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洁

作品数:55 被引量:199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蛋白
  • 12篇细胞
  • 9篇迁移
  • 9篇迁移率
  • 9篇肺炎
  • 9篇高迁移率族蛋...
  • 8篇免疫
  • 8篇高迁移率族蛋...
  • 7篇时间分辨荧光
  • 7篇时间分辨荧光...
  • 7篇抗体
  • 6篇突变
  • 6篇基因
  • 6篇病毒
  • 5篇荧光免疫分析
  • 5篇髓系
  • 5篇细胞因子
  • 5篇酶联
  • 5篇酶联免疫
  • 5篇酶联免疫吸附

机构

  • 35篇南京医科大学
  • 11篇无锡市人民医...
  • 10篇无锡市第五人...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江苏省原子医...
  • 3篇苏州大学
  • 3篇无锡市第二人...
  • 2篇无锡市第三人...
  • 2篇常州市第三人...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无锡市第一人...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无锡市第九人...

作者

  • 55篇刘洁
  • 22篇胡志刚
  • 16篇陈国千
  • 10篇俞蕾
  • 8篇叶燕
  • 8篇晁红颖
  • 8篇庄少侠
  • 8篇卢绪章
  • 7篇陆国础
  • 5篇王发龙
  • 5篇薛一峰
  • 5篇黄飚
  • 4篇李蕾
  • 4篇韩菲菲
  • 3篇陈静瑜
  • 3篇钱俊
  • 3篇吴波
  • 3篇唐建英
  • 3篇肖华龙
  • 3篇张修文

传媒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3篇中国呼吸与危...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NPM1突变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共存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伴核仁磷酸蛋白1(NPM1)突变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共存基因突变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原发AML患者152例(老年组)及年龄18~45岁的患者49例(年轻成人组),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51种基因突变。分析比较NPM1突变的老年组与年轻成人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共存基因突变发生情况、共存基因突变、野生型与部分临床参数间及初次诱导缓解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组152例患者中共检出46例携带NPM1突变,38例(82.6%)NPM1突变患者同时携带其他基因突变。其中,NPM1单独突变8例(17.4%)、双基因突变14例(30.4%)、3种基因突变16例(34.8%)、≥4种基因突变共存8例(17.4%);突变类型为:FLT3-ITD15例(32.6%)、DNMT3A10例(21.7%)、TET26例(13.4%)、FLT3-TKD5例(10.9%)等。与年轻成人组NPM1突变相比,老年组具有更高的TP53、FLT3-TKD,更低的DNMT3A、RAS突变发生率(均P<0.05)及更低的4种基因突变共存率(P=0.002)。老年组中,≥4种基因突变患者的白细胞(WBC)水平明显高于单基因突变、双基因突变及3种基因突变共存者(均P<0.05);随着基因突变数目增加,初次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下降,3基因突变及≥4种基因共存患者的均明显低于单基因突变(均P<0.05);≥4种基因共存患者的CR率明显亦低于双基因突变者(P=0.031)。与FLT3-ITD非突变型相比,共存基因突变为FLT3-ITD者具有更高的外周WBC水平(P=0.018)及更低的CR率(P=0.001),伴DNMT3A患者具有更低的CR率(P=0.033);伴FLT3-TKD突变患者较非突变型具有更高的外周血小板水平(P=0.019)。结论NPM1突变阳性的老年AML患者常携带额外基因突变,NPM1突变共存的基因突变个数及突变类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R率有一定影响。
秦伟晁红颖蔡晓辉卢绪章刘洁吴品陈梅玉
关键词:基因突变
无锡地区成人过敏性鼻炎患者吸入性过敏原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无锡地区成人过敏性鼻炎患者吸入性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公司生产的AllergyScreen试剂盒检测35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的吸入性过敏原。结果户尘螨阳性率79.5%、屋尘阳性率57.3%、猫毛发皮屑阳性率7.0%、狗毛发皮屑阳性率13.2%、矮豚草阳性率11.5%、桑树阳性率4.8%、蟑螂阳性率3.9%、霉菌(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阳性率26.4%,栎榆、梧桐柳、三角叶杨阳性率9.0%。结论无锡地区成人过敏性鼻炎患者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是户尘螨和屋尘,减少户尘螨和屋尘对疾病的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高亚英俞蕾刘洁唐建英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超敏反应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6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4年
临床资料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呼吸科共收冶6例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怖隐球菌病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41-64岁.平均(50±9)岁。
孙华庄少侠陆国础刘洁袁民宇
关键词:肺隐球菌病原发性免疫功能
伴t(8;17)(p11;q24)易位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一例报告及其受累基因的克隆
2018年
伴FGFRI异常的髓系和淋巴系肿瘤又称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EMS),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血液肿瘤,其致病机制主要为定位于染色体8p11的FGFR1基因发生断裂重排,与不同的对手基因形成融合,最终导致FGFR1的酪氨酸激酶异常激活,从而使正常造血细胞发生恶性转化[1]。
张修文陈梅玉晁红颖刘洁陈苏宁张日周民卢绪章王谦
关键词:骨髓增殖FGFR1易位淋巴系肿瘤
哮喘患者血清干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干细胞因子(SCF)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哮喘患者发作期及治疗缓解后血清SCF水平,同时测定20例正常对照血清SCF水平。结果发作期患者血清中SCF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156.8±82.6)pmol/L比(61.5±15.4)pmol/L,P<0.001];治疗缓解后患者血清中SCF的含量[(66.2±15.8)pmol/L]显著低于发作期患者(P<0.001)。治疗缓解后患者血清中SCF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0)。结论发作期患者血清中SCF的含量高于治疗缓解后患者及正常组,SCF在哮喘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刘洁殷凯生薛一峰胡志刚
关键词:哮喘干细胞因子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的方法学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病毒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HBV-LP)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收集30例正常体检血清标本作为阴性对照和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利用ELISA法检测HBV-LP,将其中70例阳性标本作为阳性样本,70例阴性标本作为阴性样本,再分别采用TRFIA法检测HBV-LP,对二者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检测线性范围、精密度、相关性及两种试剂盒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其中TRFIA与ELISA结果不一致的12例标本采用PCR法进行验证。结果TRFIA检测HBV-LP的最小测定值为0.1 ng/ml,ELISA检测HBV-LP的最小测定值为2.5 ng/ml,二者的特异度均为100%。TRFIA和ELISA检测HBV-LP的Kappa值为0.83。12例ELISA和TRFIA检测不一致的标本,经PCR验证后有10例HBV DNA>103拷贝数。TRFIA试剂检测的线性范围在0.625~10 252 ng/ml之间,ELISA试剂盒检测的线性范围在5~1 281.6 ng/ml。TRFIA法检测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批内CV平均为6.10%,ELISA法的批内CV平均为8.98%。TRFIA批间CV平均为6.91%,ELISA的批间CV平均为10.45%。TRFIA试剂盒的结合下降率为6.61%,ELISA试剂盒的结合下降率为23.59%。结论 TRFIA与ELISA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两者相比,前者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且TRFIA试剂盒的稳定性更好。
李梅刘洁叶燕俞蕾王婷婷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大蛋白
超敏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检验医学中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胡志刚黄飚陈国千钱俊张珏刘洁张凯肖华龙叶燕张艺周彬
课题组在《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卫生部核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无锡市科技局指领性项目》、《无锡市卫生局指令性科研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资金的资助下构建了一个通用的超敏免疫分析技术平...
关键词:
关键词:临床检验医学
一种肺炎支原体抗体双标记纳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定量试纸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肺炎支原体抗体双标记纳米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及其制备方法,试纸包括粘性底层、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相间隔依次设置肺炎支原体抗原的检测带以及兔抗鼠多克隆抗体的质控带,结合...
胡志刚刘洁钱俊高宏杨雪俞蕾叶燕
文献传递
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蛋白芯片法检测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蛋白芯片法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CVB)IgM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56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者血清和85例非呼吸道感染患者及30例健康献血员的血清标本,同时采用蛋白芯片法和ELISA法检测,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结果蛋白芯片法和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7.0%和20.8%,两种方法检测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7.3,P<0.01);85例非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ELISA法检出阳性7例,阴性78例,特异性91.8%;蛋白芯片法检出阳性6例,阴性79例,特异性92.4%;30例健康献血员的血清,两种方法均未检出CVB-IgM抗体,特异性100.0%。结论蛋白芯片法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标本用量少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韦勇张晓峰刘洁周颖
关键词:蛋白芯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柯萨奇B组病毒
急性髓系白血病中与IDH1/2突变共存的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与IDH1/2突变共存的基因突变及其与部分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组DNA-PCR联合Sanger测序法筛选IDH1/2基因4号外显子突变;采用高通量DNA测序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IDH1/2突变患者51种肿瘤靶基因突变。结果:358例患者中共检出46例IDH1/2突变,其中35例IDH1突变,11例IDH2突变。97.8%(45/46)IDH1/2突变患者同时携带其他基因突变,其中双基因突变8例,3个基因突变共存17例,≥4个基因突变共存20例。每例患者平均突变3.52次。伴随基因突变中最常见的基因为NPM1(n=29,63.0%),其他依次为:DNMT3A(n=25,54.3%)、FLT3-ITD(n=7,15.2%)、TET2(n=5,10.9%)及NRAS(n=5,10.9%)。在IDH1突变组中,伴NPM1突变者的平均外周血白细胞水平高于正常者,伴DNMT3A突变患者的CR率明显低于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03);≥4个基因突变患者的白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双基因突变者,差异显著(P=0.037)。结论:95%以上伴IDH1/2突变的AML患者同时存在额外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个数及突变类型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R率有一定的影响。
贾祝霞晁红颖刘洁蔡晓辉秦伟吴品卢绪章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基因突变IDH1NPM1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