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
- 作品数:45 被引量:29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胆道载药支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胆道载药支架,本体为由内管及外管组成的双层管状结构,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间隙并形成夹层腔体,所述夹层腔体内沿本体的轴向设有若干隔断,使所述夹层腔体形成若干管腔;所述若干管腔中至...
- 朱斌张永杰谈冶雄潘亚敏董立巍
- 文献传递
- 红外光谱法鉴别白念珠菌耐药菌株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分别考察了不同菌种与菌株、耐药型与敏感型菌株的红外光谱的特点 ,以探索鉴别耐药真菌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新型隐球菌与白念珠菌呈现较明显的光谱差异 ;白念珠菌的耐药型与敏感型菌株之间的光谱差异较小 ,但仍能用于初步鉴别。提示红外光谱法可以用于不同菌种与菌株、耐药型与敏感型菌株的快速。
- 陆峰徐铮林培英卢伟朱斌刘洪涛
- 关键词:红外光谱法白念珠菌药物耐受性
-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细胞周期G1期相关基因Cyclin D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被引量:16
- 1999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CyclinD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p53基因、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探讨其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定量DNA图像分析的方法,检测CyclinD1、P53基因在32例HCC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过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71.8%,23/32对0%,0/32;P<0.01)。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HCC的P53基因表型状况及其它临床病理学指标无关。HCC中S期细胞比例在不同cyclinD1蛋白水平的HCC中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yclinD1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发展。cyclinD1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可作为HCC的辅助病理学诊断指标之一。
- 朱斌姚晓平杨甲梅丛文铭
- 关键词:肝细胞癌CYCLIND1P53
- 注射用青霉素钠品质参数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被引量:11
- 2003年
- 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注射用青霉素钠含量、水分和 p H等品质参数的方法。结果表明 ,校正方程的各项指标均较优 ,3项指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7%、99.8%、99.6 % ,RSD分别为 1.5 %、0 .9%、1.3%。
- 张中湖张敬贤朱斌陆峰
-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注射用青霉素钠水分PH
-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甘西鼠尾草药材及总酚酸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含量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甘西鼠尾草药材及总酚酸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设立校正样品集与测试样品集,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测试样品样品集进行预测。结果:迷迭香酸:校正样品集的最佳主成分数Rank=12,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0.129、决定系数R^2=99.95。丹酚酸B:校正样品集的最佳主成分数Rank=9,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0.426、决定系数R^2=99.26。结论: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甘西鼠尾草药材及总酚酸提取物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简明、方便快捷、数据准确,适用于大量、快速、方便的药材质量鉴定。
- 朱斌杨阳蒋平
-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甘西鼠尾草迷迭香酸丹酚酸B
-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定量模型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以西咪替丁为样本考查定量模型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在淀粉辅料中掺入不等量西咪替丁(含量范围为40%~80%),建立校正样品组,采集近红外光谱,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改变激光波长及光圈采集光谱建立预测样品组并进行预测,以考查模型的稳定性.结果校正样品决定系数(R2)=99.77;对照品:波长漂移4cm-1时的决定系数(R2)=99.86;波长漂移8cm-1时的决定系数(R2)=99.76;在poly光圈下的决定系数(R2)=99.81.结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模型相对稳定,为模型转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朱斌史勇马淑艳刘荔荔
- 关键词: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西咪替丁
- 养胃颗粒灌胃给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通过养胃颗粒灌胃给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实验技术指导原则,将小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养胃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禁食不禁水12 h后,养胃颗粒组将养胃颗粒以最大浓度(2.1 g·ml-1),最大体积[0.4 ml·(10 g)-1]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以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连续14d观察小鼠体质量,行为活动以及死亡情况。14 d后处死所有小鼠,观察小鼠心、肝、肾、脑等脏器是否正常。结果养胃颗粒组小鼠无1例死亡,与对照组比较,养胃颗粒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和进食量无显著差异,行为活动无异常。尸解后未见养胃颗粒组小鼠的脏器异常。结论养胃颗粒对小鼠急性毒性甚低,在规定剂量下服用安全可靠。
- 蒋平杨阳孙阳朱斌
- 关键词:养胃颗粒急性毒性小鼠
- 褶合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的研究
-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采用近红外光谱手段,建立能够标示中药特性的指纹图谱技术,为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采集中药的光谱信号,结合有"数学显微镜"美誉的小波变换技术,对光谱信号进行数据挖掘,捕捉和研究物质对光吸收...
- 吴玉田李熠明柴逸峰朱臻宇范国荣陆峰亓云鹏肖杰刘荔荔朱斌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中药鉴别指纹图谱
- 文献传递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花椒药材鉴别中的研究被引量:20
- 2003年
- 本实验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定性鉴别花椒属生药材。结果显示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不同产地的花椒药材 ,且与经典形态分类学结果基本一致 ,是一种快速、简便。
- 林培英陶朝阳朱斌陆峰
- 关键词:花椒药材鉴别聚类分析
- 某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本院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本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08~2013—08本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及用药日均费用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并分析。结果本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涉及8类11品种,以注射剂型为主,各类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及用药日均费用各不相同,排序比在0.5—2.0之间。结论本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监管,防止滥用。
- 蒋平陈晓朱斌
- 关键词: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