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面部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头面部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面部LC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19例中发生于头皮颅骨5例,上颌骨5例,颞骨9例。Ⅰ型Ⅰ级8例(均为成人),Ⅱ型Ⅰ级7例(均为小儿),Ⅲ型Ⅱ级2例(小儿1例,成人1例),Ⅲ级1例(小儿),Ⅳ级1例(小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皮包块、颅骨缺损、面颌部肿胀或包块、耳颞肿胀、耳漏、耳道肉芽等。15例接受手术加放疗后痊愈,4例手术后接受化疗治愈。遗留尿崩症1例。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可对LCH做出诊断。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LCH的有效方法。只要不误诊,及时合理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 徐刚刘冰何刚费伟谢可
- 关键词:组织细胞增生症郎格罕细胞头面部放疗化疗
- 慢性中耳乳突炎致听力损失670耳的研究
- 2003年
- 王槐富刘冰徐刚杜泽秀邹胜琴冯勇何刚
- 关键词:慢性中耳乳突炎听力损失
- 上颌窦源性后鼻孔息肉临床与病理学特征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分析上颌窦来源的后鼻孔息肉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确诊为上颌窦来源的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息肉组织石蜡包埋标本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特点。[结果]3年随访治愈率达100%。上颌窦源性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特点:①单侧发病;②以单侧进行性鼻阻为主诉症状;③多为单个息肉;④息肉源于上颌窦口窦内侧,蒂部悬于后鼻孔,上颌窦内为一薄壁囊肿,破溃后常有淡黄色液体流出。病理学特征:息肉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黏膜下炎性细胞浸润,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较少见,杯状细胞较多,间质水肿,并有潴留囊肿形成,内有炎性潴留物。[结论]上颌窦源性后鼻孔息肉的特殊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说明其发病机制可能存在特殊性,临床治疗也应区别对待。
- 徐刚杜泽秀何刚刘冰
- 关键词:上颌窦鼻息肉病理学内窥镜检查
- 头颈部错构瘤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提高对头颈部错构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头颈部错构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15例患者CT检查结果分别提示血管性肿瘤、脂肪肿瘤或骨化斑块等,本组误诊率为66.7%。病理表现为瘤样增生,其主要成分为以脂肪为主、以脉管为主和以软骨为主的良性错构瘤。结论目前应用CT、MRI和B超等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头颈部错构瘤,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彻底切除效果满意。
- 徐刚刘冰何刚徐仲明
- 关键词:错构瘤头颈部肿瘤
- 真菌球型鼻窦炎CT特征及其诊断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回顾性总结真菌球型鼻窦炎CT影像表现,并与手术中所见比较,探讨其CT影像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65例确诊为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鼻窦CT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扫描。手术中记录鼻窦和鼻腔病变且与CT影像对照,术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鼻窦CT扫描提示单侧鼻窦发病42例,双侧病变为23例;影像表现为病变窦腔密度不均匀增高,软组织密度团块影内见点状、斑片状不规则高密度钙化影;41例上颌窦内侧壁或/和筛窦壁骨质破坏,7例中鼻甲部分破坏。术中见窦腔积脓、窦内灰褐色干酪样或泥沙样团块及窦壁骨质吸收。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干酪样或泥沙样团块中见大量真菌菌丝。[结论]鼻窦CT扫描显示窦腔密度不均匀增高,软组织密度团块影内见点状、斑片状不规则高密度钙化影,可伴骨质吸收,为真菌球型鼻窦炎具有诊断意义的影像特征。
- 冉允宏卢廷明徐刚
- 关键词:真菌鼻窦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中耳癌18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目的:探讨中耳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1985年1月至1992年12月收治的18例中耳癌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8.9%(16/18)的中耳癌均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及其临床表现;中耳癌的治疗采用单纯手术、手术结合放疗、单纯放疗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5%(6/8)、57.1%(4/7)、0(0/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7)、40%(2/5)、0(0/3)。结论:中耳癌的早期诊断可提高其治疗效果。CT、MRI对其诊断有重要作用。对中耳癌的病因、临床分期及治疗等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 王槐富徐刚
- 关键词:中耳肿瘤
- 钙激活钾通道在黎芦碱致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 2005年
- 目的:观察新生SD大鼠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钙激活钾通道(Kca)在黎芦碱致神经元损伤模型上的激活、抑制效应。方法:采用细胞贴附和内面向外两种膜片钳单通道记录方法记录新生SD大鼠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Kca电生理活动。结果:黎芦碱在胞外可激活Kca。在有钙浴液内,细胞贴附式,钳制膜电位+30mV,加入不同浓度黎芦碱(μmol/L:15、25、50、75),通道开放概率由0.005分别增加为0.014±0.003、0.085±0.010、0.132±0.016、0.059±0.006(P<0.01),在50μmol/L以内表现出浓度依赖性。无钙浴液内,细胞贴附式膜片上,钳制膜电位+50mV,随药物浓度(μmol/L)增加为15、40、60、100时,通道开放概率由0.005分别增加为0.014±0.010、0.113±0.006、0.141±0.004、0.295±0.009(P<0.05)。6例内面向外式膜片上,钳制膜电位+40mV,分别加入黎芦碱25μmol/L、50μmol/L3min后,通道开放概率由0.011±0.008分别增加为0.010±0.010、0.012±0.007(P>0.05)。黎芦碱在胞内Kca开放概率,平均开放/关闭时间,电流幅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黎芦碱通过影响胞内游离钙水平间接调节Kca,在缺血缺氧早期,胞内游离钙增高激活Kca开放。
- 赖晓晖朱文梅徐刚袁光固
- 关键词:神经元钙激活钾通道膜片钳
-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误诊原因。方法复习62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应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结果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以鼻塞、涕血和头痛为主要症状,表现为面部中线破坏性病变。病理改变为肿瘤性淋巴样细胞弥漫或散在分布于凝固性坏死和多种炎细胞混合浸润的背景上。所有病例表达T细胞标记,不表达B细胞标记;NK细胞标记阳性5例;EB病毒mRNA阳性56例(90%)。结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误治。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方法。患者以T细胞为主,大多有EBV感染。
- 徐刚陈德忠王槐富何刚
- 关键词:鼻腔淋巴瘤NK/T细胞EB病毒
- F158.VICE方案治疗复发non-GCB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差异机制研究
- 王婕徐刚郑琳李建何川向兵陈心传潘峻廖殿英刘卫平刘霆
- 文献传递
-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液学常规检测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预后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收集62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对患者血液乳酸脱氢酶(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LDH)、球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白细胞数等指标进行检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3:1,患者中位年龄41岁。92%的患者为AnnArborⅠ~Ⅱ期,76%的患者属于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低危组。治疗前身体状况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0~1分的患者占总数的92%,贫血见于26%的患者,而53%的患者伴随有B症状。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7个月(95%CI:10~4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PS评分、LDH水平、IPI、B症状、Hb浓度及白细胞数等指标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Hb<110g/L,有B症状及PS评分>1是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Hb浓度、B症状及PS评分可以作为判断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参考因素。
- 徐刚王槐富杜泽秀何刚
- 关键词:鼻腔预后血红蛋白类乳酸脱氢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