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晓
- 作品数:90 被引量:3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10例DVT患者 ,使用进口钛质滤器 ,经股静脉或颈静脉途径置入下腔静脉 ,随访 8~ 2 0个月。结果 :10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肺动脉栓塞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方法简单 ,安全 ;可有效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 覃晓彭民浩黎乐群覃忠张剑锋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滤器适应症
- 改良T分期应用于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评价改良T分期用于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与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7年9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改良T一分期标准分期;采用x^2检验、Logrank及Breslow检验评析不同分期的切除率、根治性切除率、联合肝叶及门静脉部分切除率、较低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率与生存率差异。结果T1、T2、T3期分别有43、37、18例,切除率为65%、40%、11%,根治性切除率为46%、21%、0,均随T分期升高而下降(前者X^2=15,P〈0.01;后者x^2=14,P〈0.01);T1与T2期切除病例中分别有60%与73%联合肝叶切除(x^2=0.6,P〉0.05)、3%与33%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x^2=4,P〈0.05)、71%与40%较低分化类型(x^2=4,P〈0.05)、50%与40%淋巴结转移(x^2=0.4,P〉0.05);T1与T2期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0%、18%与43%、11%、0%,而T3期1、2年生存率依次为12%、0,T1与T2期显著高于T3期(T1与T3:Log rank x^2=14,Breslow x^2=12,P〈0.01;T2与T3:Logrank x^2=6,Breslow X^2=4,P〈0.05),T1与1、2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2,Breslow X^2=1,P值均〉0.05)。结论改良T分期有较好的术前评估作用;但仍需阐明其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 彭宁福黎乐群彭民浩覃晓陈希刚肖开银彭涛覃忠陈滨
- 关键词:胆管上皮癌肿瘤分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12年
-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胆道手术数量的不断增加,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高。如何正确处理医源性胆管损伤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2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其治疗经验。
- 郭思恩覃晓
- 关键词:医源性胆管损伤腹腔镜技术临床医师发生率伤患者
- 腔内超声溶栓治疗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应用Acolysis血栓超声消融仪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进行治疗 ,评价其疗效。方法 :8例患者共 8条肢体均经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 ,其中ASO 5例 ,TAO 3例 ,病程在 15天至 3年。在DSA下用Acolysis血栓消融仪行腔内溶栓治疗。配合抗凝 ,祛聚 ,扩张血管等治疗。多普勒超声随访。结果 :10条闭塞的动静脉管腔均经一次治疗后再通 ,随访 6个月 ,1例TAO肢体因动脉再次闭塞而被截肢 ,其余 7例血管保持通畅 ,有效率达 87 5 %。结论 :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 ,可以有效地消融外周动静脉的陈旧性血栓和斑块 ,重新恢复闭塞血管的血流 ,从而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
- 覃晓彭民浩黎乐群覃忠张剑锋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强力霉素在动脉钙化中的作用及意义
- 2009年
- 张成超覃晓
- 关键词:血管钙化转化生长因子Β强力霉素
- 非根治性肝切除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其与肿瘤组织VEGF表达的关系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非根治性肝切除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其与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 32例肝癌患者均行非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服用索拉非尼,观察近期疗效。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癌组织VEGF的表达,评价肝癌疗效与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术后转移复发24例(75.0%),死亡12例(37.5%),存活20例;复发时间为(8.33±3.9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19.5个月。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24例(75.0%),阴性表达8例(25.0%),VEGF阳性组与VEGF阴性组的中位OS分别为17.02和20.17个月,两组中位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复发组患者中VEGF阳性表达20例(83.3%),8例未复发组患者VEGF阳性表达4例(50.0%),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的VEGF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根治性肝切除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癌有一定疗效,其效果与肿瘤组织VEGF表达无关联。
- 叶新平苏智雄尚丽明李佳梅彭宁朱广志苏浩覃晓彭涛
- 关键词: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特点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特点。方法选取106例2009年5—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肝癌患者治疗前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水湿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8种证型分布,分别对各证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证候量化评分。结果治疗前106例患者共出现8种单证,共计412例次,证型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证(92例,86.8%)、实热证(73例,68.9%),气滞证(62例,58.5%)、气虚证(62例,58.5%)、阴虚证(60例,56.6%)、血虚证(30例,28.3%)、阳虚证(18例,17.0%)、水湿证(15例,14.2%)。治疗后共出现456例次,其中证型比例由高至低为:血瘀证(89例,84.0%)、气虚证(87例,82.1%)、实热证(85例,80.2%)、气滞证(52例,49.1%)、阴虚证(49例,46.2%)、血虚证(42例,39.6%)、阳虚证(32例,30.2%)、水湿证(20例,18.9%)。治疗后气虚证、阳虚证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前后其他证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量化积分最高的两个证型是血瘀证、气滞证;治疗后量化积分最高的两个证型是血瘀证、气虚证。治疗后气滞证积分降低,实热证、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积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治疗需重视理气清热、益气化瘀;TACE治疗后辨证论治应同时重视清热益气补血,兼顾温阳。
- 张院辉覃晓徐静孙振郎庆波岳小强翟笑枫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证候特点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出血(附2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1年
- 近年来,随着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应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脏损伤出血已成为治疗其大部分病例的重要手段。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10年12月应用肾动脉超选择栓塞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出血2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郭思恩覃晓
- 关键词: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出血肾动脉
- 巨大肝癌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 1998年
- 目的:旨在了解巨大肝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调查92例巨大肝癌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手术切除、姑息性治疗和TAE三组,统计治疗后的疗效。采用寿命表法对三组的生存率作比较分析。结果:1、2、3年生存率,手术切除组分别为60%、42.86%和33.34%;TAE组分别为53.62%、28.60%和4.77%;姑息性治疗组分别为25.28%、8.43%和0%。结论:手术切除疗效优于TAE和姑息性治疗。
- 廖清华梁水庭覃晓
- 关键词:肝肿瘤栓塞术经动脉栓塞生存率
- 155例外周及中央型肝癌切除术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评价不同部位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术后的疗效 ,探讨中央型肝癌的治疗方案。方法 本文对我科 80例外周型肝癌及 75例中央型肝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外周型及中央型的 1、3、5、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76 .3%、5 2 .6 %、4 2 .1 %和 75 %、4 4 .2 %、2 6 .9%、3.8% ,差异显著。结论 外周型肝癌手术切除疗效良好 。
- 梁水庭彭民浩黎乐群覃晓周惠森覃忠
- 关键词:肝癌外周型中央型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