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中
- 作品数:89 被引量:193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鲁迅与郁达夫的“颓废”比较论被引量:4
- 2008年
- 颓废是中国现代新文学的"现代性"特征之一。不同作家笔下的颓废面孔并非雷同,鲁迅和郁达夫就分别代表了两种颓废风格:远奥繁缛与显附轻靡。本文从作家营造的文体、人物、环境等方面比较颓废风格表现迥异的深层原因,并从中探究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丰富与复杂。
- 首作帝张卫中
- 关键词:颓废
- 台湾当代小说语言流变寻踪
- 2014年
- 台湾文学自光复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它的所有进步都是与语言的进步分不开的。台湾当代文学每个阶段的语言探讨都有其特殊的内容。在现代主义时期,白先勇、欧阳子等着眼于个人风格的创造,王文兴则通过颠覆既有的规范尝试语言变革的各种可能与底线;乡土文学的回归,不仅带来了乡土体验,也在将方言融之于国语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而在1980年代,新世代作家则通过对常态语言的偏离,探索了提高汉语表达功能的多种可能性。
- 张卫中
- 关键词:文学语言
- 回到形象性——关于文学语言功能的再思考被引量:1
- 2007年
- 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语言本体论引入国内,因为这个理论本身的深奥与价值多元性,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文章认为对文学语言功能的认识最终还应当回到“形象性”。不过这个形象性主要不是“语言自身的形象性”,而是在“刺激-反应”的模式中,语言那种唤起读者心中形象性的功能。
- 张卫中
- 关键词:文学语言本体论形象性
- 台湾当代诗歌语言流变论
- 2015年
- 在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与语言的关系最为密切,诗歌在观念、形式、技巧方面的任何变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台湾诗歌自光复以来经历了"战斗诗歌"、现代诗、乡土现实主义和多元化时期几个阶段,在诗歌观念与艺术上几经变革,而所有这些变革也都首先在语言中体现出来。可以说,台湾当代诗歌史就是在诗歌语言方面不断实验探索的历史。从语言出发应当能够窥见台湾当代诗歌演变的主要秘密。
- 张卫中江南
- 关键词:语言创新
- 新词语与清末民初作家的科幻想象被引量:3
- 2016年
- 清末民初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明显表现为词语先行,中国作家往往是先通过词语了解某种科技产品和相关知识,这种知识传播方式也决定了很多作家是依托词语建构自己的科幻世界。其表征有两个方面,首先,很多科幻作家是沿着词语展开科幻想象,从词语中获得灵感,科幻想象或体现在创造新的科技词汇上,或体现在对科技词汇的解释中。其次,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还有词语"能指"与"所指"的分离,中国作家缺少直接经验,他们更多地依据中国经验填补"所指"的空缺,这种想象生活的方式也决定了中西科幻小说的差异。
- 张卫中
- 关键词:清末民初科幻小说
- 新时期30年文学语言的变革与特点
- 2008年
- 在提升现代文学语言表现力方面,新时期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个时期的文学语言有三个大的变化:首先,它摆脱了作为生活附庸的地位,与生活拉开了距离,得到了更大自由发挥的空间。其次,它打破了正襟危坐的面孔,显示出更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另外,文本中还出现了许多新的言说方式。
- 张卫中
- 关键词:文学语言
- 语言本体论的限度——关于新时期小说语言探索的思考被引量:1
- 2016年
- 20世纪80年代中国作家在语言本体论方面的探索是“五四”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探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然而有些作家错误地理解了语言本体论的含义,以为语言可以作为文学的目的,作家通过语言的开掘就可以代替对生活的开掘,
- 张卫中
- 关键词:语言本体论小说语言中国作家文学
- 雅俗角力与中国现代白话文建构
- 2023年
- 中国的白话文运动一般被等同于胡适在“五四”倡导的白话文运动,而实际上它前有晚清白话文运动,后有白话文欧化与20世纪30年代的大众语运动,这些“运动”共同推动了中国现代白话文建构。而这些语言运动表面看是独立的,其实有着内在联系,背后的驱动力是语言中的雅俗之争。因为社会现代性转型首先就要求语言的通俗化,在晚清和“五四”出现的两个白话文运动本质上都是俗语运动;但任何社会都有精英与大众之别,不可能只用俗语,因此“五四”以后,白话文通过吸收欧化文和文言开启了向“雅”之行。而在20世纪30年代,当白话文过分走向高深复杂后,左翼知识分子又发起了一个大众语运动,经过这次运动,汉语书面语又再次掉头向俗,启动了语言大众化的进程。这些语言运动背后的支配力量就是社会对雅俗平衡的要求。
- 张卫中
- 关键词:白话文运动
- 从“史传”模式到现代叙事——“文”、“史”观念的分离与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被引量:2
- 2007年
- “五四”时期中国小说的现代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描述为从“史传”模式到现代叙事的转型,这其实也就是一个“文”的观念独立的过程。“五四”时期,中国小说在审美对象、审美方式、时空观念等方面一系列的变化,都是通过与“史传”模式的分离表现出来的。
- 张卫中
- 关键词:中国小说
- 先锋神话的解构:重释先锋小说的性质与实践意义被引量:3
- 2000年
- 新时期先锋小说的解体至今已有十年 ,在一种比较冷静的氛围中应当能够看到 :先锋小说本质上是借鉴与模拟了西方的后现代派文学 ,而并非一种真正的创新与开拓。一些论者将其指认为后现代派 ,显然忽视了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传统与社会生活基础方面的巨大差异。新时期所谓的先锋作家实际上是在学习与借鉴当代西方文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他们的实践给其他作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从这个意义上讲 ,所谓的先锋派应当比较恰当地被称为借鉴派。
- 张卫中
- 关键词:文学评论先锋小说后现代派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