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飞
- 作品数:34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生态混凝土在地铁站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地铁站建设是我国各大城市都在关注的重点项目,面对目前工程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生态节能的要求,生态混凝土的运用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对生态混凝土的种类进行分析,明确其良好性能与地铁设计的匹配程度,探讨不同特性的生态混凝土在地铁站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应用,并列举出植被覆盖与吸音降噪等两种生态混凝土的具体应用措施,以期为建设更加生态、友好、宜人的地铁站建筑的空间环境提供策略建议。
- 郭建民赵鹏飞李一凡于浩
- 关键词:地铁站生态混凝土空间环境绿色环保
- 鲁运河沿岸传统民居初探--以临清传统民居为例
- 临清位于鲁运河北口,其变迁发展与运河的命运休戚相关,城内大量遗存的明清时期的街巷、民居大都依运河走势而建,布局、形制均富时代特色。
- 赵鹏飞宋昆
- 关键词:街巷传统民居
- 在地语境下的沂蒙红嫂纪念馆建筑设计被引量:9
- 2020年
- 乡村红色建筑所表达出的在地性,能够有效烘托红色文化的象征意义和内涵特征。通过对乡村红色建筑在地设计观的分析阐述,结合沂蒙红嫂纪念馆建筑设计的详细介绍,对该项目在地特性的三个方面——地形地貌的在地诠释、人文历史的在地转译、建造技术的在地利用进行了解读,以期为新时代乡村红色展陈建筑的创作提供参考。
- 赵鹏飞王甜张冰王燕贞
- 关键词:红色文化
- 清水混凝土在地铁交通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从地铁建筑空间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清水混凝土的材料特征,提出了清水混凝土在地铁交通建筑中的基本设计要素与应用策略,结合济南地铁1号线创新谷站、赵营站和青岛13号地铁线灵山卫站等实际案例,说明清水混凝土与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相契合,装饰效果良好。
- 赵鹏飞任爽爽张同杰
-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室内空间设计
- 基于空间句法的济宁历史城区空间形态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文章旨在探索济宁历史城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并提出可能的更新方式。研究基于济宁市历史城区的现状及发展过程,围绕历史城区更新与保护的方式方法,针对历史城区中的空间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空间句法对历史城区的定量分析,得出了济宁历史城区中各道路空间的特点,结果表明济宁市历史城区的空间特征具有一定优势,针对得出的空间特征,以城区中的两处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提出了适用于济宁历史城区的更新与保护策略。
- 杜兴科赵静好赵鹏飞安清华
-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句法
- 从以官式建筑为蓝本到以传统民居为源泉--中国立基传统文化建筑潮流的历史转向
- 传统建筑文化的现代继承与本土文化的表达,是贯穿20世纪中国建筑历史的一种建筑思潮,进入20世纪90年代,"地域性"和"地域主义"取代"民族性"与"民族...
- 刘甦邓庆坦赵鹏飞高宜生
- 关键词:宏伟叙事
- “此地”与“异地”--两座红色文化纪念馆的地域性表达被引量:1
- 2023年
- 红色文化纪念馆是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发扬革命精神而建设的纪念性展示建筑。红色文化地域性表达的本质是将历史事件发生地的特质内化于设计概念,以红色文化纪念馆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记忆枢纽,无论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在“此地”或“异地”,都需要通过对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使观者触景生情、身临其境地体会红色文化内涵。以沂蒙红嫂纪念馆与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为例,从场所环境、历史场景、地方技艺以及地域元素、叙事情节、空间情境等方面,对两座不同地域特征的红色文化纪念馆建筑进行解读,为新时代的红色文化纪念馆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 赵鹏飞王燕贞王润政张冰
- 关键词:地域性红色文化
- 空间多义性视角下乡村公共空间可持续更新——以朱家林村为例
- 2024年
-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推进,人们对乡村公共空间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并趋向多样化,乡村公共空间的更新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本研究从空间多义性的视角下找寻乡村公共空间持续性更新的回应,基于朱家林村的发展背景,从居住功能和附属功能、周边环境的作用方式及相互关系出发,分析朱家林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需求,以空间多义性的模糊性、过程性、关系性设计原则为理论基础,进而提出了边界消隐、弹性预留和功能融合三种更新策略,为当代乡村公共空间可持续更新提供新的理解视角,助力实现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促进乡村建设发展。
- 刘健赵静好赵鹏飞陈嘉贝刘杨杨
- 关键词:乡村公共空间
- 中国近代建筑史起始期考辨——20世纪初清末政治变革与建筑体系整体变迁被引量:3
- 2010年
- 既有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囿于通史分期模式,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作为近代建筑历史的起点。文章拟从传统建筑体系的整体断裂、新式建筑教育的初兴与新型建筑师的出现、城市的早期现代化改造三个方面,阐述了清末"新政"与"立宪"时期中国建筑体系发生的整体性变迁,结果表明,中国古代建筑史与近代建筑史的真正分界点不在1840年而在1900年代。
- 邓庆坦辛同升赵鹏飞
- 关键词:中国近代建筑史通史
- 山东运河传统民居研究--以临清传统店铺民居和大院民居为例被引量:5
- 2012年
- 对山东运河城市——临清的历史沿革和整体布局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传统店铺民居和大院民居这两种因运河而生的传统民居遗存的布局、形制、院落空间以及建筑风格特点。
- 赵鹏飞宋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