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肾小球
  • 6篇肾炎
  • 6篇慢性肾小球
  • 5篇血浆
  • 5篇肾病
  • 5篇肾功能
  • 5篇肾小球肾炎
  • 4篇蛋白
  • 4篇慢性
  • 4篇慢性肾小球肾...
  • 3篇调节蛋白
  • 3篇诊治
  • 3篇肾脏
  • 2篇血管
  • 2篇血浆凝血酶
  • 2篇血浆凝血酶调...
  • 2篇血清
  • 2篇血透
  • 2篇血压
  • 2篇血液

机构

  • 24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杭州市第一人...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作者

  • 27篇沈汉超
  • 4篇林斐莉
  • 3篇贾金康
  • 3篇卢兴国
  • 3篇沈晓刚
  • 2篇胡颖
  • 2篇童杰峰
  • 2篇郦美根
  • 2篇陈佳兮
  • 2篇徐根波
  • 2篇朱斌
  • 2篇张茂
  • 2篇方一卿
  • 2篇张佩利
  • 2篇梁华
  • 2篇赵宁
  • 2篇周佩苏
  • 2篇郦国瑛
  • 2篇王鸣
  • 2篇张强

传媒

  • 4篇浙江医学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健康博览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国外医学(泌...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肾病诊治进展被引量:11
2002年
沈汉超
关键词:高血压肾病
膜性肾病患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患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分析56例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对比伴FSGS改变组与无FSGS痛变组(IGMN组)在临床表现、病理改变以及预后间的差异。结果13例伴FSGS样改变组确诊时高血压发生率为69.2%,较IGMN组的32.6%差异有显著性(X^2=5.547,P=0.019);尽管2组间肾病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FSGS组蛋白尿水平较IGMN组显著增高[(9.144±4.34)S/24h、(7.43±3.9)g/24h,P〈0.05],2组血肌酐水平及镜下血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FSGS组肾小球指数为2.34±1.23,间质指数为2.12±0.98。间质纤维化发生率分布为84.6%.较IGMN组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2组肾脏存活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膜性肾痛患者常常伴有FSGS样改变,其高血压发生率高,蛋白尿水平高。病理损害更严重,肾存活率低。
杜勇胡颖邹庆玲梁华沈汉超
关键词:原发性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预后
1α(OH)D_3口服冲击治疗尿毒症血透患者肾性骨病的观察
2001年
贾金康沈汉超周佩苏陈丽琼郦国瑛
关键词:尿毒症肾性骨病冲击疗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发肾小管酸中毒及肾性骨病一例被引量:1
2005年
我们曾收治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Ⅰ型肾小管酸中毒(RTA)及多发病理性骨折,报道如下。患者,女,30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眼干,后渐出现口腔多发龋齿和间歇性双侧腮腺肿大,被诊为“腮腺炎”,经治疗后未见好转。2年前先后出现左、右侧大腿根部持续性刺痛,站立或行走困难,伴有全身乏力,小便增多。于当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低钾血症,静脉补钾治疗后,乏力好转但仍有大腿根部疼痛。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在我院神经内科诊为“肾小管酸中毒”转入我科。
沈晓刚沈汉超
关键词:肾小管酸中毒肾性骨病静脉补钾全身乏力病理性骨折
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PTM)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979例PTM,并以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对照组PTM(20.40±7.72)μg/L,无性别和年龄差异。疾病组PTM水平,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肾功能衰竭(CRF)高于无CRF,败血症高于非败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F)高于无MOF,均为P<0.01;分别以>70、>50和>40μg/L为标准,预示CRF、败血症和MOF的灵敏度为85.7%、86.6%和77.8%,特异性为82.4%、89.5%和77.3%,阳性预示值为77.8%、76.5%和73.7%。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尿蛋白阳性组PTM高于阴性组;糖尿病并发症高于无并发症,微血管病变高于大血管病变(均P<0.01);以PTM高于正常上限值为标准,预示SLE尿蛋白阳性临床肾损害、糖尿病并发症和微血管病变的灵敏度为77.8%、53.4%和71.2%,特异性为92.3%、97.1%和97.1%,阳性预示值为93.3%、98.6%和97.9%。急性白血病(AL)和多发性骨髓瘤(MM)初诊时PTM升高,两病并发肾衰时极度升高(P<0.01)。动态检测多发伤、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AL和MM化疗前后、癌症术前后PTM与病情变化相关。分析微血管病变疾病PTM高于大血管病变疾病(P<0.01),以高于正常上限值(35.54μg/L)为标准,预示微血管病变灵敏度为77.7%、特异性71.2%,阳性预示值75.6%。结论:PTM是评估微血管病变疾病的良好指标,也是预警或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其演变或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卢兴国童杰峰张强张茂沈汉超傅国胜陈焰张佩利曹越兰束美宝徐根波
关键词:凝血酶调节蛋白血管疾病
阿昔洛韦致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3例阿昔洛韦诱导的ARF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组织活检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①3例均为中年患者,平均年龄51.6岁,2例患者在用药24h内起病;②临床表现不典型,仅1例以少尿为主要表现,2例伴有明显的腰痛,3例均无蛋白尿和镜下血尿;平均血肌酐水平385μmol/L;③3例均行肾图检查,均提示C段排泄延缓,1例肾组织活检提示部分肾小管扩张,肾小管内可见晶体样物质,伴肾间质明显水肿。④全部患者均予以利尿、护肾等常规对症处理,肾功能于3~11d内完全缓解。结论阿昔洛韦导致的ARF以肾小管内梗阻为主要病理机制,腰痛是其突出的临床特征,患者多呈良性经过,预后佳,规范用药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杜勇贾金康梁华沈汉超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分析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9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赵宁沈汉超费晓王鸣郦美根潘恬
关键词:妊娠急性脂肪肝血液滤过治疗血浆置换PREGNANCY母婴病死率多系统损害
慢性肾小球疾病血浆和尿血栓调节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998年
目的:研究慢性肾小球疾病的血浆和尿血栓调节蛋白(PTM和UTM)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PTM和UTM。结果:105例PTM水平中慢性肾小球肾炎(CGN,35.21±16.06μg/L)高于健康对照组(20.21±7.04μg/L),肾病综合征(NS,71.08±42.41μg/L)和慢性肾功能衰竭(CRF,126.21±60.39μg/L)又依次递增,疾病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91例UTM结果相反,CGN(253.68±126.67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350.10±108.47μg/L),NS(159.23±86.93μg/L)和CR(93.08±61.82μg/L)又依次递增,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发现PTM与BUN、Scr、血和尿β_2MG呈正相关(r=0.5926、0.478、0.5559和0.4409,P均<0.01),与Ccr呈负相关(r=0.6143,P<0.001);UTM与Ccr呈正相关(r=0.6988),与BUN、Scr和血β_2MG呈负相关(r=-0.5039、-0.3888、-0.6020,P均<0.05)。结论慢性肾小球疾病存在PTM和UTM的明显异常,并随疾病的严重度而PTM递增,DTM递减,认为检测TM可作为肾小球血管内皮损伤的敏感指标、并可判断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
卢兴国沈汉超陈佳兮刘长生贾金康
关键词: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
86例无症状性镜下血尿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吕忠民林斐莉沈汉超
关键词:血尿泌尿系统病理检查
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检测的临床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探讨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PTM)检测的临床价值,用ELISA法测定979例患者的PTM,并选择6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对照组PTM水平为20.40±7.72μg/L,无性别和年龄差异。在疾病组中,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肾功能衰竭(CRF)组PTM水平高于无CRF组,败血症组PTM水平高于非败血症组,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组PTM水平高于无MOF组(P<0.01);以>70、>50和>40μg/L为标准,分别预示CRF、败血症和MOF的灵敏度为85.7%、86.6%和77.8%,特异性为82.4%、89.5%和77.3%,阳性预示值为77.8%、76.5%和73.7%。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尿蛋白阳性组PTM水平高于阴性组;糖尿病并发症组的PTM水平高于无并发症组,并发微血管病变组的PTM水平高于大血管病变组(P均<0.01);以PTM高于正常上限值(>35.54μg/L)为标准,预示SLE尿蛋白阳性临床肾损害、糖尿病并发症和微血管病变的灵敏度为77.8%、53.4%和71.2%,特异性为92.3%、97.1%和97.1%,阳性预示值为93.3%、98.6%和97.9%。急性白血病(AL)和多发性骨髓瘤(MM)初诊时PTM升高,两病并发肾衰时极度升高(P<0.01)。动态检测多发伤、脑卒中急性期和恢复期、AL和MM化疗前后、癌症术前后PTM水平与病情变化相关。以微血管病变为主要疾病的PTM水平高于大血管病变疾病(P<0.01),以高于正常上限值为标准,微血管病变疾病的灵敏度为77.7%、特异性71.2%,阳性预示值75.6%。结论:PTM水平是评估微血管病变疾病的良好指标,也是预警或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其演变或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
卢兴国童杰峰张强张茂沈汉超张佩利曹越兰徐根波龚旭波
关键词: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