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阳
- 作品数:1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善得定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26例
- 1999年
-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并发症多,且病死率高。我院自1997年以来,应用善得定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26例。结果:12小时内出血停止者9例,24小时内出血停止者12例,72小时内出血停止者1例,收到了明显的止血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6例中,男24例,女2例。年龄3...
- 曹宝祥王春阳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善得定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PCNA表达的研究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GTT)中 PCNA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了1 0例正常早期绒毛 (NP)、1 0例完全性葡萄胎 (CM)、2 0例侵袭性葡萄胎 (IM)、1 9例绒癌 (CCA)中 PC-NA的表达。结果 :PCNA在 NP、CM、IM和 CCA中表达率分别为 1 0 .4 0 %、 2 0 .76 %、 5 3.6 0 %、5 1 .95 % ,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性 GTT中细胞增殖活性增高 ,PCNA的检测有助于良恶性
- 胡建功王焕然王春阳宋立刚
-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PCNA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增殖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p53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GTT)中 p5 3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10例正常早期绒毛 (NP)、10例完全性葡萄胎 (CM )、2 0例侵袭性葡萄胎 (IM )、19例绒癌 (CCA)中p5 3的表达。结果 p5 3在上述各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 .12 %、2 1.6 8%、39.6 1%、2 7.39% ,经统计学处理 ,NP与CM(P =0 .0 0 4 )、NP与IM (P =0 .0 0 0 )、NP与CCA(P =0 .0 0 1)、CM与IM (P =0 .0 3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5 3能促进GTT的恶性转化 ,p5 3的检测有助于CM与IM的鉴别。
- 胡建功王春阳宋立刚孙立新
-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P53基因肿瘤抑制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细胞增殖
- 肠癌中微血管、微淋巴管密度及PTTG、bFGF、VEGF-C、VEGFR-3表达的意义
- 申兴斌王瑞婷段惠佳赵杨邢恩鸿王竹君王春阳王军
- 课题研究密切结合大肠癌防治实际和肿瘤研究前沿方向,采用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了大肠癌PTTG表达和微血管、淋巴管生成情况,揭示了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的主要创新发现有:(1)揭示了大肠腺瘤-癌变序列中...
- 关键词: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E-cadherin和p53的表达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中E-cadherin与p53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早期绒毛(NP)、10例完全性葡萄胎(CM)、20例侵袭性葡萄胎(IM)、19例绒癌(CCA)中E-cadherin与p53的表达。结果:E-cadherin在NP、CM、IM、CCA中表达率分别为56.29%、42.07%、19.30%、7.14%,在NP中明显高于IM、CCA中(P=0.001,P=0.000),在CM中明显高于IM、CCA中(P=0.015,P=0.000)。p53在NP、CM、IM和CCA中表达率分别为4.12%、21.68%、39.61%、27.39%,在NP中明显低于CM、IM、CCA中(P=0.004、P=0.000、P=0.001),在CM中明显低于IM中(P=0.030)。结论:E-cadherin的表达减弱、突变型p53的过表达可能促进了GTT的恶性进展。
- 王春阳胡建功邵雪斋
- 关键词:女(雌)性妊娠
- 眼内肺腺癌转移1例
- 2008年
- 眼内肺腺癌转移临床上少见,我科2005年5月诊断1例。
患者女,61岁,主因左眼疼痛,伴视力下降1周入院,查视力右1.0,左HM/眼前,右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正常,左眼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中深,瞳孔约6mm,光反射无,晶体皮质部分混浊,玻璃体腔内黄色反光,眼底窥不清。眼压:右1.63kPa,左6.75kPa。双眼B超左玻璃体腔内异常回声,双眼CT:左眼内占位性病变。行左眼球摘除术。
- 王春阳王军刘刚
- 关键词:肿瘤肺癌
- 病理技术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重点环节被引量:2
- 2010年
- 病理技术的根本为制片技术,是病理学诊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病理技术的规范与制片质量,很大程度影响病理医生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进而影响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及时性、准确性。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及工作体会,从分析影响病理技术质量因素的角度,提出实施病理技术质量控制与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重点环节。
- 王春阳李世红胡建功
- 关键词:病理技术制片质量
- 大肠癌中微血管密度、MMP-7、TIMP-1、VEGF及其受体F1k-1表达的意义
- 申兴斌王瑞婷张文彬金小平邢恩鸿王春阳梅爱敏王军孙立新胡大为
- 本实验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通过检测大肠正常粘膜、腺瘤、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临床分期的大肠癌中MMP-7、TIMP-1 、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和微血管计数(MVD)探讨以上指标在大肠腺体增生→不典型...
- 关键词:
- 关键词:大肠癌MMP-7TIMP-1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40例良性乳腺肿瘤组织中COX-2、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COX-2和VEGF阳性率分别达54%和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表达与VEGF显著相关(P<0·05)。两者均与乳腺癌预后有关。结论:COX-2、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高,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联合检测COX-2和VEGF对乳腺癌患者判断预后、指导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 刘兰芳杜新生王春阳胡建功
- 关键词: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化乳腺肿瘤
- VEGF-C、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与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与大肠癌发生及微淋巴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例大肠正常粘膜、20例大肠腺瘤、80例大肠癌组织VEGF-C、VEGFR-3的表达水平;并用D2-40标记微淋巴管,检测各组织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结果:大肠癌VEGF-C、VEGFR-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黏膜(P<0.05);大肠癌的LMVD值明显高于大肠腺瘤和正常大肠黏膜(P<0.05)。大肠癌VEGF-C、VEGFR-3的表达与LMVD值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VEGF-C、VEGFR-3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过程,并可促进大肠癌微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肿瘤的淋巴结转移。
- 赵杨王竹君申兴斌王军王春阳
- 关键词:大肠癌VEGF-CVEGFR-3微淋巴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