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骏
- 作品数:69 被引量:447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在肝内胆管癌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是肝内胆管癌(ICC)中最常见的基因变异之一。在ICC和其他恶性肿瘤中,突变翻译后的IDH酶可产生异常代谢产物羟戊二酸(2-HG),并取代正常代谢产物a酮戊二酸(a-KG),从而抑制多量a-KG依赖的双加氧酶活性,导致细胞分化改变,肿瘤形成。本文对ICC中IDH基因突变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陈骏史炯毛谅仇毓东
- 关键词: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肝内胆管癌
- 射频消融对鼠肝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Ik-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对大鼠肝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k-1(fetal liver kinase 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细胞株构建大鼠肝脏种植瘤模型,肿瘤接种后9-10 d开腹,分为对照组与射频组.治疗后射频组再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于1,3 d处死大鼠取肝脏标本.采用Elivision法对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根据VEGF与Flk-1在胞质内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数,对不同分组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射频后1,3 d组癌旁和残留组织VEGF表达与治疗前癌旁(P=0.014,P=0.013)和肿瘤组织相比(P=0.015,P=0.013),有统计学差异,癌旁组织VEGF表达高于治疗前,而残留组织低于治疗前.射频后1 d Flk-1表达与治疗前癌旁组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8),较治疗前增加.结论:射频对残余肿瘤细胞VEGF表达有抑制作用,但可促进癌旁组织的VEGF表达上调.射频对Flk-1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孔文韬陈骏仇毓东张炜炜
- 关键词:射频肝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胃癌和结肠癌伴小肠系膜规则性转移四例的转移途径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消化道恶性肿瘤伴腹腔肠系膜转移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以往认为腹腔肠系膜转移主要是种植转移所致。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4例胃癌和结肠癌伴小肠系膜规则性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腔肠系膜转移的途径可能是血行转移,其作用远远大于种植转移。
- 蒋松松陈骏陈刚郑黎明张凯
- 关键词:小肠系膜结肠癌胃癌消化道恶性肿瘤系膜转移预后不良
- 19例混合型肝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增强CT表现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增强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增强CT表现。结果男性14例,女5例,平均年龄64.2岁(27-74岁)。CT增强扫描表现为4种不同的强化方式:I型为快进快出型强化(5例);II型为渐进型强化(7例);III型为不均匀持续型强化(3例);IV型为此起彼伏型强化(4例)。肝门部淋巴结转移7例(36.84%)。结论混合型肝癌老年男性多见,以肝门部淋巴结为主要转移途径。不均匀持续型及此起彼伏型的CT强化方式有助于提示诊断。
- 李辉张庆雷刘松伏旭史炯陈骏周正扬何健
- 关键词:肝肿瘤混合型肝癌肝细胞肝癌
- 内皮祖细胞种植支架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评价内皮祖细胞(EPC)种植支架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TIPS)家猪动物模型中减少分流道再狭窄的疗效。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家猪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并构建内皮祖细胞种植支架。15头家猪行TIPS介入手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EPC种植支架组9头(实验组),裸支架组6头(对照组)。术后14d行直接门静脉造影,然后处死动物,作病理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记录分流道狭窄及阻塞率,并用图像处理软件计算TIPS分流道假性内膜厚度及面积。计数资料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计量资料行t检验,作统计学分析。结果15头猪TIPS手术均成功。实验组分流道通畅5头,狭窄2头(狭窄率50%、70%),阻塞2头(共9头)。对照组狭窄1头(狭窄率80%),阻塞5头(共6头)。2组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实验组假性内膜增生的厚度(肝静脉、肝实质、门静脉段)显著小于对照组[分别为(1.0±0.6)、(0.9±0.5)、(1.0±0.4)mm和(1.2±0.4)、(1.3±0.5)、(1.5±0.4)mm,P值均〈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实验组中通畅的分流道有完整的内皮形成;再狭窄分流道的假性内膜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而通畅分流道的假性内膜主要由细胞成分组成。结论体外构建EPC种植支架是可行的,置入后促进了家猪模型TIPS分流道内皮化形成,可以提高分流道的通畅性。
- 石红建滕皋军曹爱红陈骏邓钢
- 关键词:门体分流术干细胞
- 病理医师在Whipple手术中所起的作用
- 2015年
- 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即“Whipple手术”,是普外科最复杂、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均很高的手术。在整个过程中病理医师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指导手术全过程,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外科医师提高诊断准确率、切缘阴性(RO)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随着消化内镜和影像技术的进步,胰胆管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根治术也越来越多。我们复习新近的文献,结合多年临床实践体会,对此作一简述,以促进交流和研究。
- 黄勤陈骏郑金榆谢敏邹晓平
- 关键词:WHIPPLE手术病理医师手术中外科医师影像技术
-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科住院并手术治疗的7例鼻腔、鼻窦及鼻咽部神经鞘瘤的病历、影像及病理切片资料,并随访其预后。结果本组共有7例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的神经鞘瘤,其中鼻腔鼻窦神经鞘瘤5例,鼻咽部神经鞘瘤2例;5例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1例鼻侧切开径路切除,1例经硬腭径路切除;随访6个月至6年,均无功能障碍和复发。结论随着鼻腔内窥镜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对鼻腔鼻窦神经鞘瘤影像学特征的熟悉,鼻腔鼻窦神经鞘瘤多可选择在鼻内镜下手术切除,完整切除后,肿瘤不易复发,受累及的神经无明显功能障碍。
- 戴艳红窦鑫陈骏林川耀后婕李惠魏先梅李嘉怡佘万东
- 关键词:神经鞘瘤鼻腔鼻窦
- 小鼠脾源性内皮祖细胞培养及7.0T磁共振单细胞成像初探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建立一种小鼠脾源性内皮祖细胞的培养方法,探讨7.0T磁共振(7.0TMR)系统对磁标记单细胞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脾脏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得到内皮祖细胞(EPC)。免疫化学、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特性。Fe2O3-PLL标记细胞,普鲁士蓝染色,MTT法评价Fe2O3-PLL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邻菲哕啉法定量分析细胞内铁含量。7.0TMR不同序列体外单细胞成像。结果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培养呈内皮细胞形态,表达EPC表面标志物CD31、CD34、vWF,显示内吞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结合凝集素1(UEA-1)等内皮细胞的功能。MTT检测Fe2O3-PLL标记对细胞增殖活力影响不明显,标记组与未标记组吸光度(A)值比较第4天至第7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4天,t=2.81;第5天,t=-1.87;第6天,t=-0.298;第7天,t=-0.115;P均〉0.05)。磁标记单细胞能够在7.0TMR检测中成像,自旋回波序列(MSME)图像中标记细胞显示灰度高于梯度回波序列(2D-FLASH),MSME序列图像标记细胞平均导致信号缺失体素个数为20.2个,而2D—FLASH序列图像为30.1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P〈0.05)。结论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可诱导分化为EPC。在7.0TMR检测中Fe2O3-PLL标记的EPC能够实现体外单细胞成像。
- 贾振宇陈骏滕皋军
-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培养技术磁共振成像
- 大鼠肝脏种植瘤冷循环射频治疗病理形态学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一种大鼠活体肝脏种植瘤冷循环射频模型的建立方法,观察射频治疗后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40只sD大鼠,首先用walker256瘤株制作大鼠的肝脏种植瘤模型,待成瘤后进行冷循环射频治疗。治疗后分两组,A组观察生存时间,B组分3、7、14d三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肝脏标本,所有标本均采用HE染色,光镜下形态学观察。结果全组成瘤率约80%,射频治疗后大鼠平均生存时间为(16±4)d,肿瘤大小与射频后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r=-0.67,P〈0.05)。早期标本病理切片光镜下可见3个区带即中央坏死区、炎性反应区、毁损旁肝细胞区。随时问推移部分坏死区可逐渐形成液化。结论大鼠肝脏种植瘤冷循环射频模型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肝癌射频实验模型。
- 孔文韬陈骏仇毓东张炜炜
- 关键词:射频肝脏病理学
- 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联合经颈静脉肝活组织检查确诊肝血管肉瘤一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者男,58岁,因反复腹胀2月余于2014年12月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月余因腹胀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外周血PLT计数60×109/L,余正常。ALT51U/L,AST81U/L,GGT175U/L,ALP270U/L·DBil 37.8μmol/L,IBil15.0μmol/L。AFP、凝血功能均未见异常。
- 沈珊珊诸葛宇征张明陈骏余慧萍邹晓平
- 关键词:肝活组织检查肝血管肉瘤颈静脉确诊PLT计数DB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