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玉娟

作品数:26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脑瘫
  • 10篇患儿
  • 8篇儿童
  • 7篇痉挛
  • 6篇脑瘫患儿
  • 6篇康复
  • 5篇偏瘫
  • 5篇脑性
  • 5篇脑性瘫
  • 5篇脑性瘫痪
  • 5篇痉挛型
  • 4篇肉毒
  • 4篇体外冲击波
  • 4篇脑瘫儿
  • 4篇脑瘫儿童
  • 4篇冲击波治疗
  • 3篇电图
  • 3篇毒素治疗
  • 3篇肉毒毒素
  • 3篇身体活动

机构

  • 26篇深圳市儿童医...

作者

  • 26篇王玉娟
  • 21篇刘青
  • 19篇贠国俊
  • 16篇曹建国
  • 14篇杨雪
  • 7篇戴梦颖
  • 2篇曾洪武
  • 2篇周春明
  • 1篇魏道儒
  • 1篇黄美欢
  • 1篇张伟云

传媒

  • 4篇中国康复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偏瘫和获得性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先天性和获得性偏瘫患儿的上肢功能和头颅磁共振(MRI)的关系,为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4~6岁痉挛型偏瘫患儿97例,其中先天性偏瘫组62例,获得性偏瘫组35例,采集患儿头颅MRI影像检查结果,脑瘫患儿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估结果;分析2组患儿头颅MRI和上肢功能的差异。结果:获得性偏瘫患儿的MACS分级、抓握能力和视觉整合运动评分明显优于先天性偏瘫患儿(P<0.05),先天性偏瘫患儿脑损伤以脑发育不良和脑白质损伤为主,而获得性偏瘫以脑灰质损伤为主。结论:先天性偏瘫患儿的上肢功能较获得性明显严重;先天性偏瘫和获得性偏瘫患儿因大脑损伤的部位不同,上肢功能的严重程度也不同。
贠国俊王景刚张恭巍刘青王玉娟陈土容
关键词:上肢功能
387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分析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脑电生理活动,分析不同类型脑瘫患儿脑电图异常率、癫痫合并率。方法:选取2008 年9 月至2017 年1 月于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387 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9 例、女128 例,年龄...
王玉娟贠国俊杨雪刘青
长期预防治疗的血友病儿童关节健康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长期预防治疗血友病儿童的关节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73例接受预防治疗的血友病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分为幼儿组(22例)、少儿组(36例)和少年组(15例),使用关节健康功能评分(HJHS)评估其关节健康状态。将年龄、体质量、严重程度、预防治疗剂量、预防频率(次/周)、首次预防年龄、疗程、年出血次数、体育活动参与等因素作为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关节健康功能影响因素。结果接受预防治疗的血友病儿童年出血次数为0(0,1.00)次,零出血率为61.64%。踝关节HJHS评分少年组5.00(1.00,12.00)分显著高于幼儿组0(0,0)分和少儿组1.00(0,4.75)分(P<0.05);少年组踝关节HJHS评分显著高于膝关节0(0,1.00)分和肘关节0(0,4.00)分(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首次预防年龄、预防剂量与血友病儿童关节健康功能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首次预防年龄、体质量、严重程度、体育活动参与和年出血次数是血友病儿童关节健康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长期预防治疗的血友病儿童能够较好的维持关节健康功能,但踝关节仍有恶化可能,而影响关节健康功能的因素众多,预防治疗应基于疾病严重程度、体质量、年出血次数、生活方式和身体活动水平及其他因素尽早进行个体化治疗。
周春明黄美欢陈怡静陈艺王玉娟李瑞豪贠国俊曹建国
关键词:血友病补充疗法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儿童偏瘫型脑瘫皮质脊髓束损伤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2015年
目的探讨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在分析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在偏瘫患儿童粗大功能影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扩散张量成像及DTT,测量健侧和患侧CST的各项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评估CST的移位、连续性及损伤情况;并评估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分析CST损伤程度与偏瘫型脑瘫患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软化灶与CST的关系分3级,CST1级,FA值降低,ADC轻度增高(P>0.05);CST2级和3级,FA值明显降低,ADC明显增高(P<0.05);患儿CST分级越高,GMFM值越低,患儿的预后越差。结论DTT可以显示CST与软化灶的损伤关系,并能对偏瘫型脑瘫患儿的预后作出评价。
贠国俊曹建国刘青曾洪武杨雪王玉娟
关键词:偏瘫型脑瘫皮质脊髓束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拐杖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长度的拐杖,涉及拐杖技术领域,包括内筒,所述内筒的表面套设有外筒,所述内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内筒的表面开设有直槽,所述内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外筒的表面固...
刘青戴梦颖佟南李杨王玉娟
体外冲击波治疗脑瘫肌痉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脑瘫肌痉挛患儿50例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改良的Asworth分级(MAS)、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足底支持面积和足底压力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及4周后,小腿三头肌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各时间段各项评分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1周后,小腿三头肌MAS评分及踝关节PRO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小腿三头肌MAS评分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1周及4周后,踝关节PROM、GMFM评分、足底面积及足底压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且各时间段各项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1周后,踝关节PROM、GMFM评分、足底面积及足底压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踝关节PROM、GMFM评分、足底面积及足底压力均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明显增加(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降低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
贠国俊刘青杨雪王玉娟曹建国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脑瘫痉挛
磁共振弥散张量对35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偏瘫型脑瘫儿童的应用。方法 35例偏瘫型脑瘫患儿为研究组,10例正常儿为对照组,均进行头颅MRI的扫描和DTI的检查,测量研究组与对照组感兴趣区域部位的FA值。结果同年龄对照组左侧和右侧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研究组与对照组感兴趣区FA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年龄段患侧与健侧FA值比较,患侧的FA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研究组左侧偏瘫和右侧偏瘫不同部位FA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患侧FA值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脑瘫患儿Carroll上肢功能测试,比较不同级别FA值,上肢功能分级越严重,患侧FA值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可以作为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早期诊断依据,并能对一些普通影像检查无异常而临床症状明显的患儿作出明确诊断。
贠国俊曹建国曾洪武刘青杨雪王玉娟
关键词:脑性瘫痪康复
变形性骨发育不良1例
戴梦颖曹建国刘青王玉娟杨雪贠国俊喻长顺
一种组合式手功能训练器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手功能训练器材,涉及手功能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包括训练手套,训练手套的顶部安装有分流盒,分流盒的外侧安装有若干个导流气管,训练手套与导流气管的一侧安装有若干个子母扣,导流气管的内部且位于子母扣的一...
陈艺王玉娟顾小元
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素治疗脑瘫儿童马蹄内翻足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联合肉毒毒素和单独使用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瘫患儿马蹄足畸形的疗效。方法将接受肉毒素注射治疗的痉挛型患儿40例,按其接受肉毒素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实验组于接受注射治疗后第2天,给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观察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程度(MAS评分法)及踝关节在伸膝时的背屈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小腿三头肌肌张力MAS评分、伸膝时踝关节背屈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两组患者小腿三头肌肌张力MAS评分及伸膝时踝关节背屈度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基线水平),治疗后1、3、6个月的小腿三头肌肌张力MAS评分、伸膝时踝关节背屈度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素注射疗法比单独使用肉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马蹄足畸形的疗效更好,可更好地降低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肌肉痉挛的程度,改善关节活动度,疗效持续时间更长。
刘青曹建国贠国俊杨雪王玉娟王景刚
关键词:冲击波治疗肌肉痉挛马蹄内翻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