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芳
- 作品数:24 被引量:11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因子及白细胞介素-1β与内毒素在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 (SOM )中耳积液中内毒素 (ET)、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活化时调节的趋化因子 (RANTES)的表达以及它们在SO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3例 72耳SOM患者行鼓膜穿刺 ,获得的中耳积液标本行细菌培养 ,然后采用鲎试验动态浊度法、放射免疫法以及双夹心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耳积液中ET、IL 1β和RANTES的浓度。 结果 :①中耳积液中ET、IL 1β和RANTES阳性率分别为 80 .9%、77.8%和 70 .8% ,平均浓度为 (35 .2± 5 1.6 )EU/ml,(1.10± 0 .84 ) μg/L ,(0 .5 2± 0 .4 3) μg/L。②三者在黏液性积液中的含量高于浆液组 (P <0 .0 5 ) ;病程长者 ,ET、RANTES浓度也较高 (P <0 .0 5 ) ;细菌培养阳性中耳积液中三者的浓度亦明显高于细菌培养为阴性的积液 (P <0 .0 1)。③积液中ET含量与IL 1β呈显著正相关性 (r =0 .74 ,P <0 .0 1) ,IL 1β与RANTES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 (r =0 .4 8,P <0 .0 1)。结论 :ET、IL 1β与RANTES参与了SOM发病的免疫机制 ,与鼓室内炎症反应的迁延 。
- 梁耕田崔永华魏明辉刘争王春芳
- 关键词:内毒素白细胞介素1趋化因子类
- 近亲婚配致聋家系中患者GJB2和线粒体DNA 12S rRNA基因突变热点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GJB2和线粒体DNA12S rRNA两种常见耳聋致病基因突变热点在近亲婚配致聋家系患者中的发生频率。方法:对25个近亲结婚致聋核心家系的后代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纯音测试,共发现患者48例,采静脉血3 ml,提取DNA,针对特定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发现突变者测序验证。结果:发现GJB2基因235delC纯合突变1例,杂合突变3例;未发现线粒体DNA12S rRNA A1555G突变。结论:近亲结婚家系中遗传性聋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GJB2基因235delC突变的发生率较低。
- 杨威付四清董家曙王春芳陈观明
- 关键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突变
- 大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中TNF-α及ICAM-1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在大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中耳粘膜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健康SD大鼠 4 0只 ,于左侧中耳注射脂多糖 (LPS) ,并同时切断同侧三叉神经第三支 (下颌神经 )制备大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右耳仅向中耳注射磷酸盐缓冲液 (PBS)作为实验对照。术后 3、 7、 14、 30d采集中耳粘膜标本 ,SP法检测中耳粘膜中TNF α及ICAM 1的表达并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处理 ,HE染色检查中耳粘膜的病理变化。结果 4个时点组左侧中耳粘膜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TNF α及ICAM 1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 14d组和 30d组TNF α及ICAM 1的阳性表达范围扩大 ,在炎性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也有大量表达。术后 3d组血管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中TNF α与ICAM 1的表达呈正相关 (r =0 74 ,0 80 ;均为P <0 0 5 )。 3d组及 7d组中ICAM 1在中耳粘膜血管内皮中的表达强度与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正性相关。结论 TNF α通过上调ICAM 1的表达 ,从而促进炎性细胞的粘附和聚集 ,二者可能在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粘膜的炎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郭志强黄孝文崔永华高源王春芳
-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TNF-ΑICAM-1免疫组化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粘附分子-1
- 鼓室导抗图与颞骨CT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分析鼓室导抗图和颞骨CT检查对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260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发现鼓室积液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各种类型异常鼓室导抗图和颞骨CT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B、C、As型鼓室导抗图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52%(138/146耳)、86.49%(64/74耳)、80.0%(4/5耳),异常鼓室导抗图综合诊断符合率为91.56%(206/225耳),而颞骨CT的诊断符合率为99.15%(117/118耳),高于异常鼓室导抗图的综合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颞骨CT和鼓室导抗图检查在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中的价值均很高,在出现非B型鼓室导抗图时,前者可作为后者的补充。
- 黄孝文王春芳曹平平崔伟伟蔡兰军崔永华
- 关键词:鼓室导抗图颞骨CT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
- 两种噪声刺激对豚鼠听觉早期损伤的比较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比较相同强度的不同噪声刺激后豚鼠听力和耳蜗外毛细胞损伤程度。方法将19只豚鼠分为娱乐噪声组(8只)、白噪声组(7只)和正常对照组(4只),白噪声组和娱乐噪声组声刺激平均强度均为105dBSPL,5小时/天,连续给声刺激5天。各组豚鼠在给噪声前及连续给噪声刺激5天结束后进行ABR和DPOAE检测,并在测试结束后取耳蜗应用异硫氰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phalloidin-FITC)标记表皮板和静纤毛,应用碘化丙啶(PI)标记外毛细胞核,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毛细胞受损情况(包括核肿胀、核固缩、核缺失)。结果白噪声组和娱乐噪声组两种噪声刺激前后豚鼠ABR阈值分别为17.5±3.80、16.88±4.03dBSPL和64.64±5.36、45.94±4.55dBSPL;两组刺激前后DPOAE幅值均有所下降(P<0.05),且白噪声组比娱乐噪声组更为明显。白噪声组可观察到大量核肿胀和核固缩的外毛细胞及核缺失的毛细胞,娱乐噪声组观察到受损外毛细胞以核固缩为主,损伤总数远远低于白噪声组。结论相同强度白噪声和娱乐噪声刺激均可造成豚鼠一定程度的听力损失,娱乐噪声刺激后外毛细胞损伤以早期病变为主,其受损程度低于白噪声组。
- 倪坤黄红彦冰丹王春芳张平张亦农
- 关键词:白噪声毛细胞
- 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不同中鼻甲处理方法对鼻气道阻力的影响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不同中鼻甲处理方法对鼻气道阻力及主观鼻气流感觉的影响。方法 :采用主动前鼻测压法及视觉类比法对 32例 (侧 )中鼻甲完全切除患者、37例 (侧 )中鼻甲部分切除患者及 34例(侧 )中鼻甲完全保留患者内窥镜鼻窦手术前后鼻气道阻力和主观症状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 :术后三组患者鼻气道阻力和主观症状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1) ,三组间鼻气道阻力及主观症状评分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 刘争王春芳高起学崔永华
- 关键词:内窥镜鼻窦手术鼻气道阻力中鼻甲
- 湖北地区非综合征型学语前聋患儿GJB2基因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G JB2基因突变在中国湖北地区非综合征型学语前聋患儿中的突变频率及主要的突变方式。方法:采集中国湖北地区986例非综合征型语前聋患儿血样,应用PCR技术扩增G JB2基因的编码区,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运用Chrom as软件进行测序结果分析。结果:986例患儿中共检测到138例发生G JB2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4.00%(138/986),其中双等位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率为6.19%(61/986),235delC约占所有突变的77.61%(156/201)。结论:在中国湖北地区非综合征型学语前聋患儿中,235delC是G JB2基因最常见的突变方式,针对该位点的产前基因诊断将是该地区降低语前聋发生的有效手段。
- 付四清杨真荣陈燕董家曙王春芳陈观明
- 关键词:语前聋GJB2基因等位基因
- 皮层听觉诱发电位评估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的中枢听觉系统发育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的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P1波潜伏期的发展规律,评估不同年龄段植入人工耳蜗语前聋儿童的中枢听觉系统的发育。方法以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50例(植入年龄15~66月,平均38.7±15.2月,其中小于42月龄者27例,大于42月龄者23例)和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听力儿童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500、1000、2000、4000 Hz四种频率的短纯音(tone burst,TB)刺激声分别对受试者进行皮层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并对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儿童进行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或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eam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MAIS)评分,比较两组P1波潜伏期,对P1波潜伏期和IT-MAIS/MAI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听力儿童四种不同频率短纯音刺激记录的CAEP P1波潜伏期与年龄均呈负相关(P<0.01);42月龄前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P1波潜伏期与正常听力儿童无统计学差异(P>0.05);42月龄以后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的P1波潜伏期较正常儿童显著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CAEP P1波潜伏期与IT-MAIS/MAIS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不同频率TB刺激声下的P1波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于42月龄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的中枢听觉系统发育较正常听力儿童延迟。
- 王兴龙王春芳张平郑烨贤毛忠瑶刘爱国
-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语前聋
- ABR和DPOAE检测研究NKCC1在不同基因型小鼠耳蜗听觉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技术检测不同基因型NKCC1小鼠的听觉功能,研究NKCC1在耳蜗听觉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利用ABR和DPOAE实验检测不同基因型NKCC1小鼠的听觉功能。结果NKCC1+/+野生型小鼠听力正常,ABR检测的短声(click)阈值为(23.13±3.78)dBSPL;NKCC1+/-杂合子小鼠听力低于NKCC1+/+野生型小鼠,其短声阈值为(38.49±12.29)dBSPL。NKCC1+/+和NKCC1+/-小鼠ABR的阈值均值在各个频率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NKCC1-/-突变纯合子鼠的ABR的各个频率在100dB均无反应,呈现全聋。与NKCC1+/+小鼠比较,NKCC1-/-小鼠没有DPOAE的检出。结论耳蜗NKCC1在小鼠的听觉生理中有重要作用,NKCC1缺失或是功能受限均可影响耳蜗的听觉功能。
- 褚汉启周良强王春芳黄孝文黄红彦崔永华孔维佳
- 关键词:NKCC1听性脑干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 Na-K-2Cl联合转运子-1和α_2 Na,K-ATP酶在耳蜗钾离子循环中的作用及与听觉功能的关系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应用 Na-K-2Cl 联合转运子-1(Na-K-2Cl Co-transporter 1,NKCC1)^(-/-)、NKCC1^(+/-)、α_2,Na,K-ATP 酶^(+/-)和 NKCC1^(+/-)/α_2Na,K-ATP 酶^(+/-)等不同基因型小鼠作为实验平台,对耳蜗钾离子循环模式与听觉功能进行研究,检验 NKCC1 和α_2Na,K-ATPase 在耳蜗钾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应用 NKCC1^(-/-)、NKCC1^(+/-)和α_2Na,K-ATPase^(+/-)等基因敲除和转基因小鼠,同时培育 NKCC1^(+/-)/α_2Na,K-ATPase^(+/-)双半拷贝基因小鼠,采用听性脑干反应和耳蜗内电位检测技术对小鼠的听觉功能进行检测。应用 NKCC1 通道阻断剂速尿和 Na,K-ATP 酶通道阻断剂哇巴因,对 Castel鼠系进行通道阻断-听觉功能实验,进一步在小鼠体内检测耳蜗钾循环模式,对内耳钾循环与听觉生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印证。结果 NKCC1^(+/-)小鼠和α_2Na,K-ATP 酶^(+/-)小鼠的听性脑干反应短声阈值(声压级)分别为(38.49±12.29)dB 和(53.32±7.62)dB,与野生型小鼠的(23.13±3.78)dB 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559和10.267,P<0.05)。NKCC1^(+/-)小鼠和α_2Na,K-ATP 酶^(+/-)小鼠的耳蜗内电位值分别(78±7)mV 和(71±14)mV,分别低于野生型小鼠的(98±16)mV。NKCC1^(+/-)/α_2Na,K-ATP 酶^(+/-)小鼠听性脑干反应短声阈值为(24.14±8.83)dB,低于α_2Na,K-ATPase^(+/-)小鼠和 NKCC1^(+/-)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6.128和2.255,P<0.05)。注射速尿后的 Castel 小鼠听性脑于反应听阈明显升高,与注射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62,P<0.05);注射哇巴因后的 Castel 小鼠也出现听阈升高(t=7.644,P<0.05)。而次序注射哇巴因和速尿后,Castel 小鼠听性脑干反应听阈明显低于单独注射速尿(t=4.515,P<0.01)。结论 NKCC1和α_2,Na,K-ATP 酶是耳蜗钾循环中的关键通道,任何一通道蛋白出现功能失衡均可影响内淋巴钾离子浓度及耳蜗内电位的维持,进而影响听觉功能。NKCC1 和α_2Na,K-ATP 酶在耳蜗钾循环诸通道中处于一种限�
- 褚汉启黄孝文熊浩韩芳吴振恭周良强崔永华王春芳张平
- 关键词:耳蜗听力钾