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素梅

作品数:24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产后
  • 4篇妊娠
  • 4篇疗效
  • 4篇出血
  • 3篇剖宫产
  • 3篇流产
  • 3篇卵巢
  • 3篇后出血
  • 3篇产后出
  • 3篇产后出血
  • 2篇蛋白
  • 2篇低频电
  • 2篇低频电刺激
  • 2篇电刺激
  • 2篇血清
  • 2篇血压
  • 2篇压力性
  • 2篇压力性尿失禁
  • 2篇药物流产
  • 2篇失禁

机构

  • 23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23篇王素梅
  • 17篇张继
  • 6篇洪霖
  • 3篇焦静
  • 3篇邵彩霞
  • 3篇宋玉花
  • 2篇黄琼
  • 2篇刘瑞敏
  • 1篇高翠玲

传媒

  • 3篇中国社区医师...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4
  • 5篇2012
  • 3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巢癌患者CD4+ T淋巴细胞亚群Th17/Treg变化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CD4+T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变化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97例为卵巢癌组,同期健康女性51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细胞百分率;收集卵巢癌患者绝经情况、肿瘤位置、组织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化疗疗程、残存病灶大小并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生存情况。结果卵巢癌组患者Th17、Treg、Th17/Tre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临床分期、化疗疗程、残存病灶大小、Th17、Treg、Th17/Treg水平在存活与死亡的卵巢癌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化疗疗程、残存病灶大小、Th17、Treg、Th17/Treg水平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Th17、Treg、Th17/Treg高表达且与预后密切相关,应同时注意临床分期、化疗疗程、残存病灶大小对预后的影响。
王玲王素梅张继李丹阳
关键词:卵巢癌T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
雌、孕激素用于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用于减少药物流产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药物流产患者8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经药物流产后给予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不给任何雌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完全流产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流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40(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9(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盆腔炎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患者出现阴道炎、贫血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孕激素能有效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增加了完全流产的发生率,降低阴道炎、贫血等情况的发生,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洪霖王素梅张继
关键词:孕激素药物流产阴道出血出血量雌激素
产后出血99例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正确的处理办法,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收治产后出血患者9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产后出血中子宫收缩乏力占65.7%,胎盘因素占28.3%,软产道裂伤占5%,凝血功能障碍占1%。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快速给出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
宋玉花王素梅
关键词:产后出血
探讨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我科收治羊水过少孕妇,共133例。结论羊水过少严重威胁围生儿生命,根据检查结果及妊娠是否存在高危因素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及时终止妊娠,可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宋玉花王素梅黄琼
关键词:羊水过少围生儿
血清β-HCG与h-CRP和CRP对胎膜早破孕妇宫内感染的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究血清β-HCG、超敏C-反应蛋白(h-CR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胎膜早破患者宫内感染的预测价值,以期提升胎膜早破孕妇的预后质量。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42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孕妇血清β-HCG、h-CRP和CRP水平,以胎膜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血清β-HCG、h-CRP和CRP诊断宫内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结果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显示,血清β-HCG、h-CRP、CRP宫内感染的临界值分别为:2.09ng/ml,3.69mg/L,0.11g/L;血清β-HCG+h-CRP、β-HCG+h-CRP+CR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0.00%、91.67%、83.33%、83.33%、91.67%、85.71%,明显优于其它组合或者单一指标预测。结论血清β-HCG+h-CRP+CRP三者联合预测胎膜早破孕妇是否并发宫内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措施选择提供重要信息,促进胎膜早破孕妇母儿安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张继王素梅张景环陈井丽焦静张慧
关键词: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血清Β-HCG超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
低频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RLX、E2及TGF-β1的影响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 探讨低频电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松弛素(RLX)、雌二醇(E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22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医嘱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常规盆底康复治疗+低频电刺激,n=62)、对照组(常规盆底康复治疗,n=60),比较两组患者盆底情况、RLX、E2、TGF-β1、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与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膀胱顺应性(BC)及漏尿点压力(VLPP)。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RLX水平低于对照组,E2水平、TGF-β1水平、MUCP、VLPP、B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肌力均提升,其中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的肌力均高于对照组,疲劳度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电刺激可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对机体激素及蛋白合成均有一定影响,可进一步研究证实。
赵静王素梅张继
关键词:低频电刺激松弛素TGF-Β1
盆腔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与病情的关系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盆腔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盆腔炎患者(病例组)、10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C反应蛋白(CRP)、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6、MCP-1、CRP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IL-2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盆腔炎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6、MCP-1、CRP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盆腔炎患者血清IL-2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盆腔炎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炎患者中,TNF-α、IL-1β、IL-6、MCP-1、CRP的表达明显上升,IL-2的表达明显下降,同时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明显上升,相关指标与盆腔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张继王素梅张景环
关键词:盆腔炎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
CD3^+HLA-DR细胞与POI患者免疫紊乱及卵巢功能的关系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CD3^+HLA-DR细胞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免疫紊乱、卵巢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POI患者13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育龄女性1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CD3^+HLA-DR细胞比例、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细胞免疫(CD3^+、CD8^+、CD4^+)、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基础窦状卵泡数(AFC)、子宫内膜厚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CD3^+HLA-DR细胞与免疫指标、卵巢功能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3^+HLA-DR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血清IgA、IgM、IgG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3^+HLA-DR细胞与CD4^+、血清IgA、IgM、IgG呈负相关,与CD3^+、CD8^+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血清AMH、AFC、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CD3^+HLA-DR细胞与血清AMH、AFC、子宫内膜厚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CD3^+HLA-DR细胞在POI患者中呈异常升高表达,并与POI患者免疫紊乱、卵巢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有望成为调控POI患者免疫应答、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T细胞亚群。
郭蜜甜张继王素梅
关键词:卵巢功能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的疗效研究
2010年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的方法,以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宫缩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方法:要求终止12~16周妊娠妇女随机分为4组,即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米非司酮75mg,1次/日,共2天,第2天服药后24小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各30例,米非司酮常规服药12小时后分别加服50、75、100mg,米非司酮服完后12小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除对照组1例引产失败,72小时后用观察2组方法引产成功外,其余均引产成功;按照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和对照组的顺序,完全流产率分别86.67%、93.33%、93.33%和80.00%。总宫缩产程时间分别为5.41±2.26小时、4.14±1.68小时、3.87±1.14小时和6.67±2.12小时。产时、产后2小时出血量分别为123.6±21.3ml、122.5±31.5ml、113.4±21.3ml、133.8±32.2ml。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高,总宫缩产程时间短,产时产后2小时出血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1组分别与观察2组、观察3组比较,总宫缩时间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2组与观察3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及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常规服药12小时后分别加服50、75、100mg,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孕囊排出时间和阴道流血时间,不加重不良反应。其中加服75mg是药物流产的适宜方法,值得推广。
张继王素梅
关键词:中孕引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
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原因及人工流产率与生殖健康关系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与生殖健康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计划生育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的618例16-25岁未婚青少年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未婚青少年占本院人工流产者的56.6%(其中16岁-25岁青少年占95.1%);低龄青少年人工流产者孕周明显大于高龄青少年人工流产者孕周,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者患妇科疾病者高达59.8%;本组调查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者中未采取避孕措施者占69.9%。结论:青少年生殖健康和避孕知识缺乏、可获得的避孕措施缺乏以及性行为控制能力差是引起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率高的原因;人工流产或许严重影响未婚青少年的生殖健康,应多渠道增加青少年性教育,减少未婚青少年妊娠率及生殖道疾病的发生率。
张继王素梅洪霖
关键词:生殖健康教育人工流产术未婚青少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