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作品数:46 被引量:20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曲美他嗪影响巴马小型猪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巴马系小型猪急性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健康巴马系小型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ME组和CME+曲美他嗪组,每组5只。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法,于左前降支中远端经微导管注入微栓塞球建立CME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CME+曲美他嗪组术前30min经耳缘静脉注入曲美他嗪。术后9 h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活化Caspase-8和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ME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及心排血量(CO)下降,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增加(P<0.05);与CME组相比,CME+曲美他嗪组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CME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活化Caspase-8及Caspase-3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CME组相比,CME+曲美他嗪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活化Caspae-8及Caspase-3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曲美他嗪预处理可明显减少CME后心肌细胞凋亡并改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阻断心肌细胞Caspase-8介导的死亡受体凋亡途径的激活。 刘阳春 李浪 苏强 刘涛 麻芝英 王现涛关键词:曲美他嗪 冠状动脉 微栓塞 细胞凋亡 儿童胸部创伤急诊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胸部创伤急诊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28例儿童胸部创伤患儿的病历资料,对影响其急诊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528例患儿中,男317例,女211例,其中急诊死亡34例,急诊死亡率6.44%。影响儿童胸部创伤急诊死亡的相关因素为是否存在合并创伤、医务人员首次干预时间、到达首诊医院时间、首诊医院级别、是否合并低氧血症及致伤原因(均P<0.05),而儿童性别、年龄、居住地、监护人经济状况、受伤季节等不是其影响因素(均P>0.05)。影响儿童胸部创伤急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医务人员首次干预时间>30 min(B=1.467,95%CI:0.412~0.975),合并其他脏器损伤(B=2.342,95%CI:0.415~0.943),合并低氧血症(B=2.915,95%CI:0.749~0.819);首诊三级医院则是其保护因素(B=-1.861,95%CI:1.023~1.742)。结论影响儿童胸部创伤急诊死亡的重要因素是合并其他脏器伤、合并低氧血症及医务人员首次干预时间过长,提高儿童胸部创伤的救治成功率在于尽可能缩短医务人员首次干预时间并尽快纠正低氧血症。 刘涛 孙宇 郭建极 陈铭伍 王永勇 冼磊 唐华民关键词:胸部损伤 儿童 急诊死亡 超声微泡靶向转染MicroRNA-21对猪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冠状动脉微栓塞(coronary microembolization,CME)后导致的心肌凋亡是引起心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mmlogydeleted on ten,PTEN)在CME后心肌凋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MicroRNA-21对心肌有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调控其靶基因PTEN实现,因此本研究探讨超声微泡靶向转染MicroRNA-21对CME小猪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意义。方法20头巴马小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微栓塞组(CME组)、CME+单纯基因组、CME+超声介导基因组,每组小猪均为5只。经微导管左前降支注入微栓塞球构建CME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构建假手术组。CME+超声介导基因组于CME前4天经耳缘静脉注入质粒一微泡混合液,同时予超声基因转染治疗仪经猪胸壁辐照心肌。CME+单纯基因组于CME前4天经耳缘静脉注入质粒礅泡混合液,不予超声辐照。应用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组织病理切片HE及HBFP染色进行梗死区域测量;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评估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基因表达量;切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PTEN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PTEN与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1)与单纯基因组比较,超声介导基因组可使心肌内外源基因表达水平提高8倍以上(P〈0.05)。(2)超声心动图参数显示,与假手术组[(67.87±2.36)%]比较,CME组[(50.94±3.52)%]和CME+单纯基因组[(52.47±3.71)%]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5);与CME组比较,CME+超声介导基因组[(64.79±2.95)%]可改善CME导致的心功能损伤(P〈0.05)。(3)与假手术组比较,CME组PTEN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增加(均P〈0.05);与CME组比较,CME+超声介导基 苏强 李浪 刘阳春 刘涛 王江友 周游 文伟明关键词:冠状血管 栓塞 微泡 MICRORNA-21 细胞凋亡 辅助性T细胞17及调节性T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4年 动脉粥样硬化(A S )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炎性血管性疾病。传统观点简单地认为,AS是由血管壁脂质沉积引起。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在AS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CD4 T淋巴细胞尤为重要[1]。新近研究表明,辅助性 T 细胞(T reg )17(T h17)及调节性T reg是不同于T h1、T h2的CD4 T淋巴细胞新亚群,两者在功能上相互拮抗[2]。T reg可抑制AS发生发展。既往研究认为,T h1与 A S病变关系密切,而后续研究发现,T h17在A S发生发展中或许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目前的研究尚不能明确这一结论。我们就近年来 T h17、T reg亚群在AS病变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刘涛 李浪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载脂蛋白E类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8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价值。方法比较2005年6月~2009年6月2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腔镜组)与33例行开腹穿孔修补(开腹组)的临床资料,2组术后均行正规抗溃疡治疗。结果腔镜组27例手术成功,2例因缝合困难中转开腹完成修补,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开腹组腹腔残余脓肿2例,切口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1%(5/33),显著高于腔镜组(P=0.043)。腔镜组手术时间(70.3±5.6)min与开腹组(67.7±5.8)min无统计学差异(t=1.754,P=0.085);腔镜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27.8±8.5)h,显著短于开腹组(62.2±11.2)h(t=-13.152,P=0.000);腔镜组住院时间(6.7±1.5)d显著短于开腹组(10.2±2.7)d(t=-6.013,P=0.000);腔镜组术后镇痛剂使用率7.4%(2/27)明显低于开腹组48.5%(16/33)(χ2=11.932,P=0.001)。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传统开腹修补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正规抗溃疡药物治疗,疗效满意。 陆深泉 刘涛 李奕健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开腹手术 单关节器械开展单孔胸腔镜胸部肿瘤切除的早期经验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利用单关节器械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初步总结其手术方法。方法2015年10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利用单关节器械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胸部肿瘤切除术7例(男性4例,女性3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3例,纵隔肿瘤切I雅例,双侧肺楔形切除2例),均采用单关节器械单孔胸腔镜完成手术。结果7例均无中转开胸及改多孔胸腔镜手术,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98~142min(平均126min),纵隔肿瘤切除48~74min(平均62min),双侧肺楔形切除术42min;术中出血量30~350ml(平均120m1)。术后病理:肺腺癌3例,纵隔畸胎瘤及胸腺瘤各1例,双肺结核瘤1,肺鳞状细胞癌合并肺软骨瘤错构瘤1例。结论利用单关节器械开展单孔胸腔镜肿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尤其适合在缺乏双关节胸腔镜器械的医院推广。 刘涛 黄应通 颜小英 郭建极 周华富 王永勇关键词:单孔胸腔镜 胸部肿瘤 手术经验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舌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0年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和术中控制性降压(CH)是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的重要措施。本研究观察AHH联合CH在老年患者舌癌根治术时对血流动力学、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施小彤 刘涛 沈浩林 王维 毛新俊 覃斌关键词: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舌癌根治术 控制性降压 老年患者 血液保护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胸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7年 单孔胸腔镜手术是胸外科微创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手术时不使用腔镜套管,操作时避免了对肋间神经的挤压和损伤,减少了并发症。然而,此技术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腔镜手术基础,本文就单孔胸腔镜的手术入路、治疗病种、麻醉方式等作一综述。 刘涛 冯旭关键词:单孔胸腔镜 胸部疾病 消癌平对不同民族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消癌平对不同民族食管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检测123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服用消癌平胶囊4、8周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3(IL-23)含量。结果服用消癌平胶囊4周,外周血IL-2、IL-6、IL-10、IL-23含量均较术后第1天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外周血IL-2、IL-6、IL-10、IL-23含量均明显升高,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服用消癌平4周比较,IL-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消癌平8周后按民族分类,汉族患者IL-10、IL-23含量明显升高,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服用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壮族患者IL-2、IL-6、IL-23明显升高,与术后第1天、服用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苗族、瑶族患者外周血IL-2、IL-6、IL-10、IL-23含量与术后第1天及4周后比较,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能提高广西地区汉族、壮族、苗族、瑶族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但疗效存在一定差异,对壮族患者疗效最好。 何凌云 刘冬华 刘涛 郭建极 黄应通 孙宇 周华富 刘文洲关键词:食管癌 白细胞介素 消癌平 免疫功能 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及淋巴结中LUNX 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肺特异性X蛋白(LUNX)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6例NSCLC患者及34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的表达情况,对比两组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表达与NSCLC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NSCLC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为50.0%(28/56),RT-PCR法检查淋巴结组织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为53.6%(30/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NSCLC组外周血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为58.9%(33/56),在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6%(30/5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3);肺良性病变组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均无LUNX mRNA表达,NSCLC组外周血及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外周血和淋巴结组织中LUNX mRNA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吸烟以及病理类型、肿瘤部位等均无关(P>0.05)。结论外周血和淋巴结中LUNX mRNA的表达是肺癌微转移的一个潜在的特异性指标,外周血LUNX mRNA可能更具敏感性,LUNX mRNA的检测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梁祥森 刘涛 郭建极 陈铭伍 冼磊 廖绪强关键词:肺特异性X蛋白 MRNA 外周血 淋巴结 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