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静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氯化钾
  • 5篇浮选
  • 2篇正浮选
  • 2篇黏度
  • 2篇粒度
  • 2篇粒径
  • 2篇钾矿
  • 2篇浮选效率
  • 1篇低钾
  • 1篇石盐
  • 1篇水体
  • 1篇迁移
  • 1篇浊度
  • 1篇相图
  • 1篇硫酸
  • 1篇氯化
  • 1篇氯化镁
  • 1篇氯化钠
  • 1篇镁浓度
  • 1篇矿泥

机构

  • 7篇山西大学
  • 6篇青海大学

作者

  • 8篇赵静
  • 5篇程芳琴
  • 3篇成怀刚
  • 1篇程文婷
  • 1篇赵仲鹤
  • 1篇曹沁波
  • 1篇张云云
  • 1篇边红利
  • 1篇王鑫
  • 1篇韩静

传媒

  • 1篇化工科技
  • 1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价值工程
  • 1篇无机盐工业
  • 1篇青海大学学报...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盐业与化工
  • 1篇环境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氯化镁浓度对氯化钾浮选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在利用光卤石浮选KCl的过程中,MgCl2的存在是使KCl浮选效率降低的重要原因.考察了MgCl2浓度对浮选溶液粘度,盐酸十八胺分散性和KCl浮选收率的影响,探讨了MgCl2浓度为20%的高镁浮选体系的最佳通气量和固液比.结果表明:MgCl2浓度的增大使溶液的粘度增大,盐酸十八胺的分散性变差,从而降低了捕收剂盐酸十八胺的有效浓度.当MgCl2浓度由0增大到20%时,KCl的浮选收率下降了13.49%.调节浮选通气量为200mL/min,固液比为3∶100时,KCl的回收率提高了10.30%.通过调节通气量和固液比可有效减小MgCl2浓度对盐酸十八胺分散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KCl的浮选效率.
赵仲鹤赵静成怀刚边红利程芳琴
关键词:氯化镁氯化钾浮选
二水硫酸钙粒度和陈化时间对高岭土颗粒在水中沉降过程的影响规律
2016年
针对二水硫酸钙的混凝性能,利用测定悬浊液浊度和ζ电位的方法,考察了二水硫酸钙粒度和陈化时间对高岭土颗粒在水中沉降过程的影响规律。二水硫酸钙颗粒加入到含有高岭土颗粒的水中之后,其浊度发生了明显的降低。不同粒度的二水硫酸钙对高岭土悬浊液的浊度有不同的脱除效果,且粒度越小、除浊性能越好;当二水硫酸钙粒度小于75μm时可使浊度由2 810 NTU降低到70.1 NTU,优于大颗粒二水硫酸钙对悬浊液的除浊效果。在投入到高岭土悬浊液之前,将二水硫酸钙预先在水中进行陈化,发现当陈化时间为20~30 min时,可使高岭土悬浊液的浊度降至68.9 NTU,浊度降低的效果最好。此外,二水硫酸钙可使高岭土悬浊液的ζ电位绝对值减小,意味着颗粒间静电斥力减小,从而有助于沉降。
成怀刚韩静王鑫赵静程芳琴
关键词:粒度高岭土二水硫酸钙浊度
不同矿泥对氯化钾浮选分离的影响及相图表征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低品位盐湖钾矿浮选过程中矿泥杂质所引起的氯化钾收率降低的问题,开展了不同类型的矿泥及盐泥混合物的浮选规律研究,并使用设置了矿泥变量的KCl-H2O体系相图来表征矿泥与氯化钾混合浮选的过程,利用相图杠杆规则讨论了氯化钾的浮选收率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矿泥具有不同的浮出特性,且矿泥对氯化钾回收率的影响程度按高岭土、钾长石、钠长石、石英顺序依次减弱。矿泥中的高岭土组分影响最明显,可使氯化钾回收率从90.67%降至24.68%,精矿和尾矿的曲线在相图中表现为收敛和分散特征均较为突出的线形;长石次之,浮出性稍弱,精尾矿曲线在相图中表现为小幅收敛线形;石英最弱,推测其在浮出过程中受夹带效应的影响较大,精尾矿曲线在相图中收敛性最小。
成怀刚张云云程芳琴赵静
关键词:矿泥钾矿浮选相图
正浮选过程中氯化钠随氯化钾浮出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在正浮选法制备氯化钾过程中,由于氯化钠与氯化钾一同浮出而影响了氯化钾产品的质量,因此有必要针对氯化钠随氯化钾浮出的行为进行研究。在25℃条件下,考察了氯化钠浓度对氯化钾-氯化钠和氯化镁-氯化钾-氯化钠两种浮选液黏度的影响,以及在这两种溶液中氯化钠的粒径对氯化钠的沉降速率、氯化钠的回收率、氯化钾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正浮选中氯化钠随氯化钾浮出的主要原因是浮选液的黏度较大,粒径较小的氯化钠颗粒易黏附于气泡表面或进入氯化钾矿化泡沫层而被夹带浮出。当氯化钠颗粒大于125μm时,可有效减小氯化钠对氯化钾浮选的干扰,提高氯化钾产品的质量。
赵静程文婷曹沁波程芳琴
关键词:氯化钾氯化钠黏度粒径浮选
钾石盐组分对氯化钾浮选效率的影响
2014年
由于近年来马海盐湖的不适当开采使钾盐矿品位下降、组分复杂,但钾盐生产工艺并未做相应调整,使得产品质量和氯化钾回收率均降低。本实验通过模拟不同组分的钾石盐,在实验室研究不同组分氯化钠对钾石盐浮选过程的影响,探讨其中规律。实验表明:在捕收剂盐酸十八胺浓度在2*10-5mol/L时氯化钾回收率接近100%,氯化钠对钾盐浮选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浮选过程中氯化钠的夹带,降低了产品氯化钾的质量及氯化钾的回收率。
赵静
关键词:钾石盐浮选
杂盐氯化钠对氯化钾正浮选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文中针对KCl浮选过程夹带大量NaCl的问题,开展了黏度测定、有控微浮选实验等研究。结果表明:浮选液相中NaCl能增大浮选体系的黏度;浮选固相中NaCl含量由0增至75%时,产品KCl含量由99.16%降低到89.29%,收率由99.16%降低到80.05%;当NaCl的粒径小于95μm时,KCl浮选产品中NaCl夹带可达10%~15%。NaCl被KCl夹带浮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浮选固相中NaCl含量高,粒径小。
赵静程芳琴
关键词:NACLKCL浮选黏度粒度
察尔汗盐湖高钠高镁低钾矿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XRD(X射线衍射分析仪)与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高镁低钾矿、高钠低钾矿的粒径和组分的关系及这两种矿物中氯化钾的存在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两种矿物在不同粒径下的浮选条件提出了要求。
赵静
关键词:粒径
水体中锂、铷在部分沉积矿物作用下的迁移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可溶性稀有金属元素在天然水体过量富集会污染水体的问题,开展了不同类型矿物对锂、铷捕集规律的研究,着重考察了矿物类型、水体pH值、水岩比对锂、铷捕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矿物对锂、铷的捕集效果按长石类、粘土类、粉砂类顺序依次减弱。长石类对锂、铷捕集量最大可达80 mg/g以上,锂和铷向矿物迁移的倾向最大;石英最低,不足20 mg/g。钾长石、钠长石、高岭土对锂和铷捕集的最佳pH值范围为7~8,说明中性或弱碱性的水体中锂和铷更容易向矿物迁移。水岩比会明显影响锂和铷在水体中的迁移能力,最佳水岩比约为200 mL/g。
王鑫成怀刚赵静赵静
关键词:水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