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勇

作品数:29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肝硬化
  • 4篇血清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化生
  • 3篇生长因子Β
  • 3篇食管
  • 3篇转化生长因子...
  • 3篇胃癌
  • 3篇胃食管
  • 3篇胃肿瘤
  • 3篇疗效
  • 3篇流病
  • 3篇麻醉
  • 2篇代偿
  • 2篇血清转化生长...
  • 2篇血清转化生长...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益生菌
  • 2篇治疗老年人

机构

  • 24篇徐州市第一人...
  • 7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29篇孟勇
  • 8篇孙健
  • 8篇姚萍
  • 6篇周洁
  • 6篇徐云
  • 6篇陆敬华
  • 4篇张魁
  • 4篇高春
  • 3篇蒋允丽
  • 2篇范友谊
  • 2篇张稳燕
  • 2篇孔凡彬
  • 1篇赵瑞芳
  • 1篇薛芝
  • 1篇邢飞
  • 1篇孙健
  • 1篇许其昌
  • 1篇王义秋
  • 1篇闫坤
  • 1篇高立永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医药
  • 5篇齐齐哈尔医学...
  • 4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1
  • 4篇1999
  • 1篇199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美拉唑、血凝酶、奥曲肽联合用药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伴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血凝酶及奥曲肽联合用于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的效果,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00例就诊于我院并接受治疗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n=50)。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奥美拉唑、血凝酶及奥曲肽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奥美拉唑治疗,分别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12、24、48h时的止血效果。结果研究组在12、24、48h3个时点的止血率分别为78%、86%、96%,对照组在以上3个时点的止血率分别为46%、58%、84%,研究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奥美拉唑、血凝酶及奥曲肽联合用于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急性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美拉唑。
姚萍孟勇孙健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联合用药
多种益生菌联合芦荟珍珠胶囊治疗老年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多种益生菌联合芦荟珍珠胶囊治疗老年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对照B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A组给予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照B组给予芦荟珍珠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及芦荟珍珠胶囊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A组、对照B组及治疗组治疗2周时总有效率分别为20%、25%、50%;治疗4周时分别为30%、55%、95%;停药2周时分别为25%、35%、95%。治疗组总有效率于治疗2周、治疗4周及停药2周时均明显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芦荟珍珠胶囊治疗老年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蒋允丽孟勇孙健姚萍
关键词:益生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胃癌病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水平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与胃癌浸润、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8例胃癌手术前后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浓度。结果胃癌组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Ρ<0.01);分化较差组、浆膜浸润组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分别明显高于分化较好组及无浆膜浸润组、无淋巴结转移组(Ρ<0.01),术前明显高于术后。结论血清转化生长因子1β水平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存在相关性,根治性手术可使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下降。
安燕芳张魁徐云孟勇高春范友谊
关键词:胃肿瘤转化生长因子肿瘤转移
辅助部分肠外营养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辅助部分肠外营养(PPN)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3例活动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PPN组23例,两组均予卧床休息、限盐、合理进食等常规治疗,PPN组在此基础上予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中长链脂肪乳剂、富含支链氨基酸的复方氨基酸(20AA)行辅助PPN,疗程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和血脂、血糖指标变化及低血糖症状发生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ALT、AST、总胆红素(TB)均有所下降,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白蛋白(Alb)水平PPN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C、TG、空腹血糖(FBG)治疗前后比较,P均>0.05;治疗后餐后2 h血糖(PPBG)PPN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3次低血糖症状,而PPN组无1例出现。结论辅助PPN不影响活动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恢复,且有利于其能量代谢,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孟勇杜忠祥孙健姚萍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
肝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1999年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的增强[1]。本文采用乳胶颗粒凝集试验(latex)检测90例不同肝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表明其存在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检测对...
徐云孟勇邢飞郭世美
关键词:肝疾病D-二聚体纤溶亢进
戊巴比妥钠的浓度对实验用家兔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1%和3%的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对家兔体温、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和血钾、血钠、血氯及尿素氮的影响。方法两组家兔分别用1%和3%的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分别记录麻醉前和麻醉后5'、10'、20'、30'、45'、60'、80'、100'体温、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值,分别检测麻醉前和麻醉后100'血钾、血钠、血氯、尿素氮和血氧饱和度的值,检验麻醉前和麻醉后不同时段所观察指标有无显著差异。结果两种浓度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呼吸频率均在5'后显著降低(P<0.05),1%组在80'后恢复,与麻醉前无显著差异(P>0.05),而3%组至100'时仍未恢复。两组体温在麻醉后30'~80'显著降低(P<0.05),100'时恢复与麻醉前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心率、氧饱和度、血钾和血钠麻醉后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平均动脉压、血氯和尿素氮麻醉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3%的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对家兔的呼吸抑制时间更长,对其他指标的影响两种浓度基本一致。
周洁孟勇张稳燕
关键词:家兔戊巴比妥钠麻醉生命体征电解质
静脉注射不同浓度戊巴比妥钠对兔麻醉死亡率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在麻醉效果相同的条件下,探讨麻醉死亡率更低的戊巴比妥钠使用浓度。方法选用新西兰家兔(2~3kg),雌雄各半,分为1%戊巴比妥钠组和3%戊巴比妥钠组,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死亡率。结果 1%和3%戊巴比妥钠组麻醉效果无差异,而1%组死亡率更低,与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可将常规使用3%戊巴比妥钠进行家兔静脉麻醉改为使用1%的戊巴比妥钠,两者麻醉效果相当,而后者死亡率更低。
周洁张稳燕孟勇
关键词:麻醉戊巴比妥钠
抑酸治疗试验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方法中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试验的应用。方法有反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GER)相关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症状评分、内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及治疗试验。一组为质子泵抑制剂(PPI)抑酸治疗试验作为试验组,另一组为安慰剂治疗试验,两组间治疗试验前后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GER相关症状的患者中,内镜检查的阳性率26.7%,食管pH监测的阳性率81.7%,PPI抑酸治疗试验的阳性率73.3%(敏感性87.0%)。结论有GER相关症状的患者中内镜检查的阳性率低,PPI抑酸治疗试验有较高的阳性率和敏感性,简便易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孟勇陆敬华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抑酸剂
妊娠急性脂肪肝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是发生于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疾病,以黄疸、凝血障碍、脑病及肝脏小脂滴脂肪变性为特征〔1〕,预后凶险。近年主张早诊断,及时终止妊娠,预后已有明显改善,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例病人进行研究性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初...
徐云孟勇许其昌
关键词:脂肪肝妊娠并发症
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返流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返流病(GERD)的疗效,寻找快速而稳定的治疗方法。方法以应用广泛的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为对照组,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为治疗组,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以返流症状评价为疗效标准,分别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3、7、14天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第3天和第7天时两者疗效相当,治疗14天时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雷贝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GERD起效快,疗效稳定。
周洁张稳燕孟勇
关键词:胃食管返流病雷贝拉唑铝碳酸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