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侠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抗-D效价评分和MCA-PSV监测的RhD阴性孕妇全周期妊娠管理1例
- 2023年
- 目的 持续监测1例RhD阴性孕妇孕期抗-D效价评分和MCA-PSV水平,指导临床制定合适的妊娠管理方案,探讨效价评分及MCA-PSV对新生儿溶血病风险预测与干预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1例RhD阴性孕妇进行血型、抗体筛查和鉴定等免疫血液学评估,利用柱凝集及盐水介质抗球蛋白技术评估孕妇抗-D效价,记录效价积分,采用多普勒超声评估胎儿的MCAPSV水平,对孕期抗体效价评分与胎儿MCA-PSV的MOM值进行变化趋势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该孕妇血浆中检出抗-D抗体,且孕期监测抗-D效价评分与MCA-PSV呈相似的上升趋势,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柱凝集抗球蛋白法R~2=0.6683,盐水介质抗球蛋白法R~2=0.7918),综合评估抗-D效价评分、MCA-PSV及胎儿情况后,孕妇于孕33周行胎儿宫内输血,孕34~(+4)周分娩一活女婴,新生儿溶血三项阳性,出生6h后胆红素持续升高行换血治疗,后结合光疗及药物治疗,新生儿平安出院。结论 对于已筛查出抗-D抗体的RhD阴性孕妇,应密切监测其抗-D效价积分变化,相比于效价,效价评分更能反应胎母免疫情况,同时应定期监测胎儿MCA-PSV变化,判断胎儿溶血情况,此外,还需综合考虑临床和其他超声结果,全面评估孕妇及胎儿情况,制定适当的妊娠管理方案。
- 赵亚玲蒋宇林马斯禹江欣张媛媛王艳侠邵伟王子夜周希亚甘佳
- 小容量红细胞的冰冻保存:血型抗原反应性评估及其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 建立小容量(≤1 mL)红细胞冰冻保存方案,评估红细胞冰冻后的血型抗原反应性和稳定性,探索其在免疫血液学参考实验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小容量红细胞冰冻保存120 d后,通过解冻、去甘油等步骤恢复红细胞成分,对红细胞的质量进行评估;血清抗体梯度稀释后分别与冰冻前后的红细胞反应,记录凝集评分,进而定量评估冰冻前后Rh、Duffy、Lewis、Kidd、M、H等血型抗原的反应性及稳定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冰冻前后红细胞的ABO抗原表达百分比及平均荧光强度,以评估冰冻红细胞在流式免疫分析及血型亚型研究中的可用性。结果 解冻去甘油后的红细胞溶血率为(0.27±0.10)%,上清游离血红蛋白(0.52±0.14)g/L,红细胞回收率为(69.12±7.91)%;解冻后的红细胞DAT均为阴性,冰冻前后红细胞血型抗原的反应性无差异,冰冻前后红细胞表面A抗原及B抗原表达百分比及平均荧光强度无差异。结论 小容量红细胞冰冻保存方案可应用于参考实验室的免疫血液学分析,有望在血型鉴定、抗体筛查、鉴定及血型相关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 赵亚玲王艳侠王子夜马斯禹邵伟张媛媛江欣甘佳
- 关键词:冰冻红细胞免疫血液学
- CD4+CD25-Foxp3+T细胞在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病中的作用
- 杨华夏赵丽丹李扬王艳侠许潇天张文张奉春唐福林张烜
- AB血型个体ABO抗原减弱的原因与探讨
- 2025年
- 目的探讨AB血型个体A抗原和/或B抗原减弱的可能原因,为AB血型的准确鉴定提供帮助。方法使用血清学试验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10例ABO抗原减弱的AB型个体,为进一步探究ABO抗原减弱可能的原因,对比分析A型、B型、AB型及ABO抗原减弱型个体的血浆转移酶活性及抗原表达,探究AB型个体抗原减弱可能的原因。结果10例ABO抗原减弱的AB型个体中,亚型5例,怀疑为白血病相关患者1例,4例抗原减弱原因不明,对比正常的A型和B型,AB型个体血浆糖基转移酶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但A抗原和B抗原表达明显减弱;而4例原因不明的血清学B抗原减弱的AB型个体,3例GTA活性无变化但GTB活性略低;1例GTA及GTB活性均有降低;血型亚型个体对应血浆糖基转移酶活性有明显降低。结论AB型个体ABO抗原表达可能受年龄、疾病、基因多态性、表观遗传修饰及糖基转移酶的竞争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鉴定时应将既往史、病历分析、血清学技术、基因分型技术和糖基转移酶活性分析、甚至表观遗传分析等结合,寻找ABO抗原减弱的原因。
- 赵亚玲张媛媛邵伟王子夜马斯禹王艳侠江欣甘佳
- 关键词:糖基转移酶
- Good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探讨Good综合征(G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住院治疗的10例G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男3例,女7例,发病年龄平均(49±11)岁。以肺部感染(6例)、腹泻(4例)、神经系统受累(4例)及多关节痛(3例)为主要临床表现。10例患者均有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和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影像学检查示所有患者均存在胸腺瘤。胸腺瘤切除术后无明显疗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有效。8例患者得到随访,其中4例死亡,肺部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死亡原因;4例患者定期接受IVIG治疗,临床症状好转。结论GS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胸腺瘤合并免疫缺陷为其主要特征。定期行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是目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死亡率的最有效方法,但由于多数患者未能及时定期接受IVIG治疗,预后较差。
- 王艳侠田新平张烜赵岩董怡
- 关键词:免疫系统疾病预后
- 雷公藤多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 张文张奉春张烜史群赵丽丹李扬许潇天王海燕王艳侠田新平唐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