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清
  • 4篇血压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高血压
  • 4篇高血压
  • 3篇动脉
  • 3篇心肌
  • 3篇原发性高血压...
  • 3篇中膜
  • 3篇中膜厚度
  • 3篇细胞
  • 3篇高血压患者
  • 3篇骨髓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反应蛋白
  • 3篇干细胞
  • 3篇高敏
  • 3篇C反应蛋白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机构

  • 1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唐山市丰润区...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市丰润区...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4篇张金凤
  • 5篇张宇
  • 4篇李占清
  • 3篇石惠荣
  • 3篇刘志勇
  • 3篇王国臣
  • 3篇郭启仓
  • 2篇张文杰
  • 2篇李雪梅
  • 2篇郭阳
  • 1篇孙咏梅
  • 1篇刘晓霞
  • 1篇李峰
  • 1篇陈国生
  • 1篇李敬
  • 1篇代小菊
  • 1篇孙冬梅
  • 1篇霍建民
  • 1篇徐子平
  • 1篇王晓丽

传媒

  • 3篇临床荟萃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和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①目的 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和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条件。②方法 取兔股骨骨髓 ,利用密度为 1 .0 73g/mL的Percoll分离骨髓细胞 ,以含 1 0 %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与扩增骨髓间质干细胞。取第二代和第三代的骨髓间质干细胞 ,以含有不同浓度的 5 -氮杂胞苷诱导培养基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③结果 诱导后的细胞呈现典型的心肌细胞样改变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其α -横纹肌动蛋白阳性。④结论 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
郭启仓李占清刘志勇张宇张金凤王国臣
关键词:骨髓心肌细胞
骨保护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刘晓霞张金凤
关键词:骨保护蛋白心血管疾病疾病关系调节免疫系统血管钙化生理学作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对心功能的影响
2003年
目的:观察自体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成年兔急性梗死心肌组织内的生长、发育、分化过程和其与宿主心肌组织的相互作用,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兔股骨骨髓,利用密度为1.073g/ml的:Percoll分离骨髓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培养、扩增MSCs。将培养的MSCs,经BrdU标记后,直接注入成年兔的急性梗死心肌组织内(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同时建立对照组。4周后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和α-横纹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用超声检测室壁运动和心功能改变。结果:细胞移植4周后,可以在缺血心肌内找到BrdU标记的移植细胞。其中有一部分细胞已经与宿主心肌细胞形成连接并分化为具有典型的肌小节和表达α-横纹肌动蛋白阳性的心肌细胞样的横纹肌细胞,其排列方向与宿主心肌肌纤维方向平行,与对照组相比,心功能改善(P<0.05)。结论:移植自体骨髓MSCs在急性梗死肌内可以继续生长、发育和分化,逐渐分化为心肌细胞取代疤痕组织,改善心肌功能。
张宇郭启仓刘志勇李占清张金凤孙冬梅王国臣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分化动物实验
症状不典型的心脏穿透伤2例报告
1998年
张宇张金凤李占清郭阳陈国生
关键词:心脏穿透伤症状病例报告
全文增补中
心、肺、脑复苏的临床体会(附长期存活5例报告)
2000年
张金凤张宇郭阳吕香兰
关键词:心脏复苏脑复苏
小儿咽喉拭细菌L型感染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1995年
小儿咽喉拭细菌L型感染40例临床分析063000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张金凤,李峰我院自1992年8月~1994年12月咽喉拭细菌L型培养,笔者统计70例反复呼吸系统感染者,其中有40例为细菌L型变异,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女18...
张金凤李峰
关键词:儿童L型菌药敏试验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3例正常健康查体者,前者根据血压的不同分为3个亚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血压测量,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管腔内径和斑块厚度、性质、数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膜中膜厚度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内膜中膜厚度在1级与2、3级高血压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2、3级高血压之间比较无差异显著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在3级与1、2级高血压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1、2级高血压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内膜中膜厚度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8,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膜中膜厚度和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作用值得关注。
李雪梅石惠荣冯玉平王淑花罗淑荣张金凤张文杰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内膜中膜厚度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与干扰素-γ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与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IFN)-γ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治疗前后血清IL-4和IFN-γ水平,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心力衰竭组中,心功能Ⅰ~Ⅱ级17例,心功能Ⅲ~Ⅳ级23例,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差异.结果 心力衰竭组治疗前血清IL-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心力衰竭组治疗前IFN-γ水平[(8.30±2.22)n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94±1.05)ng/L](P<0.01),治疗后IFN-γ水平[(5.22±1.83)ng/L]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心力衰竭组中,心功能Ⅰ~Ⅱ级者与心功能Ⅲ~Ⅳ级者血清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Ⅰ~Ⅱ级者IFN-γ水平[(6.04±0.98)ng/L]显著低于心功能Ⅲ~Ⅳ级者[(9.96±1.09)ng/L](P<0.01).结论 IFN-γ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过程明显相关,IL-4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李敬张金凤
关键词:心肌疾病心力衰竭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类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石惠荣张金凤张文杰
关键词:高血压动脉硬化炎症C反应蛋白质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6年
石惠荣张金凤张文杰孙咏梅
关键词:动脉硬化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