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沛英

作品数:32 被引量:12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0篇耳蜗
  • 7篇细胞
  • 7篇毛细胞
  • 6篇耳聋
  • 5篇噪声
  • 5篇豚鼠耳蜗
  • 4篇免疫
  • 3篇毒性
  • 3篇组织化学
  • 3篇颞骨
  • 3篇耳毒
  • 3篇耳毒性
  • 3篇耳蜗毛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形态学
  • 2篇压力波
  • 2篇咬合
  • 2篇咬合创伤
  • 2篇神经瘤
  • 2篇神经鞘瘤

机构

  • 3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耳鼻咽...
  • 1篇中国铁道建筑...

作者

  • 32篇王沛英
  • 14篇姜泗长
  • 12篇顾瑞
  • 12篇翟所强
  • 10篇方耀云
  • 7篇孙建和
  • 7篇陈洪文
  • 6篇胡吟燕
  • 5篇李玉
  • 4篇于黎明
  • 4篇李兴启
  • 4篇胡博华
  • 4篇杨伟炎
  • 4篇郭维
  • 4篇张素珍
  • 3篇王海鹰
  • 3篇周继林
  • 3篇洪民
  • 2篇尹嘉才
  • 2篇李维华

传媒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中华耳鼻咽喉...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国体视学与...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华医学会耳...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铁道劳动安全...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 4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8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豚鼠膜迷路蛋白组成分析及免疫转印法检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抗68kD抗体被引量:3
1994年
比较了多种条件提取的豚鼠膜迷路蛋白,发现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或TritonX-100提取效率高,冻融法较超声粉碎法更可取。成功地建立了免疫转印(Westernblot)法,并初步运用于血清抗膜迷路蛋白抗体的检测。42例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16例患者血清中抗68kD抗体阳性,同时伴有IgG、IgM、IgA升高。部分正常对照组血清中也存在该抗体,但反应弱,重复性差。
邹静翟所强王沛英姜泗长顾瑞顾之燕
关键词:耳聋感觉神经性迷路免疫测定
听神经鞘瘤电镜观察
方耀云孙建和王沛英
关键词:神经鞘瘤超微结构听神经瘤电子显微镜检查
坦克噪声与榴弹脉冲声复合因素对耳损伤的动物实验被引量:1
1994年
为探讨复合因素对耳损伤的机制,将豚鼠分为4组:单独振动噪声组[ll6~ll8dB(A)],单独脉冲声组[榴弹射击3发,声强169dB(SPL),B有效持续时间50ms],振动噪声加脉冲声组和对照组,用脑干电反应测听检测听力,用组织化学观察耳蜗病变。结果表明,单独因素未致动物耳损伤,而复合因素组动物听力下降且有耳蜗酶活性下降。
翟所强陈洪文王沛英姜泗长顾瑞
关键词:坦克脉冲声耳损伤组织化学
咬合创伤在颅颌紊乱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深入研究咬合创伤在颅颌紊乱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小型猪一侧下颌磨牙上粘固联冠,建立咬合创伤动物模型,并对其同时进行颞颌关节(TMJ)和咀嚼肌的组织病理学观察,TMJ软组织P物质和前列腺素E2的免疫组化实验以及咀嚼肌前列腺素E2和F2α的放免分析。结果:咬合创伤确实引起了TMJ和咀嚼肌的伤害性反应和病理性变化。结论:咬合创伤的靶器官主要是TMJ盘周附着组织,关节滑膜,翼外肌上头和嚼肌。咬合创伤的致病机制包括神经源性和非神经源性两个方面,并应考虑外周与中枢的相互作用。
王海鹰周继林洪民李维华杨梅芳王沛英邓斌郝秀华张曙光侯宁王东胜
关键词:咬合创伤病理学
强脉冲声对听器损伤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
1995年
用强脉冲声作爆震源,观察大于170.0dB(SPL)的强脉冲声对豚鼠听器的损伤。结果表明,170.0dB(SPL)的脉冲声可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48h恢复正常。噪声强度大于180.0dB(SPL),可造成豚鼠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和中耳、内耳损伤,其病理改变主要为机械性损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减少强脉冲声所致听器损伤,保护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为我军武器装备提供生物效应实验依据。
陈洪文顾瑞翟所强王沛英孙建和姜泗长
关键词:耳聋听器损伤
豚鼠耳蜗毛细胞损伤定量分析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1997年
豚鼠耳蜗毛细胞损伤定量分析的初步探讨孙建和李兴启姜泗长于黎明王沛英(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解放军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100853)选用耳廓反射灵敏健康杂色豚鼠6只,体重250~300g,月龄3个月,随机分为每天每公斤体重庆大霉素(GM)、25、50...
孙建和李兴启姜泗长于黎明王沛英
关键词:耳蜗毛细胞损伤
颞骨分割包括包埋制片法
1999年
胡吟燕王沛英方跃云
老年人螺旋神经节形态变化及定量的研究被引量:8
1998年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人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变化,进行定量研究。方法用火棉胶及脱火棉胶人的颞骨切片观察螺旋神经节及其脂褐素,进行图像分析测定。结果随年龄增长螺旋神经节细胞逐渐减少,由0~9岁组的39293个减少至80~88岁组的16781个,自20岁组开始至80~88岁组与0~9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老年组不仅螺旋神经节细胞明显减少、细胞大小不等、核浓缩或淡染、核偏移,而且耳蜗神经纤维也减少,但胶质细胞增生。随着增龄脂褐素沉积逐渐增多。结论老年人螺旋神经节细胞减少,细胞质内脂褐素沉积,可能是导致老年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
方耀云姜泗长李玉王沛英
关键词:螺旋神经节脂褐质老年性耳聋
舒耳丹治疗耳聋耳鸣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1996年
王沛英顾瑞翟所强仇春燕
关键词:耳聋耳鸣中医药疗法中药品
豚鼠耳蜗毛细胞的定量观察被引量:7
1996年
用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法耳蜗软铺片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了豚鼠耳蜗基底膜的长度钩回为2.72±0.56mm,第一回7.67±0.53mm,第二回4.97±0.40mm,第三回3.74±0.52mm,第四回2.91±0.40mm。耳蜗基底膜的平均总长度22.04±0.93mm。内毛细胞总数为2228个,外毛细胞为7668个。毛细胞的数目和耳蜗基底膜长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毛细胞的分布规律是耳蜗内外毛细胞各回的数目由钩回到第二回逐渐增加,而由第二回到第四回逐渐减少。对毛细胞自然缺失率由钩回到第四回分别为0.45%、0.26%、0.40%、0.50%、1.86%,内毛细胞自然缺失比较少见。
孙建和郗昕姜泗长王沛英方耀云
关键词:耳蜗毛细胞基底膜内毛细胞外毛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