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茜
-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颈动脉内膜厚度与缺血性卒中关系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辛克北杨茜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预后与高压氧疗程的相关性被引量:14
- 2006年
- 李彩霞李青杨茜
-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迟发性脑病
- 颈动脉内膜厚度与动脉血压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血压、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采用血管外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并测量动脉血压,检验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糖。结果①高血压组较血压正常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年龄、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血糖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按脉压(PP)40~60mmHg(1mmHg=0·133kPa)及60~100mmHg分成两组,脉压大的患者比脉压小的IMT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IMT可作为评价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的无创性敏感性指标。
- 杨茜魏海东
- 关键词:脑梗死血压内中膜厚度
-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急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对6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和37例正常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脑卒中急性期D-二聚体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升高,恢复期下降,急性期和恢复期比较有显著差异,而脑出血(CH)急性期和脑梗死(CI)急性期间比较D-二聚体的差异不显著。结论提示CH和CI是高凝状态的两种不同表现,即使是CH也不是原发或继发的纤溶亢进所致,而是高凝造成的血管硬化破裂所致,血浆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急性脑卒中病程判定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 杨茜黄黛
- 关键词:脑出血脑梗死D-二聚体
- 急性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5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李彩霞杨茜杨晓阳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动态变化意义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纤维蛋白原(FbG)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经CT诊断发病24h内入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动态观察发病后ld、3d、7d、14d及21d外周血FbG,比较4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与23例无脑血管痉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FbG动态变化。结果出现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发病后3d、7d、14dFbG均明显升高(P<0.001),21d时恢复正常(P>0.05),且发病后3d、7d、14d、2ldFbG均显著高于无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患者(P<0.01);无脑血管痉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后7dFbG明显升高(P<0.001),14d恢复正常(P>0.05),21d时低于正常(P<0.001)。结论动态检测血浆FbG水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杨茜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纤维蛋白原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脂肪肝临床特点观察
- 2007年
- 杨茜
- 关键词:糖尿病
- 冠状动脉狭窄与胆红素水平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6例冠状动脉造影中度以上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明显降低,对照组均正常。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呈负相关。
- 辛克北杨茜
- 脑脉泰胶囊对缺血性卒中病人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脑脉泰胶囊对缺血性卒中病人血脂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CT/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87例缺血性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病人均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血脂检测,并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脂水平、NIHSS评分及ADL能力评分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脑脉泰胶囊有助于降低缺血性卒中病人血脂水平,改善其神经功能及ADL,提高临床疗效。
- 杨茜黄黛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高脂血症神经功能脑脉泰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