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刚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诉求
  • 3篇现实诉求
  • 3篇历史变迁
  • 2篇宣言
  • 2篇社会稳定
  • 2篇缺位
  • 2篇文明观
  • 2篇共产党
  • 2篇共产党宣言
  • 2篇和谐社会
  • 2篇《共产党宣言...
  • 1篇信访
  • 1篇信访制度
  • 1篇演进
  • 1篇养鸡
  • 1篇养鸡协会
  • 1篇社会资本
  • 1篇农地
  • 1篇农地纠纷
  • 1篇农会

机构

  • 10篇华中师范大学
  • 5篇广西民族大学

作者

  • 10篇刘刚
  • 6篇王芳

传媒

  • 2篇宁夏党校学报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东南学术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湖南公安高等...
  • 1篇哈尔滨市委党...
  • 1篇大连干部学刊
  • 1篇攀登(哲学社...
  • 1篇中共山西省委...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共产党宣言》的文明观及其当代意义
2007年
《共产党宣言》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理论有极其重要的贡献。马克思主义三大文明观的最终归宿是实现人类理想的文明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三大文明观,在当代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刘刚王芳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和谐社会
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稳定研究述评
2011年
社会稳定是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理论界关于社会稳定的研究囿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局限在狭小的范围,甚至有些领域被视为研究的禁区。随着改革的日益纵深,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诸如农民因税费负担引发的抗争、工人因下岗失业引发的抗争、业主因权利受损引发的抗争等问题都亟需理论上的解释和说明。为此,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社会稳定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刘刚
关键词:社会稳定
信访制度的历史演进:一个功能论的视角被引量:1
2011年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研究永无止境。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信访制度的道路,寻求信访制度变迁的过程及其所遇困难的根源,对当前信访制度的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刚
关键词:信访制度群众路线
马克思的文明观及其当代意义——《共产党宣言》学习体会
2007年
《共产党宣言》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深刻的理论贡献,马克思三大文明观的最终归宿是共产主义文明。它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刘刚王芳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和谐社会
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稳定研究述评
2011年
社会稳定问题是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理论界关于社会稳定的研究囿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局限在狭小的范围,甚至有些领域被视为研究的禁区。随着改革的日益纵深,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诸如农民因税费负担引发的抗争、工人因下岗失业引发的抗争、业主因权利受损引发的抗争等问题都亟需理论上的解释和说明。为此,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社会稳定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刘刚
关键词:社会稳定
农民合作中流动的社会资本:一项行动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社会资本可从关系网络、文化规范、功能结果三个向度加以分析。在这三个向度上,岳东村农民养鸡协会的社会资本存量在组织化状态下得到提高,但是很快又回落到原来水平,表现出流动社会资本的恒定性,其原因包括社会资本结构变化困难、既有社会资本存量低、物质资本匮乏等。
刘刚贾庆森
关键词:社会资本养鸡协会
新时期农会:制度回归抑或重建被引量:1
2008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农民组织化问题,使本来已经倍受关注的农会重建问题更加升温。农民协会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组织,一定要坚持自主性、自愿性和自发性原则。农会的建设首先应遵循自下而上、先点后面的组建原则;其次,国家应该给予以法律方面的保障与规范。为了防止走偏我们要先试点后推广,特别是农会建立之初要以法律的制度化开始,否则,不仅保护不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还可能会引起社会的波动。
刘刚王芳
关键词:农会历史变迁现实诉求
乡村纠纷调解中的公共权力与权威——对一起农地纠纷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本文通过对—起农村土地纠纷案例的调查分析以及一些乡村调研的经历,认为乡村公共权力缺失是当下农地纠纷频发的基础性宏观体制根源。因此,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的乡村治理体制改革应该把出发点放在重构乡村公共权力与权威上,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不断出现的农地纠纷,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刘刚王芳
关键词:公共权力农地纠纷乡村治理
缺位与再生:新时期农会重建问题初探
2008年
从20世纪以来的农会历史入手,分析了新时期重建农会的必要性,并在成员范围以及性质方面对我国新时期农会组织进行了重新定位,最后提出了农会重建的初步构想。
王芳刘刚
关键词:历史变迁现实诉求
缺位与再生:新时期农会重建问题研究
2008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农民组织化问题,使本来已经备受关注的农会重建问题更加升温。但学界对新时期农会的重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就需要从新时期农会的重新定位入手,对农会发展的历史以及如何重建进行初步的梳理,以期能为农会的重建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刘刚王芳
关键词:历史变迁现实诉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