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平
- 作品数:20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语言文字更多>>
- 华北北部4次中强地震预报的启示与思考
- 2002年
- 总结了华北北部 4次中强地震的异常跟踪、分析预报过程及经验教训 ,并就未能实现短临预报的原因进行了解剖、探讨 。
- 赵新平王秀文彭浩
- 关键词:地震预报短临预报地震前兆异常大同地震
- 山西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综述被引量:1
- 2001年
- 介绍了山西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建设的背景及技术构成 ,通过对山西模拟地震观测系统现状的回顾及分析 ,指出了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的优越性 ,说明模拟系统即将成为历史 ,取而代之的是数字系统 ,结合“九五”期间的数字化建设成果 ,展望了山西地震观测系统的未来。
- 阎民正赵新平
- 关键词:数字化地震台网地震观测地震记录
- 山西地区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被引量:10
- 1993年
- 选用山西地区丰富的地震资料,利用单台小震综合断面解、4级以上地震的P波初动解、多台小震综合断面解的结果,叙述了山西地区震源机制结果的特点.得出山西地区震源机制结果有一定的复杂性,小震综合断面解的结果与华北地区的震源机制结果相似,单个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一致性较差的结论.
- 刘巍赵新平安卫平张开建
- 关键词:震源机制地震地震活动性
- 太原盆地的应力场特征被引量:13
- 1994年
- 通过对太原盆地大量震源机制解资料的研究,揭示了该盆地的地壳应力场特征,认为其地壳应力场具有显著的局部小区域应力场特征,即以北西-北北西向水平拉张、北东-北东东向挤压作用为主,而震源类型多为走滑-近走滑,兼有一定的斜滑分量,指明该应力场控制着太原盆地的中小地震活动。得出太原盆地的平均应力场与华北区域应力场完全一致,太原盆地的地壳应力场及地震活动仍严格受华北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与控制的结论。
- 刘巍赵新平安卫平
- 关键词:太原盆地应力场地震活动性
- 华北震后趋势判断的前兆综合指标与方法被引量:1
- 1996年
- 在对华北邢台、渤海、海城、唐山、大同五大震例的各前兆学科震后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综合判断后续地震异常的3项定量指标与4项定性指标,还给出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并计算出符合实际的结果,当评判有震时又给出预报后续地震三要素的经验性判据.
- 傅德川张子广王秀文赵新平
- 关键词:地震地震前兆
- 山西地区的地壳应力场被引量:23
- 1993年
- 根据近20年山西地区的震源机制结果,得出了山西地壳应力场存在着有别于华北应力场的局部小区域应力场,这种小区域应力场在中部断陷盆地都是以北西—北北西向的水平拉张作用为主,而在东、西两侧隆起区则是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的结论.但如果把上述断层面解中的所有P轴、T轴再分别投影到吴尔夫网上,得到是一个一致性很好的断层面解,由此推断山西地区的平均应力场的主要特征与华北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完全相同,而山西局部小区域应力场的特征随之消失.
- 刘巍赵新平安卫平张开建
- 关键词:地壳应力场震源机制地震活动性
- 唐山7.8级地震震后异常综合分析被引量:1
- 1996年
- 本文对唐山7.8级地震各前兆学科共189个测项的震后变化进行了归类统计与分析,讨论了震后变化的5种类型数量上的差异特征与后续地震的关系,分析了震后异常的分布特征与后续地震区及其地震活动异常的对应关系,认为利用前兆学科的震后变化的某些综合特征配合测震学进行震后趋势判断有实用价值.
- 张子广傅德川赵新平王秀文杨志合
- 关键词:唐山地震地震前兆震级
- 山西地震带形变应变场及中强地震危险性分析被引量:3
- 2001年
- 利用沿山西断裂带布设的 GPS监测网的四期复测资料 (1 996~ 1 999年 ) ,分析了山西断裂带近期水平运动状态及与位于监测区北端 1 999年 1 1月 1日大同 -阳高 5.6级地震的关系 ,在震源区、忻州地区和介休东北地区出现了 3处相对较高的应变区 (1× 1 0 - 6)。山西断裂带主要受来自于 NWW- SEE向压应力场、NNE- SSW向张应力场的控制 ,不存在走滑运动。从长趋势看 ,今后应注意的是上述
- 王秀文赵新平赵丽华彭浩
- 关键词:地壳水平运动垂直形变地震危险性分析
- 防震减灾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 2004年
- 赵新平
- 关键词:地震监测地震预报
- 陆内盆地与强震活动被引量:2
- 2004年
- 130 3年 9月 2 7日的山西洪洞 8级地震发生于山西断陷盆地带中的临汾盆地 ,这是我国自有地震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 8级地震 ,也是一个在活动陆内盆地中发生的大地震 .2 0 0 3年 9月 17~ 18日在山西太原市召开了“130 3年山西洪洞 8级地震 70 0周年暨陆内盆地与强震活动研讨会” .会上交流的论文讨论了我国不同地区发育的不同性质的陆内活动盆地 ,包括拉张构造区的地堑、半地堑张性盆地 ,挤压构造区的压陷盆地和前陆盆地及走滑构造带内的拉分盆地与强震活动的关系 .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简要的总结 ,本期刊登的论文是由部分会议论文组成的专辑 .
- 邓起东高孟潭赵新平吴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