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骏

作品数:63 被引量:376H指数:9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肺癌
  • 18篇肿瘤
  • 18篇细胞
  • 14篇小细胞
  • 13篇细胞肺癌
  • 13篇小细胞肺癌
  • 11篇化疗
  • 8篇胃癌
  • 8篇免疫
  • 8篇肠道
  • 7篇胃癌组织
  • 7篇菌群
  • 7篇恶性
  • 7篇恶性肿瘤
  • 7篇癌组织
  • 7篇肠道菌
  • 7篇肠道菌群
  • 6篇预后
  • 5篇肿瘤患者
  • 5篇晚期

机构

  • 48篇大连医科大学...
  • 2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3篇陈骏
  • 19篇张阳
  • 10篇李曼
  • 9篇孙秀华
  • 9篇李丹
  • 8篇尹惠敏
  • 7篇孙婧华
  • 7篇刘芳
  • 6篇戴朝霞
  • 6篇龚海燕
  • 6篇陈志盛
  • 5篇张晶
  • 5篇陈晓慧
  • 4篇杨葆华
  • 4篇杨葆华
  • 4篇唐贤芳
  • 4篇刘静
  • 4篇李明
  • 3篇赵丹懿
  • 3篇宋晨

传媒

  • 29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肺癌杂志
  • 3篇第十四届全国...
  • 3篇第五届中国肿...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国抗癌协会...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2篇2014
  • 3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4
  • 3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er-2/Neu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Her-2/Neu在不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Her-2/Neu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术后标本中Her-2/Neu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
张晶孙秀华刘芳李曼陈骏张阳
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2
2012年
评价发生骨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接受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入选107例发生骨转移的NSCLC患者分别接受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结果唑来膦酸在延迟SRE发生方面疗效优于帕米膦酸二钠,伊班膦酸钠未见明显优势;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在延长总生存时间方面优于帕米膦酸二钠,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控制方面三者疗效相当。
李英华王彦李曼陈骏杨慧孙萍张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骨相关事件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帕米膦酸二钠
ERC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ERCC1蛋白在胃癌不同组织类型中表达是否有差异,分析ERCC1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特征及生存的相关性,探讨ERCC1蛋白表达对含铂类辅助化疗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胃癌根治性手术46例患...
王艳波孙秀华李曼陈骏刘芳孙婧华张阳
循环肿瘤DNA靶向基因高通量检测文库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领域,具体涉及以一种循环肿瘤DNA靶向基因高通量检测文库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以肿瘤患者循环体液为生物样本,提取低浓度游离核酸,并以其生物样本的为样品模板,利用多重PCR形式扩增样品模板的靶向基...
李志广马兆奎刘强陈骏吕德康陈志盛张霞张宇
文献传递
155例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首诊临床特征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一线含铂方案治疗后短期内疾病复发进展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一线含铂方案治疗的SCL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疾病复发进展时间将病例分为难治复发组和敏感复发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首诊临床特征。结果相比敏感复发组病例,难治复发组病例更多见于首诊时广泛期、肝转移、骨转移、LDH(乳酸脱氢酶)>300U/L、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65.2ng/mL、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9.9ng/mL的患者。Logistic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广泛期是SCLC一线含铂方案治疗后短期内疾病复发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OR=4.1,[95%CI:1.731-9.740],P=0.001)。结论广泛期是SCLC一线含铂方案治疗后短期内疾病复发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首诊广泛期的SCLC患者,要注意一线含铂方案治疗后疾病短期内复发进展可能。
唐贤芳陈志盛李嘉慧廖若含陈骏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复发
化疗引起的消化道黏膜炎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6年
消化道黏膜炎是化疗常见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在消化道黏膜炎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中,肠道菌群、宿主、肠道微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认识肠道菌群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有助于我们以肠道菌群为靶点,通过干预黏膜炎的病理反应过程,寻找预防和治疗放化疗相关黏膜炎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新方法。
陈晓慧鱼芳陈志盛李明陈骏
关键词:化疗肠道菌群菌群失调
人体肠道菌群与肿瘤微环境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肠道菌群在人体物质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来调节和稳定与宿主之间的共生关系,并且能够影响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细胞在生长、增殖、转移和凋亡过程中所在的一个微观内环境,研究发现TME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和免疫逃逸等多个环节。肠道菌群和TME被认为是调节肿瘤疾病进程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分析了肠道菌群对TME的调节以及两者作用对肿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简要总结肠道菌群通过调节TME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免疫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
孙瑾喆陈骏
关键词:肠道菌群肿瘤微环境免疫治疗肿瘤
DESI2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DESI2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Real-time PCR检测53例肝细胞癌与相应癌旁组织中DESI2 mRNA表达。构建DESI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3-DESI2,转染HepG2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HepG2细胞DESI2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DESI2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下调63.95%。转染DESI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3-DESI2后,HepG2细胞DESI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 DESI2基因在肝细胞癌中表达下调,其表达上调能够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李丹赵丹懿戴朝霞陈骏吴涛
关键词:肝细胞癌HEPG2细胞凋亡
免疫卡控点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近年来化疗、放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均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其5年生存率仍无显著提高。免疫卡控点抑制剂作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以其高效、低毒的特点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目前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蛋白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等免疫卡控点抑制剂的研究均已在肺癌治疗中有序的展开。本文就其研究现状展开综述。
汤姝娴陈骏
关键词:肺癌免疫治疗
UGT1A1基因多态性和肠道菌群紊乱与伊立替康化疗相关性腹泻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6年
腹泻是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研究表明,尿苷二磷酸葡醛酰转移酶1A1(UGT1A1)基因的多态性可能是影响CPT-11化疗后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其中UGT1A1*28是研究最为广泛的基因位点。另一方面,近年来有研究报道,CPT-11化疗后腹泻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尤其与产β-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的细菌增多有关。本文就这两大方面对CPT-11化疗相关性腹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鱼芳陈晓慧陈志盛李明陈骏
关键词:伊立替康化疗相关性腹泻UGT1A1肠道菌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