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建国

作品数:53 被引量:318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建筑科学
  • 33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0篇隧道
  • 8篇公路
  • 5篇疏散
  • 5篇火灾
  • 4篇地应力
  • 4篇地质
  • 4篇机器人
  • 4篇计算方法
  • 4篇公路隧道
  • 4篇安全疏散
  • 4篇测量机
  • 4篇测量机器人
  • 3篇应力
  • 3篇支承力
  • 3篇人员安全疏散
  • 3篇人员疏散
  • 3篇隧道工
  • 3篇隧道工程
  • 3篇隧道火灾
  • 3篇特长隧道

机构

  • 51篇湖南省交通规...
  • 18篇莱阳农学院
  • 16篇中南大学
  • 11篇江南大学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长江科学院
  • 2篇湖南省交通运...
  • 1篇长沙交通学院
  • 1篇北京建筑工程...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嘉应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武汉科岛地理...

作者

  • 53篇彭建国
  • 27篇姜晨光
  • 10篇张进华
  • 7篇黄戡
  • 7篇丁国华
  • 7篇安永林
  • 7篇彭立敏
  • 6篇贺勇
  • 5篇杨高尚
  • 4篇刘宝琛
  • 4篇邹金锋
  • 4篇崔专
  • 3篇王跃飞
  • 3篇胡惠华
  • 2篇罗恒
  • 2篇安爱军
  • 2篇田爱军
  • 2篇黄奇璧
  • 2篇冯德山
  • 2篇彭立

传媒

  • 5篇中南公路工程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公路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地矿测绘
  • 2篇交通标准化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灾害学
  • 2篇勘察科学技术
  • 2篇海洋测绘
  • 2篇公路工程
  • 1篇中外建筑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石材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北京测绘
  • 1篇化工矿产地质

年份

  • 1篇2015
  • 8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非线性Mohr-Coulomb强度准则下的扩孔问题解析被引量:15
2009年
将圆孔周围的围岩分为弹性和塑性应力区,考虑土体受力后的剪胀特性,根据Mohr-Coulomb非线性强度准则、应力平衡条件、大小变形理论和非关联流动准则,推导出排水情况下土体发生大、小变形时扩孔问题的塑性区应力、应变和位移场解析,并给出大、小变形情况下塑性区半径和极限扩孔压力的非线性解答。与现有理论的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上述理论具有一定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可知,大变形时的塑性应变比小变形时的大;随着m值的增大,扩孔压力逐渐增大且与rp/au为非线性关系;大变形时的扩孔压力要比Vesic等人的理论值偏小。
邹金锋彭建国张进华罗恒安爱军
关键词:剪胀大变形
浏阳河隧道过风化槽段施工安全性评估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浏阳河隧道过风化槽地段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易坍塌等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据现场情况修正原方案,提出施工应对措施,如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初期支护,采用"台阶法+竖向钢支撑"的开挖方法,进而应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分析其安全性,并基于强度折减法研究隧道整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竖向支撑可以很好地减少拱顶沉降;隧道安全系数为1.8,且应以拱顶沉降作为围岩失稳的主要指标。其研究成果可为同类隧道工程过风化槽等地段施工提供参考。
黄戡丁国华彭立敏彭建国安永林冯德山
关键词:隧道工程强度折减法安全系数
基坑工程坑壁水平应力竖向分布规律的理论探讨被引量:1
2003年
以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地球重力场的特点,探讨了基坑工程坑壁侧压力及应力来源(即水平地应力),指出地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力(即地心引力)。重力不仅可以产生竖向地应力,而且还可产生水平地应力。给出了重力所致水平地应力的科学表达方式。提出了基坑工程坑壁侧压力及水平应力计算的一种新方法,找出了基坑工程坑壁水平应力的竖向分布规律(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基坑工程坑壁水平应力计算公式。
姜晨光彭建国
关键词:基坑工程地应力土压力
建筑沉降时效的监测与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以许多实际工程监测资料为依据,初步总结出了建筑沉降时效的基本规律,并给出了相应的经验公式。
姜晨光钟建民黄家兴彭建国李振峰
关键词:地基基础建筑沉降荷载
公路隧道围岩压力与应力计算方法新探被引量:10
2003年
以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地球重力场的特点,探讨了隧道工程洞壁围岩侧压力的来源。以严密的理论分析为依据,指出了地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重力(即地心引力)。重力不仅可以产生竖向地应力,而且还可产生水平地应力。给出了重力所致竖向地应力与水平地应力的科学表达方式。通过计算实例证明了地下隧道水平地应力远大于其竖向地应力(这一点与实际情况是完全吻合的)。提出了隧道围岩压力与应力计算的一种新方法,给出了洞壁及拱顶压力与应力的计算公式,洞壁侧压力计算公式为P=m(θ2-θ1)。
姜晨光张松华彭建国
关键词:公路隧道围岩应力计算方法地球物理学
特长跨海大桥安全监测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在特长跨海大桥施工定位与安全监测工作中经常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为此人们不得不借助于RTKGPS技术。当然,跨海大桥的安全监测问题单纯利用RTK GPS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跨海大桥安全监测的精度要求远远高于施工定位,不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很难实现对跨海大桥运营安全的有效监测。为了较好地解决特长跨海大桥的安全监测问题,笔者与科研小组结合实践提出了通过合理布设三维控制基准系统实施跨海大桥运营安全有效监测的想法,三维控制基准系统的构建应综合考虑投影问题、网形结构问题、施测方法问题,结合我国目前在建的几座跨海大桥论述了跨海大桥安全监测三维控制基准系统构建的基本设计思路。
姜晨光贺勇王永波彭建国王中华
关键词:安全监测跨海大桥网形结构
跨海大桥结构安全自动监测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跨海大桥一般与陆地相距较远,利用传统的安全监测手段常常因远离基准点而无法对跨海大桥实施有效监控,针对长大跨海大桥安全监测系统设计的困难,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跨海大桥整体安全性自动监测技术,结合东海大桥介绍了跨海大桥整体安全性自动监测技术的实施方法、实施要领与实施注意事项。为适应跨海大桥的动态稳定特征提出并采用了动态基站监测技术,同时还提出并采用了GPS-RTK与测量机器人的集成技术,从而使跨海大桥整体安全性的自动、可靠监测成为可能。
姜晨光贺勇彭建国孙美芬忻一平
关键词:跨海大桥安全监测自动监测测量机器人
等间隔放样圆曲线的两种新方法被引量:1
2003年
阐述了等间隔放样圆曲线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放样要素采集的基本方法 。
姜晨光张松华彭建国吕国栋于绍峰
关键词:圆曲线放样坐标法弦长
我国GPS高程异常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8
2003年
该文以国内许多省级行政区内的GPS测高成果为基础 ,用外推或内推的方法 ,绘制出了我国的GPS高程异常图 。
姜晨光盖玉松彭建国黄家兴
关键词:GPS高程异常全球定位系统外推
基于球面的电子全站仪测高大气竖直折射角严密计算方法研究
2009年
大气竖直折射是影响竖直角观测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大气竖直折射的计算一直是困扰测绘界的难题。为了更加合理地计算大气竖直折射,提出了基于球面的电子全站仪测高大气竖直折射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球面的电子全站仪测高严格计算公式。
姜晨光王辉方丽娟郭海琳彭建国
关键词:高程测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