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守强

作品数:16 被引量:80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5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南极冰藻
  • 5篇冰藻
  • 4篇大型底栖动物
  • 4篇底栖动物
  • 3篇青岛近海
  • 3篇近海
  • 3篇活性
  • 2篇多样性
  • 2篇样品采集
  • 2篇溶解氧
  • 2篇生理生态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生物量
  • 2篇适应性
  • 2篇拖网
  • 2篇秋季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特征
  • 2篇作业时间
  • 2篇网具

机构

  • 16篇国家海洋局第...
  • 6篇国家海洋局海...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作者

  • 16篇王守强
  • 9篇王宗兴
  • 6篇韦钦胜
  • 6篇臧家业
  • 4篇缪锦来
  • 3篇郑洲
  • 3篇范士亮
  • 2篇王波
  • 2篇张朝晖
  • 2篇战闰
  • 2篇孙萍
  • 2篇李艳
  • 2篇李瑞香
  • 2篇李光友
  • 2篇徐勤增
  • 1篇姜美洁
  • 1篇高天翔
  • 1篇魏修华
  • 1篇张波涛
  • 1篇苏蔚潇

传媒

  • 3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广西科学
  • 1篇海洋通报
  • 1篇湿地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海陆架锋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黄海陆架锋是影响中国东部陆架边缘海生态系统的一种关键的中尺度物理过程,对局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非常重要。不少学者也致力于黄海陆架锋的研究,通过分析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不断认识和揭示了陆架锋的产生机制及其分布和变化规律,同时,在锋区环流结构以及陆架锋与一些生态学现象的联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系统总结和归纳黄海陆架锋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陆架锋的生态效应和生态功能,并对今后黄海陆架锋区研究的着力点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开展锋区生态系以及锋区生态系统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有希望成为海洋生态学中新的生长点,同时也为黄海海洋生态学的研究提供新课题。
韦钦胜吕新刚王宗兴王守强臧家业
关键词:陆架锋锋面环流结构生态效应
南极冰藻Berkeleya rutilans H-15中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和发现极端环境下南极冰藻中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方法以南极冰藻Berkeleya ruti-lans H-15为试验材料,在国内外首先建立起了从南极冰藻中获取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的一套完整的方法,包括用甲醇提取活性化合物,用DPPH法和Godin法来追踪和检测活性化合物的分离效果及变化情况,用硅胶柱层析对活性化合物进行初步的分离和纯化,用SephadexLH柱层析来进一步纯化,通过高效液相来进行化合物纯度检测,高纯度化合物用红外光谱和液质联用方法来确定化合物的类型和有关的功能基团。结果在Berkeleya rutilans H-15中获得了一个纯的活性化合物,经红外光谱和液质联用图谱初步进行分子结构分析,推测此化合物属于酚类化合物,并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结论在南极冰藻中寻找并获得高活性的抗氧化剂是完全可行的。
郑洲缪锦来陈豪王守强
关键词:南极冰藻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
三联浮游生物垂直拖网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生物样品采集工具,属于海洋生物研究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三联浮游生物垂直拖网。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同时在同一位置进行3种规格浮游生物资源调查的垂直拖网,缩短海上采样作业时间,降低工作人员劳动...
王宗兴孙萍李瑞香李艳王守强
文献传递
夏季长江口东北部海域DO的分布及低氧特征被引量:13
2010年
基于2006年7月18—23日对长江口东北部海域的大面调查资料,重点分析了该海域DO的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DO与温度、盐度、叶绿素和营养盐等各要素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2006年7月长江口东北部海域DO的质量浓度范围为1.36~8.81 mg/L,平均值为6.25 mg/L;调查海域(122°-123°E,32°~33°N)底层存在较为严重的DO亏损现象,表明长江口外DO低值区7月份在长江口东北部海域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扩展;夏季台湾暖流北上引起的海水层化作用、表层生物繁殖引起的大量有机碎屑的沉降和氧化分解,可能是致使调查海域底层出现一定面积的DO低值区和DO亏损现象的2个主要原因。
韦钦胜战闰魏修华臧家业王守强王宗兴
关键词:长江口溶解氧(DO)低氧区
青岛近海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8
2010年
分析2007年4月在青岛近海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集样品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丰度和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以及群落受污染扰动情况。本次调查中共获得青岛近海大型底栖动物89种,其中多毛类41种,甲壳动物32种,软体动物5种,棘皮动物6种,其它类群动物5种。群落中优势种以日本美人虾(Callianassa japonica)和日本倍棘蛇尾(Amphioplus japonicus)贡献率较高。平均生物量和丰度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出现在近岸海域。群落结构聚类分析表明,15个取样站的群落结构相似性程度都非常低,为10%~30%,仅有S10站和S13站、S3站和S9站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达到40%。ABC曲线表明,S6,S7,S12,S13站的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中度扰动,其它各站ABC曲线状态正常,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基本未受干扰,处于较稳定状态。
王宗兴范士亮徐勤增王守强韦钦胜臧家业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青岛近海
4种南极冰藻中抗紫外辐射活性化合物类菌胞素类氨基酸(MAAs)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研究和发现极端环境下南极冰藻中抗紫外辐射活性化合物。方法对4种生长较快的南极冰藻进行低温光照培养,同时采用UV-A和UV-B辐照胁迫,提取分离抗紫外辐射活性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仪器分析数据初步确定各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通过日光辐照活性组分,观察其降解速度,确定其抗紫外辐射活性。结果从南极绿藻Chlorophyceae L-4,硅藻Diatom HF-9中分别得到5种、7种活性化合物,其中6种属于类菌胞素类氨基酸(MAAs)类物质,并具有较强的抗紫外辐射活性。结论MAAs类物质在南极冰藻抗强紫外辐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杜宁高天翔缪锦来张波涛王守强王斌
关键词:南极冰藻紫外辐射
南极冰藻极端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进展
南极冰藻对南极海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直接贡献率超过20%,是地球上能够在海冰中旺盛生长的罕见的生物群落。单细胞的南极冰藻,在低温、低光照和高盐度的海冰盐囊中能够生存是其在生理、代谢和遗传上进行了复杂的适应性改变,通过产...
王守强缪锦来郑洲王波李光友
关键词:南极冰藻生理生态
文献传递
南极衣藻Chlamydomonas sp. L4胞外冰活性物质研究
冰活性物质/(ice-active substances,IASs/)与南极冰藻密切相关并显示出冰结合的活性。在经过截留分子量300 kDa的膜透析后仍然保留有很强的冰结合活性。这些大分子物质可以对正在生长的冰晶表面产生...
王守强
关键词:南极冰藻抗冻蛋白糖蛋白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南极冰藻极端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南极冰藻对南极海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直接贡献率超过20%,是地球上能够在海冰中旺盛生长的罕见的生物群落。单细胞的南极冰藻,在低温、低光照和高盐度的海冰盐囊中能够生存是其在生理、代谢和遗传上进行了复杂的适应性改变,通过产生特殊的冰活性物质、不饱和脂肪酸、色素蛋白复合物等来适应这种极端环境。同时,尽管南极臭氧层被破坏甚至出现巨大空洞,紫外线辐射显著增强,但对南极冰藻的影响并不明显。南极冰藻中的抗辐射活性物质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抗辐射物质往往结构新颖且活性强,能消除或减轻紫外线的伤害。
王守强缪锦来郑洲王波李光友
关键词:南极冰藻生理生态
钦州湾秋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2008年10月在钦州湾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样品,采用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研究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情况。结果调查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58种,其中多毛类35种,甲壳动物7种,软体动物10种,棘皮动物2种,其它类群动物4种。底栖动物的群落优势种为蛇杂毛虫(Poecilochaetus serpens)和色斑刺沙蚕(Neanthes maculata),二者累计贡献率达到55.15%。底栖动物的栖息种数、平均生物量和密度以及3个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均形成以S6站为高值中心向周边递减的分布趋势。钦州湾底栖动物群落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是局部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轻微污染扰动。
王宗兴孙丕喜姜美洁战闰王守强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多样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