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军
- 作品数:14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盐城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腋静脉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
- 2014年
- 腋静脉穿刺技术自1987年开始应用到临床以来[1],已经在深静脉置管及介入治疗中得到应用,随着介入治疗及肿瘤化疗病人的增多,近几年来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科将腋静脉穿刺技术应用于临床68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张永林刘爱军
- 关键词:腋静脉穿刺置管
- 抗凝和溶栓结合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 2011年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常见病,约有1/3患者可能发生肺动脉栓塞,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经皮腔静脉滤器植入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的发生[1],降低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率[2]。本资料回顾性分析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2007年6月-2010年12月经血管多普勒或静脉造影检查确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5例,
- 刘爱军
- 关键词:腔静脉滤器抗凝溶栓
- 原发性高血压对器官损害与胰岛素抵抗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 (EH)血压昼夜节律及靶器官损害与胰岛素抵抗 (IR)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 、 、 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者 ,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作对比研究。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作 2 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 ,按照昼夜节律正常及昼夜节律消失分组比较其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 ,合并靶器官损害的EH2 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靶器官损害的 EH1组 (P<0 .0 5)。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其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 (P<0 .0 5)。结论 :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存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 。
- 刘爱军江秀珍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靶器官胰岛素抵抗
- 尼卡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
- 2009年
- 目的以非洛地平作对照,观察尼卡地平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42例,经停用所有降压药1周后,随机分成A组(21例):口服尼卡地平每天10mg;B组(21例):口服非洛地平每天5mg,连续治疗4周,观察血压、心率、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尼卡地平与非洛地平降压作用明显(P<0.05),对偶测血压、脉压有下降作用(P<0.05),2组之间降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心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尼卡地平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 张胜高刘爱军徐军
- 关键词:尼卡地平非洛地平原发性高血压动脉血压监测
- 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治疗组,血压正常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氨氯地平8周,并在治疗前后采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DM),并观察肱动脉内径基础值(D0)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D0、ISI、FM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ISI升高,D0及血流介导的FDM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 刘爱军
- 关键词:高血压氨氯地平内皮素胰岛素抵抗
- 血清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T及休克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及休克指数(SI)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进行PCI治疗的2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MACE组(60例)与无MACE组(140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管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术前白蛋白、BNP、c Tn T、SI。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MACE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MACE的价值。结果 MACE组糖尿病患者占比及年龄、BNP、c Tn T、SI水平高于无MACE组(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145,95%CI=1.056~4.357)、BNP (OR=1.985,95%CI=1.156~3.408)、c Tn T (OR=1.997,95%CI=1.145~3.483)、SI(OR=1.897,95%CI=1.260~3.196)是AMI患者PCI治疗后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NP、c Tn T、SI均可用于预测AMI患者PCI治疗后MACE的发生(P<0.05)。结论 年龄、BNP、c Tn T、SI可影响AMI患者PCI治疗后MACE的发生,可用于预测MACE的发生。
- 胡夏兵刘爱军张永林钱文浩
- 关键词: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T休克指数经皮冠脉介入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OCT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指标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10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2例)和联合组(53例)。两组患者均予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患者加用替格瑞洛,均治疗12个月。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9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5.38%(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最小纤维帽厚度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脂质弧度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且联合组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最小管腔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但联合组最小管腔面积增大量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9.23%(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促进血管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 徐书灿黎叶飞张永林刘爱军
- 关键词:氯吡格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 β1受体G1165C位点和A145G位点多态性对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G1165C位点和A145G位点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2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高血压伴心肌肥厚组113例, 高血压不伴心肌肥厚组114例, 另选取同期体检正常者1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提取三组外周血白细胞中的DNA,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β1-AR G1165C位点和A145G位点基因多态性, 并比较携带不同基因型高血压伴心肌肥厚患者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β1-AR A145G各基因型在三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高血压伴心肌肥厚组携带β1-AR G1165C位点Gly/Gly基因型频率较高, 携带Gly/Arg、Arg/Arg基因频率较低;与高血压不伴心肌肥厚组比较, 高血压伴心肌肥厚组携带Gly/Arg+Gly/Gly基因频率较高;以携带Arg/Arg基因型为对照, 携带Gly/Gly基因型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肥厚风险(OR = 3.159, 95%CI 1.240 ~ 7.412, P<0.05)。高血压伴心肌肥厚组携带β1-AR G1165C等位基因Arg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不伴心肌肥厚组(P<0.05), 携带等位基因Gly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不伴心肌肥厚组(P<0.05);以携带等位基因Arg为对照, 携带G1165C等位基因Gly可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肥厚风险(OR = 3.417, 95%CI 1.357 ~ 7.965, P<0.05)。β1-AR G1165C各基因型患者中, Gly/Gly基因型患者左室质量指数为(120.38 ± 28.41)g/m^(2), 显著高于Gly/Arg、Arg/Arg基因型患者的(99.76 ± 25.16)、(90.30 ± 19.54)g/m^(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0.89, P<0.01)。经过治疗, 携带G1165C等位基因Arg高血压伴心肌肥厚患者的静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携带G1165C等位基因Gly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1-AR G1165C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发生风险有�
- 张永林陈杰徐彬彬于建秀刘爱军
- 关键词:等位基因心室重构
- 缺血后适应处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PCI术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处理(IPOC)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将84例STEMI行PPCI的患者随机分为IPOC组(41例)和常规PPCI组(43例)。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后常规PPCI组予以药物处理,IPOC组根据心律失常情况立即于病变上游予以60 s再闭塞/60 s再灌注。观察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需要药物转复的比例。结果 IPOC组再灌注心律失常需要药物转复的比例为6/41,低于常规PPCI组的1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POC能终止PPCI术中发生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并能减少需要药物转复的比例。
- 张永林刘爱军周广志
- 关键词:缺血后适应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
-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 200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我院153例资料完整的AMI的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153例中39例并发RBBB(占25.5%),其预后明显差于无RBBB者。表现为CK及CK-MB浓度更高,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较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AMI并发RBBB提示是梗死面积较大、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可作为预示危险程度的标志,对此类患者应积极干预,重建血远,以改善预后。
- 刘爱军江秀珍
- 关键词: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肌酸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