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艳宁

作品数:47 被引量:298H指数:11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矿床
  • 19篇
  • 15篇钍矿
  • 12篇成矿
  • 10篇地质
  • 10篇钍矿床
  • 10篇矿田
  • 10篇矿物
  • 10篇
  • 7篇铀矿
  • 7篇相山矿田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野外
  • 6篇野外地质
  • 6篇青藏高原
  • 6篇隆升
  • 5篇新生代
  • 5篇青藏
  • 4篇地质调查

机构

  • 40篇核工业北京地...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作者

  • 47篇孟艳宁
  • 17篇陈金勇
  • 8篇王生云
  • 7篇王国灿
  • 6篇曹凯
  • 6篇钟军
  • 5篇张克信
  • 5篇王岸
  • 4篇何德宝
  • 3篇王凤岗
  • 3篇陈东欢
  • 3篇徐亚东
  • 2篇陈璋如
  • 2篇周万蓬
  • 2篇孙远强
  • 2篇邱林飞
  • 2篇刘正义
  • 2篇惠小朝
  • 2篇张斌
  • 2篇顾大钊

传媒

  • 3篇地球科学(中...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地质论评
  • 2篇矿床地质
  • 2篇铀矿地质
  • 2篇世界核地质科...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阶段的时空格局被引量:51
2011年
青藏高原不同部位低温热年代学记录、沉积记录和构造变形记录揭示出存在60~35,25~17,12~8Ma(藏南17~12Ma)和大约5Ma以来4个主要强构造隆升剥露阶段.除了藏南地区在17~12Ma发生藏南拆离系的活动及其所控制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基底岩系的快速抬升剥露这一特殊情况外,青藏高原不同地区主要强构造隆升剥露阶段具有准同时性.几个强隆升剥露阶段对应于几个强构造变形活动时期,反映隆升剥露主要受构造动力控制.新生代以砾岩为代表的粗碎屑物的分布、前陆盆地或走滑拉分盆地的分布及其沉积充填、角度不整合的发育和地层间断缺失,以及受断裂控制的盆山地貌变迁和高原扩展与青藏高原几个强构造抬升剥露阶段也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本文还讨论了青藏高原作为地表隆升的高原形成过程,揭示高原的形成是随时间演变不断扩展的过程.
王国灿曹凯张克信王岸刘超孟艳宁徐亚东
关键词:青藏高原新生代
一种针对热液型钍矿床成矿模式构建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核地质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针对热液型钍矿床成矿模式构建的方法,包括:步骤1、已知热液型钍矿床现有勘查及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步骤2、分析确定已知热液型钍矿床成矿的基本要素;步骤3、对已知热液型钍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
孟艳宁范洪海陈金勇
一种测试晶质铀矿形成年龄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铀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晶质铀矿形成年龄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充分发挥LA-ICP-MS的先进技术手段在确定铀矿床年龄及分析成矿演化的作用,从复杂的地质现象中分解出各个成矿期次...
陈金勇范洪海顾大钊孟艳宁王生云
文献传递
相山矿田西部铀钍矿床成矿热液的性质——来自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本文对相山矿田西部铀钍矿床矿前期石英及成矿期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激光拉曼测定的成分特征显示,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主要为N、CH、H、CO等代表地幔物质的气体。将相山西部矿床石英及萤石中的显微测温数据综合对比得出:...
孟艳宁范洪海王凤岗何德宝
关键词:地幔流体相山矿田
文献传递
一种确定钍矿床成矿年代学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钍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钍矿床成矿年代学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钍矿床原位微区定年的技术方法,充分发挥LA‑ICP‑MS的先进技术手段在确定钍矿床年龄及分析成矿演化的作用,从复杂的地质现象中...
陈金勇范洪海纪宏伟张闯王生云孟艳宁
文献传递
白云鄂博矿床钍矿化岩石类型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1
2016年
白云鄂博矿床是白云鄂博式铁、铌、稀土和钍多金属为一体的重要综合性超大型矿床。在对矿区现场观察、取样和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镜下观察、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初步查清了矿区地层分布、主要岩性特征,钍(稀土、铁)矿化体的空间分布与规模,矿石中钍矿物及其组合特征;总结了钍(稀土、铁)矿化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及化学成分特点;系统分析了钍矿化岩石类型、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等对钍矿化的控制作用。讨论了矿床地质背景与钍成矿的关系。这对白云鄂博乃至全国钍资源开发和对其成矿规律认识的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刘正义李西得孟艳宁王明太黄少华韩效忠张斌
关键词:白云鄂博矿床控矿因素
白云鄂博稀土矿床中稀土伴生钍资源的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自云鄂博铌稀土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白云鄂博裂谷带中,宽沟背斜南翼。矿床东西长18km,南北宽2~3km。白云鄂博矿矿床最早作为铁矿体于1927年被丁道衡发现;随后在1934年,何作霖教授在主矿体中发现了稀土矿产;1944年,黄春江发现了东矿和西矿。
孟艳宁范红海陈金勇钟军
关键词:钍矿物白云鄂博矿床
青藏高原新生代主要隆升事件:沉积响应与热年代学记录被引量:55
2008年
利用在青藏高原及邻区近10年完成的1:25万地质填图资料,通过对全区92个古近系-新近系残留盆地分布格局、充填序列和时空演化分析揭示出,古新世-始新世藏南和新疆叶城地区是新特提斯残留海的一部分,青藏腹地为广阔的近海冲积平原,东部的松潘-甘孜和藏东一带为隆起区,班戈、昆仑和阿尔金初步隆起,高原总体地貌格局为东高西低.渐新世期间,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带崛起,昆仑-阿尔金-祁连进一步隆起,造成了整个高原的周缘为山系、腹地为盆地的宏地貌格局.新近纪期间,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带、喀喇昆仑.西昆仑地区进一步较大幅度隆起;构造隆升事件的低温热年代学记录也显示出青藏新近纪强构造活动主要分布在青藏周缘的藏南、西昆仑、阿尔金、藏东及川西等地区,并表现出大体同时性,集中表现出大约13~8和5Ma以来的两次重大隆升期.高原从古近纪的东高西低格局,经历了新近纪全区的不均衡隆升和拗陷,最终铸就了西高东低的地貌格局,青藏作为一个统一的高原发生了重大的地貌反转事件.
张克信王国灿曹凯刘超向树元洪汉烈寇晓虎徐亚东陈奋宁孟艳宁陈锐明
关键词:构造隆升低温热年代学青藏高原
河北省沽源地区460矿床矿石矿物存在形式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沽源地区的铀矿地质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至今铀矿地质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前人对该地区的矿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认识。460矿床为沽源地区典型的火山岩型铀钼多金属矿床,矿石类型复杂。该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大陆北缘的沽源-红山子铀多金属成矿带。该成矿带基础地质研究成果丰富,部分矿床已完成详查进入勘探阶段。本文在充分研究和吸收现有研究资料及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该矿床进行了系统地矿物学研究。
孟艳宁范洪海陈东欢王生云
关键词:沥青铀矿非晶铀矿矿石矿物铀矿物放射性矿物矿床
一种快速定位钍矿物并识别其共伴生关系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核地质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快速定位钍矿物并识别其共伴生关系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查明伴生钍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采集不同矿化类型的伴生钍矿化样品;步骤2、采集上述步骤1中不同矿化类型的伴生钍矿化样...
孟艳宁范洪海陈金勇葛祥坤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