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军

作品数:21 被引量:16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妊娠
  • 5篇细胞
  • 4篇受精
  • 4篇体外
  • 4篇体外受精
  • 4篇体外受精-胚...
  • 4篇胚胎
  • 4篇胚胎移植
  • 4篇子痫
  • 4篇子痫前期
  • 3篇杀伤
  • 3篇子宫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结局分析
  • 3篇激素
  • 2篇蛋白
  • 2篇孕期
  • 2篇杀伤细胞
  • 2篇子宫自然杀伤...

机构

  • 21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21篇周建军
  • 12篇胡娅莉
  • 9篇孙海翔
  • 6篇王玢
  • 4篇王俊霞
  • 4篇王志群
  • 2篇陈华
  • 2篇赵霞
  • 2篇刁振宇
  • 2篇戴毅敏
  • 2篇侯亚义
  • 2篇邢俊
  • 2篇郝莎
  • 2篇陆菲菲
  • 1篇顾香芳
  • 1篇侯晓妮
  • 1篇刘景瑜
  • 1篇李洁
  • 1篇颜桂军
  • 1篇朱静静

传媒

  • 5篇中华围产医学...
  • 5篇生殖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国外医学(妇...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调控子痫前期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免疫漂移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子痈前期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是导致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1]。研究发现辅助性T淋巴细胞1和2(Thelper1/Thelper2,Th1/Th2)免疫状态向Th1漂移是子痢前期发病的重要免疫机制^[1-4],因此研究子痫前期产生Th1型漂移的免疫调控机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周建军胡娅莉王志群郑明明赵霞凌静娴顾香芳
关键词:辅助性T淋巴细胞1免疫调控机制子痫前期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病理生理机制
基于新一代测序的SNP单体型分析在先天性挛缩性蜘蛛样指症PGD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基于新一代测序(NGS)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单体型分析在先天性挛缩性蜘蛛样指症(CCA)种植前遗传学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对活检的滋养层细胞采用多重置换扩增(MDA)的方法扩增全基因组,应用基于NGS的SNP单体型分析和直接测序两种方法对MDA产物进行CCA的种植前遗传学诊断(PGD)。结果应用MDA方法对活检的4枚囊胚的滋养层细胞成功地进行了全基因组扩增;通过基于NGS的SNP单体型分析发现,其中两枚是未感染CCA的囊胚,另两枚是感染CCA的囊胚;单体型分析结果与直接测序法结果一致。取卵5个月后患者移植一枚基因型正常的冷冻囊胚,于妊娠的第38周经剖宫产成功分娩一体重为2 850g的健康婴儿。结论基于NGS的SNP单体型分析是单基因病的种植前遗传学诊断的有效筛查工具。
陈林君刁振宇徐志鹏周建军颜桂军孙海翔
关键词:种植前遗传学诊断多重置换扩增
微刺激方案中克罗米芬促排卵5天后内源性FSH的变化及结局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CC)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微刺激方案中应用CC促排卵5d后内源性FSH变化情况及其与促排卵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CC+HMG微刺激促排卵的1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CC促排卵5d[即月经周期第7天(D7)]内源性FSH的变化分为FSH上升组与FSH下降组;同时将基础D2FSH≥10U/L的患者根据FSH水平变化分为FSH上升组(A组)与FSH下降组(B组),将D2FSH<10U/L的患者根据FSH水平变化分为FSH上升组(C组)与FSH下降组(D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促排卵结局。结果 156例患者中CC促排卵5d后FSH上升者占53.2%,下降者占46.8%。FSH下降组的D2FSH、D2LH水平、D7E2水平显著高于FSH上升组,FSH下降组的D7FSH、HCG日FSH水平显著低于FSH上升组(P<0.05);FSH下降组的促排卵天数及Gn用量亦显著少于FSH上升组(P<0.05)。B组的基础窦卵泡数(AFC)、D7E2显著高于A组,D7FSH、HCG日FSH、HCG日LH、促排天数显著低于A组(P<0.05);B组的获卵数及冷冻胚胎数显著高于A组(P<0.05)。C、D两组除D2FSH、D7FSH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C+HMG微刺激方案中应用CC促排卵5d后内源性FSH上升与降低都是常见的卵巢反应,对于D2FSH≥10U/L的患者,D7内源性FSH水平变化可用于评价卵巢的储备功能。
常泽娜朱梦晨黄晓敏孙海翔周建军
关键词:克罗米芬卵泡刺激素促性腺激素
IGF系统对巨大儿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5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包括IGFs、IGFBP1~6、IGFBP-rP1~9、IGF1R、IGF2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参与正常的妊娠过程,同时其系统异常与巨大儿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文主要从IGF1、IGF2、IGF1R及IGFBP3 4个方面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在巨大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周建军胡娅莉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巨大儿
异位妊娠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EP)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临床结果以及EP次数及输卵管治疗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在我中心行IVF-ET的患者,选择经腹腔镜或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为盆腔、输卵管因素性不孕症患者的401个周期,根据既往有无EP史,分为EP组270周期和非EP组131周期;EP组又根据既往EP的发生次数分为EP1次组和EP≥2次组。分别比较EP组和非EP组、EP1次组和EP≥2次组的种植率、妊娠率以及重复异位妊娠(REP)的发生率。同时根据输卵管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比较患侧输卵管结扎或根治性手术组(A组)和患侧输卵管保守手术组(B组)以及对侧输卵管结扎或根治性手术组(A1组)和对侧输卵管保留组(A2组)的临床结局。结果 (1)EP组与非EP组促性腺素激素(Gn)用量、Gn天数、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妊娠率、种植率及EP发生率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EP1次组和EP≥2次组的妊娠率、EP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P≥2次组的种植率(72.04%)明显高于EP1次组(5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A、B两组的妊娠率、种植率及EP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1组的妊娠率(87.14%)和种植率(59.03%)明显高于A2组的妊娠率(65.22%)和种植率(4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EP后行IVF-ET并不影响临床妊娠结局,亦不增加REP的风险,且与既往EP次数无关。患侧输卵管保守手术或根治性手术治疗均不影响妊娠率,不增加REP的风险;对侧输卵管是否保留,则应进行综合评估后判定。对既往发生2次以上EP的患者,双侧输卵管切除更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王玢周建军刘景瑜张宁媛孙海翔
关键词:异位妊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输卵管预处理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卵巢反应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输卵管预处理对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卵巢反应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12月因输卵管因素在本中心行常规IVF-ET治疗的669例不孕患者的资料,按行IVF-ET前输卵管有无预处理分组:A组,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或腹腔镜检查诊断为双侧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但未采取输卵管预处理的患者390例;B组,因异位输卵管妊娠或输卵管积水行单侧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手术患者100例,对侧输卵管无手术史,不伴积水;C组,双侧输卵管因积水或异位妊娠行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患者179例。比较3组患者在IVF-ET周期中卵巢对控制性超排卵的反应性及临床结局。结果:各研究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激素(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H)、基础窦卵泡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取卵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量、用药天数、受精率、种植率及妊娠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年龄<38岁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输卵管预处理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且总体上不影响卵巢对GnRH-a的反应性和IVF-ET妊娠结局。
陆菲菲宋天然王玢周建军孙海翔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巢反应性
江苏省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江苏省出生缺陷发病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江苏省抽取东西南北中城市与农村95个点,各项目点抽样1年,妊娠12周内的孕妇全部参与,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调查,并进行出生后半年~4年的随访。结果研究孕妇26803例,人群参与率98.1%,三级随访率达96.4%。正常妊娠分娩率为96.33%,流产1.40%,死胎0.34%,死产0.06%,引产0.37%,另外新生儿死亡率为33.6/万,婴儿死亡43.6/万,存活但合并畸形71.3/万。确诊出生缺陷儿282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15.0万,总唇腭裂为10.1/万,脑积水为9.7/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9/万,非窒息导致的脑瘫为8.2/万,眼部畸形8.2/万,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为7.5/万等。结论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调查及随访是明确产前诊断工作重点、评价实施出生缺陷干预效果的重要方法。
周建军胡娅莉刘启兰(整理)陈启光(整理)许碧云
易栓症的发生机制和防治被引量:15
2009年
易栓症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指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因素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一种疾病状态。易栓症的血栓栓塞类型主要为静脉血栓。易栓症患者如果没有血栓栓塞家族史,一般不需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易栓症患者发生血栓时是否延长抗凝时间需要通过评估复发风险和出血风险进行个体化处理。
周建军胡娅莉
关键词:易栓症妊娠抗凝治疗遗传性获得性
子痫前期患者母-胎界面子宫自然杀伤细胞免疫表型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2免疫状态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母-胎界面子宫自然杀伤细胞免疫表型及辅助性 T 淋巴细胞(Th)1、2免疫状态的变化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于剖宫产时采集2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及11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对照组)的子宫底蜕膜组织,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产妇底蜕膜组织中子宫自然杀伤细胞亚群,子宫自然杀伤细胞表面受体 CD_(69)、CD_(94)及 Th1/Th2免疫状态。结果 (1)子痫前期组底蜕膜组织中子宫自然杀伤细胞 CD_(56) ^(bright)CD_(16)^-亚群及 CD_(56) ^(dim)CD_(16)^-亚群的含量分别为(17.3±11.1)%及(16.3±8.7)%,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7.9±16.8)%及(16.2±8.8)%,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子痫前期组底蜕膜组织中子宫自然杀伤细胞 CD_(56)^+CD_(69)^+及 CD_(56)^+CD_(94)^+的含量分别为(37.9±18.9)%及(34.9±15.2)%,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6.8±19.7)%及(32.7±16.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子痫前期组 CD_(56)^+CD_(69)^+/CD_(56)^+CD_(94)^+值为1.1±0.2,正常对照组为1.2±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子痫前期组底蜕膜组织中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Tc)2型细胞含量为(3.0±1.0)%,正常对照组为(4.3±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痫前期组 Tc1/Tc2值为17.8±3.4,正常对照组为11.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痫前期组 Th1/Th2值15.1±2.4,正常对照组为13.2±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底蜕膜组织中母-胎界面的子宫自然杀伤细胞免疫表型无明显变化;但 Tc1/Tc2值向 Tc1偏移,使得母-胎界面 Th1/Th2免疫状态向 Th1型免疫偏移,这一现象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
周建军胡娅莉郝莎侯亚义
关键词:免疫表型分型蜕膜
足月妊娠母胎界面与系统免疫中NK细胞表型和T细胞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母胎界面及系统免疫中NK、T细胞的免疫状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10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剖宫产同时采集子宫底蜕膜、外周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NK细胞亚群、NK细胞表面受体CD69、CD94及Th1/Th2免疫状态。结果底蜕膜和外周血中各指标结果为:CD56brightCD16-含量:(18·72±17·73)%和(0·28±0·18)%;CD56+CD69+亚群:(34·98±19·79)%和(3·33±1·27)%;CD56brightCD94+含量:(15·94±13·19)%和(1·17±1·19)%;CD56+CD16-/CD56+CD16+比值:(2·30±2·25)和(0·34±0·28);CD56+CD69+/CD56+CD94+比值:(1·21±0·66)和(0·28±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底蜕膜中Th1、Th2、Tc1细胞含量及Th1/Th2、Tc1/Tc2比值与外周血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底蜕膜中自然杀伤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 cell,uNK细胞)亚群,uNK细胞表面受体CD69、CD94,Th1/Th2免疫状态与外周血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与维持妊娠免疫耐受关系极大的uNK细胞,在足月妊娠底蜕膜中保持相对的活化状态,同时uNK、T细胞的变化独立于外周血中的免疫状态。
周建军胡娅莉侯亚义王志群郝莎戴毅敏李洁
关键词:妊娠免疫耐受T淋巴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