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芳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用中成药手册》中煮散的统计分析被引量:7
- 1994年
- 《实用中成药手册》中煮散的统计分析张玉芳,原晓洪,李雁,琚伟,宋丽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剂型,中成药《实用中成药手册》是宋连柱等人编写,1985年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载中成药2070种,包括传统剂型丸、散、膏、丹、片和现代剂型针剂、合剂...
- 张玉芳原晓洪李雁琚伟宋丽
- 关键词:剂型中成药煮散剂
- 浅析日本处方学特征
- 1996年
- 浅析日本处方学特征张玉芳河南中医学院成教学院(郑州450003)日本汉方医学称方剂学为“处方学”或“处方解说”。其在汉方医学中占主导地位。汉方医学乃日本传统医学,是公元五世纪传入的中国医学,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渐演变而成的。因此,既有中医学的基本内...
- 张玉芳
- 关键词:处方学方剂学
- 探吴氏急重危症给药间隔时间被引量:1
- 1996年
- 探吴氏急重危症给药间隔时间张玉芳(河南中医学院成教学院450003)主题词吴瑭,危重疾病/投药和剂量吴氏,名瑭,字鞠通,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不仅在温病理论上有极大贡献,临床治病也极富经验,后人辑其验案成书,名《吴鞠通医案》(以下简称《医案》),笔者学习...
- 张玉芳
- 菌痢栓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 1992年
- 我们用中药菌痢栓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80例,并与黄连素组78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兹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急性细菌性痢疾158例,均有典型症状,并经粪检确诊。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2岁。合并轻度脱水35例,中度脱水12例,重度脱水3例。对照组7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合并轻度脱水30例,中度脱水10例,重度脱水4例。 2.治疗方法菌痢栓配制:广木香450克,川黄连250克,生川军450克,苦参600克,厚朴600克,滑石600克,加适量基质制成1500栓粒。
- 张玉芳王淑萍吴宪鸣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中药急性
- 煮散常用量标准化研究被引量:11
- 1996年
- 煮散,是指单味中药加工为粗末,按每次量据方调剂,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常用的成方、经验方或协定处方可成批加工,按每次常用量包装,如上法煎服。所谓'常用量',亦称'治疗量',指医疗上常用的比较安全而能产生防治作用的药物剂量,一般指成人应用的一次量。煮散保持了汤剂吸收快、见效快,又适应辨证论治的长处,克服了汤剂用量大,饮片大。
- 张玉芳琚玮李雁周振来
- 关键词:汤剂煎药法剂型中药
- 经方煮散初探
- 1994年
- 经方煮散初探张玉芳,孙田华,李雁,琚玮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经方,剂型,考证“煮散”一词始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其中卷八及卷十二分别记载有“续命煮散”及“伏神煮散”。煮散又称颗粒煎剂,是汤剂的一种,乃药材颗粒与水共煮而制成的液...
- 张玉芳孙田华李雁琚玮
- 关键词:经方剂型煮散
- 虚寒胃痛病煮散剂量标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1996年
- 祖国医学渊源流长,临床用药,除辨证准确、方药精当外,药物用量的适度也是关键所在.不同剂型,为了满足辨证施治的需要,或方便患者服用,都遵照一定的法度,用量都有一定的范围.为了探求中药煮散的常规用量,我们采用六君子汤(人参、白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选取不同的剂量,对虚寒胃痛进行临床观察,为中药煮散剂量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孔令华张玉芳孙田华
- 关键词:胃脘痛中医药疗法虚寒六君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