畸形正畸治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下颌偏斜患者34例为试验组,非偏斜患者50例为对照组,再将试验组按有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症分为2组。分别获取所有研究对象CR位、MI位时的咬合记录,记录CR位的干扰牙位,采用髁突移位测量仪测量CR位与MI位时髁突位置,比较干扰及CR-MI不调的比例、CR-MI在三维方向的偏移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干扰发生的比例在试验组、对照组分别为94.1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21,P=0.010)。2组的干扰均大多位于后牙区,分别占91.18%和68%;(2)CR-MI不调的比例在试验组为79.41%,对照组为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9,P=0.000);(3)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中下颌偏斜侧与非偏斜侧CR-MI不调的比例(χ2=0.167,P=0.687)、CR-MI垂直向偏移量(t=0.283,P=0.779)、CR-MI矢状向偏移量(t=-0.743,P=0.463)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组与无症状组比较,其下颌偏斜量、CR-MI的偏移量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颌偏斜患者更易出现咬合干扰及CR-MI不调,故进行正畸治疗前有必要分析下颌偏斜患者CR-MI的一致性,在理想的颌位上确定正畸治疗方案。
董艳玲陈军邓锋王睿
关键词:下颌偏斜髁突
下颌偏斜患者髁突正中关系位与最大牙尖交错位不调的研究
董艳玲陈军
关键词:正中关系位下颌偏斜
不同分辨率CBCT和全景片在根尖吸收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陈军任洪芋
关键词:CBCT分辨率全景片根尖吸收
锥形束CT评估前牙开[牙合]患者上下颌前牙根长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比较前牙开[牙合]与正常覆[牙合]患者上下颌前牙根长的差异,对开[牙合]组内不同程度的开[牙合]牙根长度进行对比,分析开[牙合]程度与前牙根长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06例治疗前患者(前牙开[牙合]53例、正常覆[牙合]53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olphin软件对CBCT数据前牙区进行三维定位,以牙齿的正中矢状面作为测量平面,以唇舌向釉牙骨质连线中点和根尖点的连线作为牙根长度,测量上下颌前牙根长。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开[牙合]组与正常覆[牙合]组、轻度开[牙合]组与中重度开[牙合]组患者前牙根长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开[牙合]程度与前牙根长的相关性。结果:开[牙合]组与正常覆[牙合]组各同名上下颌前牙牙根长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度开[牙合]组与中重度开[牙合]组下颌中切牙根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9),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前牙覆[牙合]与各前牙根长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开[牙合]患者的上下颌前牙牙根长度均较正常覆[牙合]者短,且开[牙合]程度越重,其下颌中切牙根长越短,前牙覆[牙合]与前牙根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伍春兰唐华陈军
关键词:前牙开[牙合]锥形束CT牙根吸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