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志毅

作品数:34 被引量:463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麻醉
  • 11篇术后
  • 10篇手术
  • 9篇肿瘤
  • 8篇镇痛
  • 8篇羟考酮
  • 6篇盐酸羟考酮
  • 6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射频
  • 5篇射频消融
  • 5篇腺癌
  • 5篇消融
  • 4篇镇痛效果
  • 4篇术后镇痛
  • 4篇椎旁
  • 4篇消融术
  • 4篇芬太尼

机构

  • 28篇北京大学肿瘤...
  • 5篇北京肿瘤医院
  • 4篇北京市肿瘤防...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临床...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4篇范志毅
  • 10篇陈冀衡
  • 7篇潘振宇
  • 7篇金云玉
  • 6篇胡永华
  • 6篇张云霄
  • 5篇刘英华
  • 4篇陈克能
  • 4篇姚月勤
  • 3篇朱文智
  • 3篇李晓曦
  • 3篇李志红
  • 2篇杨志
  • 2篇康晓征
  • 2篇郭锋
  • 2篇黄川
  • 2篇李萍
  • 2篇董长江
  • 1篇申潞艳
  • 1篇左明章

传媒

  • 8篇临床麻醉学杂...
  • 6篇中国新药杂志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肠癌术后吗啡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的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观察吗啡与罗哌卡因配伍用于结肠癌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结肠癌手术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三组(n=25):0.1%吗啡组(Ⅰ组)、0.15%吗啡组(Ⅱ组)和0.1%吗啡加0.2%罗哌卡因组(Ⅲ组),持续注入4ml/h,术后镇痛48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估计镇痛效果。结果:Ⅲ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其它两组(P<0.05),对下肢肌力无影响,排气时间明显提前。结论:0.2%罗哌卡因与0.1%吗啡配伍用于结肠癌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安全。
潘振宇范志毅胡永华薛钟麒
关键词:吗啡罗哌卡因镇痛硬膜外结肠癌切除术
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胸部肿瘤外科患者围术期应激和代谢变化的改善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CHO)对胸部肿瘤外科患者围术期风险的影响,为制订科学的术前禁食、禁水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收集2010年7~9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一科收治的胸部肿瘤外科患者32例(从总共65例患者中筛选出),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术前1 d晚餐后通宵禁食,麻醉诱导前2 h口服12.5%的葡萄糖溶液400 ml;对照组:术前1 d晚餐后禁食,午夜开始禁水。研究两组主观症状(口渴和饥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HOMA-IR)、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患者入组。试验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 h口渴和饥饿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4 vs.49,24 vs.62,P=0.000);试验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血糖[(8.59±0.43)mmol/L vs.(5.59±0.43)mmol/L,P=0.000]、血清胰岛素[(24.33±1.80)mIU/ml vs(.16.28±1.80)mIU/ml,P=0.004]、HOMA-IR(9.23±0.77 vs.4.03±0.77,P=0.0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试验组患者的3项指标术后均较快地降至基线水平;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2 h口服CHO对胸部肿瘤外科患者是安全的,并可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的主观不适,同时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患者的应激与代谢状态。
张利民康晓征陈冀衡范志毅杨志申潞艳陈克能
关键词:碳水化合物胸部肿瘤应激代谢
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手术的超前镇痛效果被引量:32
2006年
潘振宇金云玉王钟兴刘燕范志毅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氟比洛芬酯镇痛效果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脂微球制剂麻醉性镇痛药
艾司洛尔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机制的探讨--血浆儿茶酚胺水平与脑电双频指数的关系被引量:26
2008年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丙泊酚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浆儿茶酚胺水平与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的关系,探讨艾司洛尔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机制。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及用药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负荷量后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用药组将艾司洛尔1mg/kg稀释于生理盐水10mL中静脉注射后以250μg/(kg·min)微量泵输入,然后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和插管后3min时记录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心率(HR),同时分别抽取8mL动脉血标本用于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插管后3min,对照组BIS(63.53±3.11)、NE(2.02±0.68)和E(0.58±0.07)分别高于插管前水平的BIS(42.6±3.46)、NE(1.63±0.38)和E(0.54±0.04),P均<0.05,用药组BIS、NE、E水平无明显改变。插管后3min,对照组NE(2.02±0.68)和E(0.58±0.07)高于用药组NE(1.84±0.43)和E(0.53±0.04)(P<0.05),对照组BIS(63.53±3.11)和△BIS(20.93±4.57)明显高于用药组的BIS(43.13±3.16)和△BIS(7.53±3.0)(P<0.01),对照组插管后SP(148±20)和HR(89±180)高于插管前水平(P<0.05);用药组插管后SP、DP和HR与插管前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艾司洛尔通过抑制气管插管时外周交感神经的兴奋,直接减少血浆中NE和E的释放,推论其可能间接减少中枢NE和E的浓度,而抑制气管插管后BIS的反应性增加。
金云玉杨岚朱赛楠潘振宇白宇范志毅
关键词:丙醇胺类儿茶酚胺类脑电描记术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意识消失时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意识消失时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乳腺癌切除术患者90例,女性,ASAⅠ或Ⅱ级,年龄30-60岁,体重指数〈30kg/m^2,根据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及其化疗方案分为3组(n=30),未化疗组(Ⅰ组)术前不使用任何化疗药物;紫杉醇化疗组(Ⅱ组)及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组(Ⅲ组)均进行4个疗程化疗,并于第4个疗程结束后10—15d时行乳腺癌切除术。麻醉诱导:靶控输注异丙酚,按序贯法确定异丙酚的效应室靶浓度,第1例患者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为2.07μg/ml,各相邻靶浓度之比为1.09。以睫毛反射消失及对言语指令无反应作为判断意识消失的标志。若患者意识消失,则持续靶控输注该浓度异丙酚,并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及罗库溴铵0.6mg/kg后气管插管;若患者意识未消失,则停止靶控输注,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芬太尼3μg/kg及罗库溴铵0.6mg/kg后气管插管。计算靶控输注异丙酚意识消失时的EC50。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及Ⅲ组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意识消失时的EC50均降低(P〈0.05),Ⅱ组和Ⅲ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降低乳腺癌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意识消失时的EC50.
何自静李志红胡永华范志毅
关键词:化学疗法二异丙酚药物释放系统剂量效应关系药物
盐酸羟考酮用于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中麻醉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 探讨经皮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盐酸羟考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经皮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盐酸羟考酮组(Q组)、芬太尼组(F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静脉滴注羟考酮0.1 mg/kg、芬太尼0.001 mg/kg、地佐辛0.1 mg/kg,待术者完成穿刺后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各组患者人手术室、射频消融开始时、射频消融开始后10 min、手术结束出针时和清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记录术后疼痛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NK检验、x2检验等分析麻醉效果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Q组、D组、F组射频消融开始时的呼吸频率分别为(11.7±1.6)次/min、(12.1±1.7)次/min、(10.3±2.3)次/min(F=5.068,P=0.009),射频消融开始后10 min的呼吸频率分别为(11.9±1.3)次/min、(12.2±1.4)次/min、(10.7±1.3)次/min(F=7.024,P=0.002),两两比较结果显示F组均低于Q组和D组(P<0.05).Q组、D组、F组清醒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别为0.2±0.7、0.3±0.7、1.7±1.5(F=12.981,P=0.000),术后1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别为2.0±0.9、1.8±0.8、4.3±0.9(F=42.362,P=0.00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Q组和D组均低于F组(P<0.05).术中体动Q组(3例)和D组(3例)少于F组(9例)(x2 =6.400,P=0.041).术中呼吸抑制Q组(3例)和D组(2例)低于F组(9例)(x2=8.012,P=0.018).结论 羟考酮注射液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肝脏射频消融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发生率更低,在术后镇痛方面具有优势.
姚月勤刘英华范志毅陈冀衡董长江
关键词:麻醉导管消融术羟考酮
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瑞芬太尼全麻后痛觉过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低剂量羟考酮组(Q1)、高剂量羟考酮组(Q2)和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组(Q+P),每组20例。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羟考酮0.10 mg/kg,羟考酮0.15 mg/kg和羟考酮0.10 mg/kg+帕瑞昔布钠40 mg,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停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警觉/镇静评分(alertness/sedation score,OAA/S)、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药物不良反应(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Q1组和Q+P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Q2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1组和Q+P组患者OAA/S评分高于Q2组,嗜睡发生率低于Q2组(P<0.05)。在术后疼痛、躁动评分方面Q2组和Q+P组优于Q1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羟考酮注射液联合帕瑞昔布钠可有效的预防瑞芬太尼所引起的痛觉过敏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姚月勤范志毅
关键词:瑞芬太尼
经皮多穴位电刺激对预防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合谷-内关-后溪-支沟穴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64例,年龄18~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麻醉诱导前30min于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连接经皮穴位电刺激仪进行电刺激,设置频率为2/100Hz,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组(E组)电刺激强度为引起感觉阈的2倍,经皮穴位假电刺激组(C组)电刺激强度仅为引起感觉阈的强度。E组患者于诱导结束后继续经皮穴位电刺激,强度为30mA,直至手术结束,C组不给予经皮电刺激。术中维持采用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术前及手术过程中均不给予止吐药物。术后6、24和48h对患者进行30min经皮电刺激,E组和C组的频率和强度均与麻醉诱导前30min一致。随访患者PONV情况、使用补救止吐药物情况、VAS疼痛评分及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结果与C组比较,E组拔管后即刻、术后6、24、48h恶心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术后24h的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6h及术后24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48h的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使用补救止吐药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合谷-内关-后溪-支沟穴对预防PONV有效。
李晓曦陈冀衡范志毅张云霄
关键词:针刺穴位经皮神经电刺激术后恶心呕吐胸腔镜肺切除术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286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将患者分为未化疗组(n=106)和新辅助化疗组(n=180)。全麻诱导: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和舒芬太尼0.2μg/kg后,进行气管插管。依据BIS值调节吸人七氟醚浓度,维持BIS值40~50。术毕前30min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和氟比洛芬酯100mg。拔除气管插管后至手术后24h期间,如发生连续2次呕吐、持续恶心呕吐且患者要求治疗时给予补救用药。记录术后24h内PONV的发生情况和程度、止吐补救用药情况。结果与未化疗组比较,新辅助化疗组术后24h内PONV发生率和程度增加,止吐补救用药率升高(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增加乳腺癌改良根治术PONV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
李志红尹健何自静范志毅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手术后并发症乳腺肿瘤
食管癌手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2
2014年
食管切除术系目前风险最高的手术之一,良好的麻醉不但是术后患者迅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保证.也是影响食管癌患者远期生存的潜在因素之一。但目前往往为食管外科医生所忽视。本文就术前禁食水及麻醉诱导,术中单肺通气与液体管理.术后早期拔管及镇痛等全过程与食管癌手术安全性的关系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康晓征范志毅陈克能
关键词:食管切除术麻醉围手术期管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