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红军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电量
  • 5篇无线
  • 5篇无线传输
  • 5篇无线传输系统
  • 5篇近距
  • 5篇非电量
  • 5篇感器
  • 5篇传感
  • 5篇传感器
  • 5篇传输系统
  • 4篇接收机
  • 4篇发射机
  • 2篇课程
  • 1篇队列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与系统课...
  • 1篇循环队列
  • 1篇直方图
  • 1篇智能监控
  • 1篇实验教学

机构

  • 8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赵红军
  • 5篇钱开第
  • 2篇王振松
  • 1篇王玉娟

传媒

  • 2篇大学教育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自动化信息
  • 1篇2005川渝...
  • 1篇西南三省一市...

年份

  • 2篇2013
  • 5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非电量近距无线传输系统
本文介绍了一个非电量近距无线传输的应用系统.首先利用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然后对振荡器进行频率调制,形成调频无线电波后经由天线发射出去,最后在较近的距离用接收机接收信号,解调后用于测量和控制.
赵红军钱开第
关键词:非电量无线传输传感器自动控制
文献传递
非电量近距无线传输系统
2005年
介绍了一个非电量近距无线传输的应用系统.首先利用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然后对振荡器进行频率调制,形成调频无线电波后经由天线发射出去,最后在较近的距离用接收机接收信号,解调后用于测量和控制.
赵红军钱开第
关键词:非电量传感器发射机接收机
非电量近距无线传输系统
本文介绍了一个非电量近距无线传输的应用系统.首先利用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然后对振荡器进行频率调制,形成调频无线电波后经由天线发射出去,最后在较近的距离用接收机接收信号,解调后用于测量和控制。
赵红军钱开第
关键词:非电量传感器发射机接收机
文献传递
智能监控中非防护异常的检测
本文介绍了智能监控系统中检测非防护异常目标的技术。包括静态防护现场照明设施的开与关、小于规定尺寸的小物体进入防护区域、大片离散噪声的干扰和摄像机运动时视频序列图像背景运动造成的异常检测。
赵红军
关键词:差分图像光线强度直方图连通域
文献传递
非电量近距无线传输系统
本文介绍了一个非电量近距无线传输的应用系统。首先利用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然后对振荡器进行频率调制,形成调频无线电波后经由天线发射出去,最后在较近的距离用接收机接收信号,解调后用于测量和控制。
赵红军钱开第
关键词:非电量传感器发射机接收机
文献传递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信号与系统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分析方法,其理论性很强,内容比较抽象,公式推导较多,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学习吃力的课程。在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有效地结合实验与科研应用,一方面使得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对将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应用有了深刻体会;另一方面也增强学生学好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的信心,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的兴趣。
赵红军王振松
关键词:实验教学
教研结合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被引量:5
2013年
科研反哺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所加工的数据的结构特性,以便为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引用一个科研实例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科研项目中应用循环队列实现DSP串口通讯数据处理程序,引入到数据结构课程的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让学生从理论联系到实践,更直观地掌握教学内容。
王振松赵红军王玉娟
关键词:教研结合数据结构循环队列串口通讯
非电量近距无线传输系统
2005年
本文介绍了一个非电量近距无线传输的应用系统。首先利用传感器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然后对振荡器进行频率调制,形成调频无线电波后经由天线发射出去,最后在较近的距离用接收机接收信号,解调后用于测量和控制。
赵红军钱开第
关键词:非电量传感器发射机接收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