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捷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3篇人脸
  • 3篇网络
  • 3篇工神经网络
  • 2篇点扩散函数
  • 2篇人脸识别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复原
  • 2篇人工神经
  • 2篇人工神经网络
  • 2篇人工神经网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人脸检测
  • 1篇人脸识别算法
  • 1篇人脸姿态
  • 1篇人脸姿态估计
  • 1篇散焦
  • 1篇散焦模糊
  • 1篇散焦图像

机构

  • 8篇吉林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作者

  • 8篇马捷
  • 5篇周春光
  • 3篇刘淼
  • 2篇马驷良
  • 2篇张忠波
  • 2篇郭东伟
  • 1篇左平
  • 1篇张利彪
  • 1篇何东晓
  • 1篇马铭
  • 1篇王喆
  • 1篇杨航
  • 1篇孙浩翔

传媒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计算机研究与...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波和神经网络在人脸光照校正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5年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和神经网络的人脸光照校正算法,它充分结合了小波的多分辨分析和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学习和良好推广能力的性质,对人脸进行光照校正.理论和实验证明,本方法能有效解决人脸检测和识别中的光照校正问题,使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性能得到很大提高.本方法还具有鲁棒性好、适应面宽的特点.
张忠波马驷良马捷
关键词:小波分析神经网络人脸识别人脸检测
一类散焦图像快速复原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图像复原方法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应用价值。现有的散焦图像复原方法研究都针对于具有圆形光圈的光学系统。随着具有可变光圈(一般是正多边形)的光学系统在各行各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这一类散焦图像复原方法的研究变得越发重...
马捷
关键词:散焦模糊点扩散函数图像复原
文献传递
一类离焦虹膜图像复原算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通常,虹膜识别系统中采集设备的景深(Depthof field,DOF)都很小,在采集过程中经常出现离焦现象,理论和实际应用都需要研究这种离焦图像的复原方法.本文研究了一种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为正六边形的示性函数的离焦虹膜图像复原问题.通过分析PSF频域零点的分布规律,从理论上证明了距频域中心最近的第一圈零点的零点定理,证明过程中也提供了计算这些零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这一类离焦图像复原的快速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实时性.
马捷张忠波杨航周春光
关键词:虹膜识别点扩散函数图像复原逆滤波
人脸识别算法在监狱通道管理中的应用
2008年
针对监狱通道管理的特点,将人脸肤色模型、模板匹配及主分量分析等图像处理和统计学习经典算法有效地结合,开发了实时有效的人脸识别算法模块.测试结果及分析表明,该模块在特定应用中对于人脸定位与验证有一定的优越性.
刘淼郭东伟马捷周春光
关键词:人脸识别肤色模型主分量分析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人工神经网络法的应用被引量:12
2006年
设计了实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定标并预测.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构造了三层的神经网络结构,用于解决光谱分析中谱峰重叠严重、噪声较大等问题.在定标样本数量较大的情况下,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和近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优于线形回归法和偏最小二乘方法.
左平马驷良马捷
关键词:光谱分析
基于椭圆模型和神经网络的人脸姿态估计方法被引量:5
2008年
基于椭圆模型和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一种人脸姿态估计方法.先采用椭圆模型对人脸边界进行拟合,确定眼睛和嘴在椭圆中的位置,再应用BP神经网络对位置参数和人脸姿态参数的关系进行学习,从而对人脸姿态进行估计.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对较大范围内的人脸转动进行估计,结果比较准确.
刘淼郭东伟马捷孙浩翔周春光
关键词:人脸姿态估计人工神经网络
一种优化模糊神经网络的多目标微粒群算法被引量:11
2006年
模糊神经网络优化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对模糊神经网络和微粒群算法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微粒群算法·在算法中将网络的精确性和复杂性分别作为目标进行优化,再用一种启发性分量加权均值法来选取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算法能够引导粒子较快地向非劣最优解区域移动并最终获得多个非劣最优解,为模糊神经网络的精确性和复杂性的折中寻优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茶味觉信号识别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马铭周春光张利彪马捷
关键词:模糊神经网络微粒群算法多目标优化
手写数字识别中组合式神经网络的构建方法被引量:11
2009年
将聚类技术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度传播算法和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集成方法应用于手写数字识别问题.先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对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两类特征数据集,再利用Bagging方法分别为这两类特征数据集训练简单的BP神经网络,然后采用相似度传播算法对这些BP神经网络进行聚类,找到作为类簇中心的网络(中心网络),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对所有中心网络的权值进行训练,将中心网络进行加权线性集成作为最终分类器.在标准手写数字数据集MNIST上进行测试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优于单个神经网络的识别率,并兼顾了分类效率.
何东晓周春光刘淼马捷王喆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手写数字识别神经网络集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