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慧英

作品数:17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理学
  • 6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电子结构
  • 6篇子结构
  • 4篇电池
  • 4篇锂离子
  • 4篇锂离子电池
  • 4篇离子
  • 4篇离子电池
  • 3篇第一原理计算
  • 3篇电池负极
  • 3篇电池负极材料
  • 3篇锂离子电池负...
  • 3篇锂离子电池负...
  • 3篇负极
  • 3篇负极材料
  • 3篇INSB
  • 3篇LI
  • 2篇氧化锌
  • 2篇锑化铟
  • 2篇量子
  • 2篇量子限域效应

机构

  • 17篇集美大学
  • 10篇厦门大学
  • 4篇哈尔滨学院
  • 1篇武夷学院

作者

  • 17篇刘慧英
  • 10篇朱梓忠
  • 7篇杨勇
  • 4篇侯柱锋
  • 4篇宋国利
  • 4篇黄美纯
  • 3篇朱文章
  • 3篇杨幼桐
  • 3篇陈保久
  • 3篇孙凯霞
  • 2篇蔡娜丽
  • 1篇吴顺情
  • 1篇高潭华
  • 1篇张鹏
  • 1篇张秀钦

传媒

  • 6篇物理学报
  • 2篇黑龙江大学自...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第十二届华东...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nSb的Li嵌入电压轮廓曲线从头计算被引量:7
2004年
InSb是很有应用前途的Li离子电池非碳类负极材料 .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法 ,计算了InSb在Li嵌入时的 12 5种不同情况下的总能、形成能以及平衡体积等 ,进而参考电压轮廓实验曲线 ,筛选出了若干条理论上可能的反应路径 ,得到了Li嵌入时的电压轮廓曲线 .结果表明 ,从体InSb相到Li3Sb相之间没有中间经历五个相及五个相以上的反应路径 ;中间经历一个相的最可能反应过程为Li+In4 Sb4 →Li1 In4 Sb4 ,11Li +Li1 In4 Sb4 →Li1 2 Sb4+4In ;中间经历四个相的仅有一条反应路径 :Li +In4 Sb4 →Li1 In4 Sb4 ,2Li +Li1 In4 Sb4 →Li3In4 Sb4 ,4Li +Li3In4 Sb4 →Li7In3Sb4 +In ,3Li+Li7In3Sb4 →Li1 0 In2 Sb4 +In ,2Li+Li1 0 In2 Sb4 →Li1 2 Sb4
刘慧英侯柱锋朱梓忠黄美纯杨勇
关键词:赝势密度泛函理论
纳米ZnO在可见和紫外波段的激子发光被引量:6
2002年
纳米结构ZnO及ZnO稀土离子掺杂发光在蓝/蓝绿可见波段和紫外波段存在受激发射,可能成为制备短波长激光、发光半导体重要的候选材料。基于量子限域-发光中心模型,分析了纳米ZnO的激子发光和缺陷发光机制,指出纳米结构ZnO在蓝/蓝绿可见波段和紫外波段发光是通过晶粒内部带隙间的激子复合发光.
宋国利孙凯霞陈保久杨幼桐刘慧英
关键词:紫外波段纳米ZNO发光中心纳米氧化锌发光机制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2.5)Cu_(0.5)N的Li脱嵌性质被引量:1
2006年
使用基于平面波展开的第一原理赝势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非碳基负极材料Li2.5Cu0.5N在各种脱锂量下的Li脱嵌形成能以及相应的体积变化,讨论了脱锂前后材料的电荷密度,电子状态密度等电子性质.计算表明,Li2.5Cu0.5N晶体中LiN层的锂的脱出能要比LiCu层的锂小得多,即LiN层中的锂更容易脱嵌.结果还表明,各种脱锂量的Li脱嵌能大致在-2.72^-4.08 eV/Li之间.当脱锂量小于30%,材料的体积变化较小,随着脱锂量的增大,材料的体积变化较大.
蔡娜丽刘慧英朱梓忠杨勇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N
基于第一原理的Li嵌入路径的计算机模拟被引量:1
2005年
为了研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InSb的L i嵌入过程,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法,计算了L i离子电池非碳类负极材料InSb在L i嵌入时的125相不同情况下的总能、平衡体积和各相间转换的L i嵌入形成能及相对体积变化等,进而参考电压轮廓实验曲线,筛选出了中间经历两相的最可能的反应路径为L i+In4Sb4→L i1In4Sb4,2L i+L i1In4Sb4→L i3In4Sb4,9L i+L i3In4Sb4→L i12Sb4+4 In;中间经历三相的最可能的反应路径为L i+In4Sb4→L i1In4Sb4,2L i+L i1In4Sb4→L i3In4Sb4,4L i+L i3In4Sb4→L i7In3Sb4+In,5L i+L i7In3Sb4→L i12Sb4+3 In。计算了L i3Sb的晶格常数、总能等,讨论了其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等性质。结果表明:随着L i嵌入到InSb中并生成L i3Sb,其体积略有膨胀,材料发生了由半导体性到金属性又到半导体性的转变。
刘慧英蔡娜丽朱梓忠
关键词:锑化铟计算机模拟
InSb的锂嵌入形成能第一原理计算被引量:10
2003年
InSb材料在近来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中受到了重视 .使用基于局域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法 ,计算了锂离子电池非碳类负极材料InSb各种锂嵌入情况时的形成能以及相应的电子结构 .讨论了锂嵌入时的体积变化、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以及电荷分布等性质 .计算发现 ,闪锌矿结构的InSb材料 ,锂嵌入到主体材料的间隙位置时的形成能平均每个锂原子都在 2
刘慧英侯柱锋朱梓忠黄美纯杨勇
关键词:INSB第一原理计算电子结构锑化铟
T型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电子特性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方法研究了T型石墨烯及其衍生物-n(n=1—5)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性质.T型石墨烯是一种拥有四角形环的二维碳材料同素异构体,通过改变连接四角形环的碳链上的碳原子个数n,可以得到一系列的sp-sp^2杂化结构,称其为T型石墨烯衍生物-n.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化学键类型和电子结构性质都依存于n的奇偶性.其中T型石墨烯(n=0)的结构最稳定,并形成一个由8个碳原子构成的大环.声子谱计算的结果表明,n为偶数时的体系具有动力学稳定性,而n为奇数时的体系则是不稳定的.n为偶数时体系四角形环之间的碳链上的化学键呈单、三键交叉排列,体系显示为金属性特征,且随着n的增大,体系的金属性加强.n为奇数时体系四角形环之间的碳链上的化学键则为双键连续排列,体系呈金属性且具有磁性(n=1除外).研究表明该系列材料作为一种新的二维碳材料同素异构体,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丰富的电子结构特性,很可能在纳米器件中得到广泛应用.
刘慧英张秀钦方艺梅朱梓忠
关键词:电子结构第一原理计算
电磁学中应用微积分的易错问题探析被引量:2
2012年
微积分在电磁学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结合实例分析论述了在应用微积分过程中不理解微积分的概念与实质、不明确物理量以及微元的物理含义等导致解题错误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在教学中为避免错误、正确解题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即:课堂教学中注重辨析物理量和微元在不同场合的物理意义的差别;尽量避免表示不同物理意义的同一符号出现在同一表达式或同一题目中,以避免混淆和产生误解;此外还应结合物理实例剖析微积分的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微积分的实质。
刘慧英
关键词:教学电磁学微积分
Al掺杂的尖晶石型LiMn_2O_4的结构和电子性质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广义梯度近似(GGA)和GGA+U方法下对尖晶石型LiMn_2O_4及其Al掺杂的尖晶石型LiAl_(0.125)Mn_(1.875)O_4晶体的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采用GGA方法得到尖晶石型LiMn_2O_4是立方晶系结构,其中的Mn离子为+3.5价,无法解释它的Jahn-Teller畸变.给出的LiMn_O_4能带结构特征也与实验结果不符.而采用GGA+U方法得到在低温下的LiMn_2O_4和其掺杂体系LiAl_(0.125)Mn_(1.875)O_4的晶体都是正交结构,与实验一致.也能明确地确定Mn的两种价态Mn^3+/Mn^(4+)的分布并且能够说明Mn^3+O_6的z方向有明显的Jahn-Teller畸变,而Mn^(4+)O_6则没有畸变.LiMn_2O_4的能带结构与实验比较也能够符合.采用GGA+U方法对Al掺杂体系的LiAl_(0.125)Mn_(1.875)O_4的研究表明,用Al替换一个Mn不会明显地改变晶体的电子性质,但可以有效地消除Al^3+O_6八面体的Jahn-Teller畸变,从而改善正极材料LiMn_2O_4的性能,这与电化学实验的观察结果相一致.
高潭华刘慧英张鹏吴顺情杨勇朱梓忠
关键词:AL掺杂电子结构第一原理计算
纳米ZnO胶体可见发射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关于ZnO可见发射机制的讨论目前尚无定论。本文研究了不同颗粒尺寸的纳米晶ZnO胶体的发射性质,观测到两个发射带,其中之一是激子发射,另一个是可见发射;发现两个发射带的峰值能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由此提出了可见发射机制是来自导带的电子到深陷阱的跃迁。
宋国利刘慧英孙凯霞杨幼桐陈保久
关键词:量子限域效应氧化锌半导体材料
InSb的Li替位形成能的从头计算被引量:3
2004年
采用基于平面波展开的第一原理赝势法计算了锑化铟在锂替位到铟位置时的各种情况下的形成能与电子结构 ,讨论了锂替位的体积变化 ,电荷分布、能带结构及电子态密度等性质 .结果表明 ,对于闪锌矿结构的 In Sb,锂的各种替位形成能大致在每个锂原子 -2 .2 e V左右 .该结果表明 ,不可能在嵌入初期 Li插入到间隙位置之前发生替位反应 。
刘慧英侯柱锋朱梓忠黄美纯杨勇
关键词:INSB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