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兵
- 作品数:77 被引量:199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吉西他滨在胰腺癌的放射治疗中增敏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在胰腺癌PC-2细胞体外放疗增敏相关基因谱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胰腺癌PC-2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放射剂量(0cGy,50cGy,100cGy,150cGy,200cGy,250cGy)下,不同浓度吉西他滨(空白组,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60μg/ml,70μg/ml,80μg/ml,90μg/ml及100μg/ml吉西他滨组)对PC-2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纯放疗组(空白组,150cGy)和放疗增敏组(40μg/ml吉西他滨,150cGy)对胰腺癌细胞周期及凋亡影响。Human1A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2组间基因谱差异表达。结果胰腺癌PC-2细胞的凋亡分数与吉西他滨的浓度成剂量依赖关系,在40μg/ml时对PC-2细胞有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对PC-2细胞的G1/S阻滞作用明显,加药放疗组(90.1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较单纯放疗组(71.72%)明显提高。细胞表达谱芯片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两倍以上)共差异表达基因1030条。其中主要包括表达上调的基因348个,下调基因682个。结论吉西他滨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转化,以及激活肿瘤坏死因子及细胞炎性因子等多种途径阻止放疗间期细胞的修复、杀死瘤细胞发挥其辐射增敏的作用。
- 任宏涛刁岩马红兵王西京刘蕾
- 关键词:胰腺癌吉西他滨凋亡细胞周期基因表达谱
- 基于随机博弈的医疗系统入侵检测优化配置
- 2023年
- 目的针对医疗网络运行特点与可能经受的网络攻击威胁,提出一种基于入侵检测的主动防御方法。方法依据医疗网络系统结构,结合医疗系统网络安全风险状态和网络攻击的方式,模拟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和攻击者的博弈过程,结合Nash-Q Learning算法,提出了一套医疗网络主动防御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实现算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可行性。结果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随机选择的入侵检测策略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多种决策学习率下得到的入侵检测累计收益提高了30%~40%,且可根据当前网络资源可用程度与所面临网络安全威胁级别,动态适配安全防御配置参数,在保障网络整体运行效能前提下,实现网络安全防御的最大化。结论基于IDS的主动防御方法,可以根据网络风险预测,有效提升医疗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 李毅杨雅琪李芳张坤栾浩马红兵
- 相关基因以及联合辐射抑制胰腺癌的机制研究
- 王西京马红兵管海涛薛兴欢薛锋杰王亚利代志军康华锋刘小旭
- 胰腺癌是较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总体治疗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90%的患者诊断后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仅1%~3%。胰腺癌对大多数的抗肿瘤治疗如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不敏感是导致预后恶劣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将肿瘤的基因-放射...
- 关键词:
- 关键词:胰腺癌癌细胞
- 替尼泊苷联合放疗治疗术后脑胶质瘤的I期临床试验
- 2009年
- 目的观察替尼泊苷(VM26)加放疗治疗术后脑胶质瘤的毒性、耐受剂量及临床可行性。方法20例脑胶质瘤(Ⅲ、Ⅳ级)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照射野参考增强CT和MRI影像学检查所见,包括病灶外3cm,2Gy/次,总剂量Dr 60Gy,30分次,照射总时间6周。VM26分50、75、100mg/m^2 3个剂量级,每剂量组至少5例,如无明显不良反应进入下一剂量组,直至找到最大耐受量(MTD),1次/周,共4次。结果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第2个剂量级中有4例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MTD为75mg/m^2。结论术后脑胶质瘤照射加VM26综合治疗具有临床可行性,最大耐受剂量75mg/m^2,推荐Ⅱ期临床剂量为50mg/m^2。
- 马红兵王西京白明华王宝峰任宏涛
- 关键词:脑肿瘤神经胶质瘤
- 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28例重症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重症胸外伤并发ARDS与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血压、是否伴有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8次/分或<10次/分)、是否吸烟、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肺挫伤、肺部疾病、呕吐误吸、腹内脏器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年龄≥65岁、肺挫伤、肺部疾病、呼吸困难、PaO_2<60 mmHg、PaCO_2≥45 mmHg或≤36 mmHg、呕吐误吸、腹内脏器损伤、GCS≤8分、ISS≥16分是重症胸外伤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肺挫伤、肺部疾病、呼吸困难、血气胸、PaO_2<60 mmHg、PaCO_2≥45 mmHg或≤36 mmHg、呕吐误吸、腹内脏器损伤、GCS≤8分、ISS≥16分是重症胸外伤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 杨晓平孔德玲姚婕马红兵柯悦
- 关键词:重症胸外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128例Ⅲ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Ⅲ期宫颈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8例Ⅲ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Cox风险回归分析及Kaplan-Meier法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28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2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2. 80%和44. 50%,2年和5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 50%和40. 6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与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放疗持续时间呈显著相关(all 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放疗持续时间均为Ⅲ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Ⅲ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放疗持续时间显著相关,在不良反应可耐受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并在8周内完成放疗,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
- 包兴梁亮金迎迎康华峰马红兵白明华
- 关键词:宫颈癌疗效预后因素
- 不同射野数目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 2021年
- 目的比较不同射野数目对宫颈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至12月20例接受调强放疗的宫颈癌患者,每个病例分别设计5野和7野两组调强放疗治疗计划,5野入射度为45°、115°、180°、245°、315°(PlanA);7野入射角度为0°、50°、100°、150°、210°、260°、310°(PlanB),采用等效均匀剂量优化法,在膀胱、直肠以及小肠罚分值≠0时,尽量使骨盆剂量降低,使100%等剂量线刚好覆盖95%靶体积,比较其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组放疗计划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PlanB优于PlanA,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危及器官直肠V_(10)、V_(50)以及膀胱V_(10)、V_(50)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V_(20)、V_(30)、V_(40)、D_(mean)、膀胱V_(20)、V_(30)、V_(40)、D_(mean)、小肠V_(30)、V_(40)、V_(50)、D_(mean)、骨盆V_(20)、V_(30)、V_(40)、V_(50)、D_(mean),PlanB优于PlanA;对于小肠V_(10)、V_(20)以及骨盆V_(10),PlanA优于PlanB,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跳数和出束时间PlanA略少于PlanB,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需要,小肠及骨盆在高低剂量区各自具有其优势,但是综合考虑发生放射损伤相关性研究结果以及剂量学结果PlanB更适合于临床应用。
- 何赟李宇星王亚利苏王辉马红兵许琨
- 关键词:剂量学
- 锥形束CT宫颈癌调强放疗中膀胱充盈程度对膀胱实际剂量及靶区影响的评估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宫颈癌调强放疗中患者治疗当次膀胱充盈程度的不同,其当次治疗时对膀胱实际照射剂量以及对靶区的影响,为膀胱剂量的准确评估及放射治疗前膀胱准备提供基础。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的宫颈癌患者10例,由同一名放疗科医生在CT图像以及CBCT图像上勾画膀胱及靶区,分别比较膀胱质心变化以及膀胱实际剂量学变化参数并分析原因,并在不同剂量条件下统计其漏照靶区的体积。结果随着膀胱体积的增大,膀胱质心与上下方向、前后方向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0.6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左右方向相关系数为0.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随着膀胱体积的增大,V 30、V 40、V 50、D mean都呈减小的趋势,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72、0.805、0.593、0.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膀胱体积的变化超过200mL时,靶区的漏照体积明显增加(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在放疗中膀胱充盈程度的一致性较差,从而导致靶区位移与膀胱在实际治疗时照射剂量的变化,所以放疗定位前应记录好患者尿量,在治疗前采用膀胱容量测量仪测量尿液体积,相对于定位时膀胱体积的变化应不超过200mL为宜。
- 何赟李毅王亚利苏王辉李芳许琨马红兵李宇星
- 关键词:宫颈癌调强放疗锥形束CT
- 大蒜素联合X线照射对食管癌细胞DNA损伤及修复的影响
- 目的 探讨大蒜素联合放射对食管癌细胞DNA 损伤及修复的影响。方法 1O、20μg/ml 大蒜素作用于食管癌ECA109 细胞细胞进行x 线照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大蒜素对食管癌ECA109 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影响,采用...
- 马红兵
- 放疗联合诱导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78例Ⅲ和Ⅳ期鼻咽癌患者信封法随机分为 2组 (综合组及单放组 ) ,每组 3 9例。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 ,鼻咽癌原发灶 60~ 68Gy/6~ 7周 ,颈部 5 0~ 70Gy/5~ 7周 (分高能X线及电子线照射 ) ,两组放疗方法、时间、剂量和分割均相同。综合组放疗前、中、后采用PF方案化疗 4~ 6个周期 :顺铂 (cis platin ,DDP ) 3 0~ 40mg/d ,连续 3d ;5 -氟尿嘧啶 ( 5 fluorouracil,5 FU ) 10 0 0mg/d ,连续 5d ;2 8d为 1个周期。第 1个周期化疗在放疗前给予。结果 :综合组和对照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1 5 % ( 2 4/3 9)和 3 5 9% ( 14 /3 9) ,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9 2 % ( 2 7/3 9)和 41 0 % ( 16/3 9) ,颈部淋巴结转移控制率分别为 64 1% ( 2 5 /3 9)和 3 8 5 % ( 15 /3 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综合组急性毒性反应较单放组重 ,但未影响治疗进程。结论 :放疗联合诱导化疗能提高晚期鼻咽癌的生存率。
- 王西京马红兵康华峰代志军张晓智
- 关键词: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