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楠
- 作品数:72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施用稻糠对稻田除草及水稻分蘖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以优质、高产、抗病和耐寒水稻新品种龙粳20为材料,研究了化学药剂、稻糠+化学药剂和单施稻糠对水稻的除草效果、水稻分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稻糠具有一定的除草效果,但结合前期封闭除草后期再施用稻糠效果更好。并且分蘖增加,增产45%左右。
- 孙淑红庄同春孙海正赵凤民王立楠薛菁芳
- 关键词:稻糠除草效果分蘖
- 一种水稻育苗装置
- 本发明属于水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稻育苗装置,现有水的稻种植用育苗盘通过设置松土铲的方式进行松土,在使用时,需要使用者手动进行松土,容易对稻苗的根系造成损伤,另外难以对育苗盘苗穴底部的土壤进行松土,使用存在不便且效率低...
- 郭震华潘国君刘传雪王瑞英关世武黄晓群郭俊祥张兰民冯延江马文东单莉莉王立楠周雪松杜晓东陆文静王翠周通张志强韩笑蔡永盛蔡丽君盖志佳李灿东郑伟宋秋来丁国华
- 早熟丰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龙粳26的选育
- 徐希德孙淑红孙海正赵凤民王立楠薛菁芳李锋邢海军庄同春
- 项目重点解决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上应用品种早熟不高产、高产不优质、优质不抗病、丰产不抗倒等四个主要问题,以国内丰产、抗病桥梁亲本垦9291为母本,以日本优质品种空育150为父本有性杂交,通过定向选择,累加国内外优异亲本的优良...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品种选育
- 水稻新品种龙粳20号的选育被引量:3
- 2007年
- 徐希德孙淑红孙海正赵凤民王立楠
-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空育131稻瘟病抗性选育水稻种植面积第三积温带
- 寒地水稻新品种龙粳2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3
- 2009年
- 孙海正徐希德孙淑红赵凤民王立楠薛菁芳杨丽敏
-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植物新品种保护栽培
- 低温胁迫下水稻孕穗期幼穗的转录组动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深入了解寒地水稻孕穗期耐低温机理,明确低温应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孕穗期耐冷性强的水稻品种龙粳25(LG25)的幼穗进行低温胁迫转录组动态分析。通过测序,共获得515.26 Mb的Clean Reads,筛选获得692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低温处理2 d时,获得6784个DEGs;低温处理4 d后,DEGs显著减少,仅获得1149个。GO富集分析表明,韦恩图各部分的上调和下调基因分别显著富集到33个生物进程GO类别,其中包含基因数最多的类别为单生物代谢过程,低温应答和高温应答在LG25的韦恩图各部分富集最多。KEGG富集分析表明,韦恩图各部分DEGs共富集到32条信号通路,其中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在韦恩图各部分显著富集最多,共包含83个DEGs,分布在脱落酸、生长素、油菜素内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茉莉酸、水杨酸等8个激素通路中,以生长素、脱落酸和水杨酸等激素包含的DEGs较多,分别为26个、17个和15个。
- 郭震华蔡丽君潘国君王立楠周雪松杜晓东蔡永盛张希瑞韩笑周通马文东
- 关键词:寒地水稻孕穗期转录组植物激素
- 水稻新品种龙粳37选育技术报告被引量:4
- 2014年
- 龙粳3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垦稻12为母本,龙选978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常规系统选育而成,具有熟期早、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适于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直播、插秧栽培。
- 孙海正孙淑红赵凤民王立楠薛菁芳杨丽敏
-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早熟丰产
- 一种便于调节的水稻育种测产工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水稻育种测产工具,涉及水稻育种测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测量装置、第二测量装置、固定装置以及旋转装置,第二测量装置设置在第一测量装置下表面,固定装置设置在第一测量装置以及第二测量装置两...
- 李大林杨庆胡月婷王立楠马文东李锋张云江吕彬王继馨宋宁周雪松
- 文献传递
- 不同灌溉方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茎蘖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以长粒品种‘龙粳1525’和圆粒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灌溉方式、施氮量及株距对水稻茎蘖利用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粳1525’在控灌处理、施氮量116.13 kg∕hm^(2)和14 cm株距下的产量最高,为8558.58 kg∕hm^(2);而‘龙粳31’在控灌处理、施氮量134.52 kg∕hm^(2)和12 cm株距下的产量最高,为9357.61 kg∕hm^(2),‘龙粳1525’和‘龙粳31’控灌处理下有效分蘖率最高,12 cm株距下的最高茎数、最高分蘖数和分蘖穗数最大,施氮量161 kg∕hm^(2)处理下的最高茎数、最高分蘖数、分蘖穗数和分蘖穗比例最大。结合优化方程得出,长粒品种‘龙粳1525’的最优处理为控灌方式、施氮量116.13 kg∕hm^(2)和株距14 cm;圆粒品种‘龙粳31’的最优处理为控灌方式、施氮量134.52 kg∕hm^(2)和株距12 cm。
- 蔡永盛薛菁芳杜晓东赵海新杨丽敏王立楠陈书强
- 关键词:水稻栽培因素
- 第三积温带优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 陈书强杨丽敏赵海新薛菁芳李敏宋成艳杜晓东金光浩关世武宋福金单莉莉王翠周通孙海正张淑华张瑞英王桂玲郑义方魏中华王瑞英高存启李辉张兰民刘传雪冯雅舒兰静刘乃生苏萍孙淑红王立楠黄晓群周雪松
- 该项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形成适合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的穗型分类标准和技术指标;2、明确不同类型品种的精确施氮技术、不同施氮技术对个体生长发育、群体素质、物质积累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3、明确不同类型品种合理穴基...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