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玉军

作品数:25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6篇心肌
  • 9篇动脉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5篇心肌梗塞
  • 5篇血管
  • 5篇梗塞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4篇缺血
  • 3篇动脉造影
  • 3篇心肌病
  • 3篇心肌桥
  • 3篇造影
  • 3篇左西孟旦
  • 3篇细胞
  • 3篇孟旦
  • 3篇肌病
  • 3篇肌桥
  • 3篇肌细胞

机构

  • 25篇天津市胸科医...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宁河县医院

作者

  • 25篇郭玉军
  • 11篇陈树涛
  • 8篇冯津萍
  • 5篇梁爽霖
  • 5篇耿婕
  • 4篇丛洪良
  • 3篇屈大展
  • 3篇杜纪兵
  • 3篇冯超
  • 2篇贺晓楠
  • 2篇殷雅琴
  • 2篇陈星
  • 2篇赵晓赟
  • 2篇陈闽荔
  • 2篇陈宇
  • 2篇陈敏荔
  • 1篇刘寅
  • 1篇蒋汉涛
  • 1篇冯治西
  • 1篇张我素

传媒

  • 5篇天津医药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力衰竭...
  • 1篇中华老年病研...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0
  • 2篇1996
  • 2篇199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壁冠状动脉与心肌桥的诊疗进展被引量:17
2005年
郭玉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心绞痛
一种端坐位护理病床
一种端坐位护理病床,包括床架、床侧板、桌体、座椅,其中床架两侧铰装有多个床侧板,床体一侧制有排泄孔;座椅底部制有与排泄孔相适配的排泄套管,座椅通过排泄套管嵌装入排泄孔内与床体固定连接;所述桌体包括桌板、桌腿、踏板,其中桌...
袁玮郭玉军耿婕韩琳刘洪瑜陈雪
文献传递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溶栓治疗被引量:1
1996年
无室内阻滞的急性心肌梗塞(AMI)病死率<20%,而伴发束支阻滞的病死率则>60%。我院1993~1995年收治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均于新近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以前ECG无显示)。本文观察此4例病人经或未经静脉溶栓治疗的结果。
屈大展郭玉军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脏传导阻滞溶栓术
左西孟旦对老龄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观察左西孟旦对老龄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失代偿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148例,根据年龄分为:非老龄组(n=66)与老龄组(n=82)(中华医学会规定60岁<老龄<89岁).监测指标:(1)患者用药前及...
蒋汉涛陈树涛郭玉军耿婕冯津萍
关键词:老龄患者左西孟旦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T肌酐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6年
对13例发病6小时以内的AMI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180分钟内给药总量为100mg,根据床旁指标判定10例再通,开通率达76.9%,仅1例出现牙龈出血。在溶栓2小时内发现心律失常10例,死亡1例。本文就rt-PA的特点及静脉溶栓时机,再灌注心律失常进行讨论。
卢凤民屈大展冯治西郭玉军
关键词:心肌梗塞静脉溶栓纤溶酶原激活剂
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保护作用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AMI急诊PCI可能导致患者发生再灌注损伤,严重影响AMI患者的预后。动物实验证实腺苷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保护心肌作用。国外临床试验证实腺苷可以缩小梗死面积,减少“无再流”面积,提高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然而国内鲜有这方面的报道。笔者观察了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现报告如下。
郭玉军陈宇王雪梅贺晓楠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心肌梗死腺苷血管成形术
心肌淀粉样变性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5年
患者男性,57岁,因"间断胸闷、胸痛9年,间断喘憋2个月,症状加重3d"于2014年7月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9年开始无诱因间断发作短暂心前区疼痛伴胸闷,曾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间断出现憋喘、夜间不能平卧及双下肢水肿,外院X线胸片检查提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行穿刺引流,引流液为"漏出液",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后病情好转。患者于入院前3
冯超陈树涛冯津萍郭玉军耿婕
关键词:心肌淀粉样变性漏出液穿刺引流心前区疼痛窦性心动过速
血管内皮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建立颈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的大鼠模型,行光镜和电镜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I型胶原和IV型胶原;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cl-2、Bax和c-myc的表达并行TUNEL染色。结果内皮损伤后血管管腔面积减少,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并呈激活状态细胞凋亡减少。PCNA、I型胶原、IV胶原、PDGF、FGF、Bcl-2和c-myc的表达增高,而Bax表达降低。结论血管内皮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殖、凋亡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和堆积,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基因调控的介导,参与了局部血管重建和再塑过程。
冯津萍陈星陈敏荔郭玉军梁爽霖
关键词:内皮损伤平滑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管内皮损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法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1995年
急性心肌梗塞4例病人在溶栓后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其中2例即刻 PTCA,2例择期 PTCA。溶栓后冠脉造影显示一例90%LAD 近心端狭窄、一例95%LAD 中段狭窄,一例右冠状动脉近心端90%狭窄,一例右冠状动脉中段90%残留狭窄。成功4例 PTCA 治疗后仅存10%~30%的狭窄,运动试验均阴性,经12至18个月随访中,无一例发生心绞痛及再梗塞。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心脏增大及心脏局部低动力表现。
屈大展刘寅郭玉军
关键词:血管成型术心肌梗塞PTCA
壁冠状动脉与心肌桥的诊疗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郭玉军
关键词: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